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少华 《当代护士》2015,(12):138-139
目的 分析不同输液速度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136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A组患者静脉点滴速度60-80gtt/min,B组患者滴速40-59gtt/min,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适宜滴速为40-59gtt/min,滴速过快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增,必须规范用药,输液时严密观察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防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6月我院儿科输液观察室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0例,60例患儿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分钟给予口服磷酸铝凝胶1次(治疗组),用药剂量:0~2岁10 g次/,2~4岁15 g次/,5~14岁20 g次/;另60例患儿不予磷酸铝凝胶(对照组)。按无反应、轻度反应和重度反应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无反应41例,轻度反应17例,重度反应2例,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1.67%(19/60);对照组无反应10例(16.7%),轻度反应46例(76.7%),重度反应4例(6.7%),胃肠道反应发生率83.33%(50/60)。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P〈0.01)。结论口服磷酸铝凝胶可明显改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速度对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滴速对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120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快速组和慢速组各60例,均静脉滴注0.1%阿奇霉素,快速组滴速按常规调节为小儿(≤14岁)20~40滴/min,>14岁的患者60~80滴/min;慢速组根据年龄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将≤3岁患儿滴速调节为8~16滴/min,~6岁患儿16~20滴/min,~8岁患儿20~24滴/min,>14岁患儿24~30滴/min,14岁者30~60滴/min.观察两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快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慢速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严格控制阿奇霉素静脉滴注速度可以显著减少其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随着该药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日渐受到重视.有研究[1]析,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导致不良反应占69.0%,其中33.0%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22.0%表现为穿刺处局部疼痛、瘙痒、皮疹等皮肤损害,11.1%表现为发热、寒战、过敏性休克等全身性损害.思密达、山莨菪碱、甲氧普胺、地塞米松等[2~5]虽可预防或减轻其不良反应,但均不同程度存在使用禁忌症.我科2006年8月-2007年9月对140例首次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采取减慢初始滴速来预防或减轻阿奇霉素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改善患者舒适度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防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首次使用阿奇霉素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一26例,观察组二25例。观察组一26例患儿首次使用阿奇霉素出现胃肠道反应时,给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1次口服(〈3岁者每次服1.5g,3岁以上者每次服3g)。观察组二25例患儿在下一次使用阿奇霉素前半小时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剂量同上。结果两种方法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有效,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43,P〈0.05)。结论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可防治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阿奇霉素应用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蒙脱B。莨菪散对防治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4例小儿肺炎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于治疗前0.5h服用蒙脱Bs莨菪散,观察2组治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胃肠道反应率3.8%,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1.1%,两组比较差异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蒙脱B。莨菪散防止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阿奇霉素静滴,对照组予红霉素静滴,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率为93.7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能明显降低患者胃肠道反应(P〈0.01)和局部静脉疼痛(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B6、控制输液滴速和浓度对减少阿奇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试验组100名患儿根据医嘱予以阿奇霉素10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浓度为1 mg/mL,同时根据医嘱加入维生素B650~100mg,并按照4.5 mL/(kg.h)滴速进行静脉滴注。对照组100名患儿根据医嘱予以阿奇霉素10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浓度为1 mg/mL,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以内。结果试验组胃肠道反应率为9%,而对照组为24%,试验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维生素B6、控制输液滴速和浓度对减少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理性及疗效。方法111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分别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及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红霉素治疗组及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相同疗效(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优于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7月诊治的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各20例,两组给药时间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奇霉素组15例痊愈,5例显效,总有效率为100.0%;左氧氟沙星组8例痊愈,10例显效,1例进步,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0%。与左氧氟沙星组相比,阿奇霉素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表现为恶心以及腹上区不适等胃肠道症状2例,局部瘙痒1例,肝功异常1例。左氧氟沙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局部瘙痒2例,胃肠道不适症状2例,精神症状1例。但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神阙在防治儿童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采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注的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热熨神阙,两组均控制阿奇霉素输注浓度与速度,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程度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43.75%,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熨神阙能有效防治儿童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配制法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0例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配制法,改良组采用改良配制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改良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配制法可有效减少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门诊静滴阿奇霉素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奇霉索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静滴过程中,如不注意浓度,控制滴速,患者就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如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腹疼腹泻、恶心、呕吐),局部出现疼痛、炎症等,本文将静滴阿奇霉素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时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科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儿童,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60例)和红霉素组(60例),分别应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用药1个疗程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阿奇霉素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红霉素组患儿(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奇霉素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红霉素少.  相似文献   

15.
选取收治的儿童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对A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B组患儿采用口服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2组患儿用药期间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 A组患儿发热10例(占33.3%)、过敏性休克3例(占10%)、胃肠不良反应14例(占46.7%)。B组患儿发热7例(占23.3%)、过敏性休克0例。胃肠不良反应10例(占33.3%)。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口服阿奇霉素都会出现不良反应,但是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比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率要低。在对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时,最好采用口服的方式,必要时再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具体视患儿的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6.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24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4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n=122)给予阿奇霉素10 me/(kg·d),对照组(n=120)给予乳糖红霉素20mg/(kg·d),静脉滴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8.52%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P<0.01).结论: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患儿依从性好,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能明显降低患者胃肠道反应和局部静脉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其余按肺炎常规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明显优于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19.
研究VitB6注射液防治儿童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选择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儿童78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和VitB6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不同程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6注射液防治儿童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分别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6位患儿随机分两组,阿奇霉素组36例,静滴阿奇霉素10mg/(kg·d),1次/d,连用5d,停用4d,转换为阿奇霉素糖浆10mg/(kg·d),1次/d,连用3d。红霉素组30例,红霉素针剂25~30mg/(kg·d),1次/d,连用5d,转换为红霉素片25—30mg/(kg·d),分3次口服,连用7d。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肺外并发症进行半年随访。结果阿奇霉素组优良率为94.44%,红霉素组优良率为83.33%,优良率阿奇霉素组高于红霉素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和肝功能损害三个主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出现8,3,1例,红霉素组出现20,12,6例,二组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半年,在慢性咳嗽、头痛伴脑电图异常、关节疼痛、粒细胞减少、荨麻疹等并发症,二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阿奇霉素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儿童支原体肺炎可优先考虑使用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