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论述了邪气侵入人体后,与真气相合及未合的不同情形,真邪离合的不同证候、针刺治疗原则及方法,故以"离合真邪"名篇。本文从天人相参、病形各异,补虚泻实、重守时机,真邪未合、施术有法,真邪已合、救治有别等方面总结概括其学术思想,为指导后世针灸临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素问·阴阳离合论》是阴阳学说的重要文献,为了更好探讨此篇文献教学方法,本文从阴阳的推演、篇名的含义、三阴三阳理论及其在经络学说的应用等方面详细了讲述了作者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3.
《奇病论第四十七》是《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篇章之一,论述了子喑、息积、胆瘅等奇病。本文试从奇病针灸治疗的指导原则、治法、禁忌等角度切入,就其体现的中医针灸学术思想特点进行探析,试图对现代针灸的临床应用、发挥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4.
《素问·刺志论》篇讨论了人体常态、反常态,所病原因,以及针刺开阖补泻方法.识别、掌握这些不同情况或方法的“虚、实”,才能正确辨证和治疗.为后世开阖补泻针法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有着普遍和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刺腰痛篇》是《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篇章之一。本篇主要论述了足太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阴脉、足厥阴脉、足太阴脉以及奇经八脉等经脉受损后引起的腰痛特点,针对经脉、四季、月相等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针刺穴位、针刺次数、放血疗法及注意事项,纠正了治疗腰痛单单考虑肝肾的误区,为后世临床与科研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余尝读《素问·痹论》(以下简称《论》),深叹先圣之言也精,其理也深.然于论中数处,百思难得其解,求教诸师,遍览各注,其义迥异.乃于苦思冥想之中,悟得点滴.兹不揣浅陋,略述于下,敬祈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7.
《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论述了刺五节的适应证和针刺方法、刺五邪手法、解结法的适应证及操作、推引法的应用,并重申真气、正气、邪气概念。本文从刺有五节、随证而异,病有五邪、刺有五章,人参天地、故可为解,推引三法、寒热辨之,真正邪气、明辨性质5个方面论述了该篇的主要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况彦德  黄河 《河南中医》2009,29(5):437-438
无论从开/关之相互演变推论,还是从其经文之互参印证判断,或是从其确切涵义分析,结论都同时指向一处:即"开"字多为误传,正解乃"关"。"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应为《内经》之原文。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现存最旱的中医学经典著作。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医学和哲学方面,而文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作者、内容、句法等文学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非  张其成 《北京中医》2006,25(10):594-595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四处经文历来有不同的解读。第一,“以妄为常”。以安为常,妄作劳倦之解均非是;“肆乎行也”及“以不正常为正常”之解未透彻;正解当作“以虚妄为真常”。第二,“醉以入房”。“醉甚入房”之解非是;“以醉入房”之解牵强;正解当作“醉而入房”。第三,“以耗散其真”。“以散秏其真”之解无据;“以好散其真”之解亦无据;“耗”正解当作消耗。第四,“真气从之”。“真气居之”之解呆板,“从”作“顺”则生动、义胜。  相似文献   

11.
《素问·痹论》是对中医痹证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最经典的认识,其中的论述与现代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有着相当大的吻合之处。这对于重新审视帕金森病的中医现代病证命名,将帕金森病归属于中医痹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文章对《素问·痹论》与帕金森病的关联性作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历代医家校注为依据 ,对《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中的二则经文进行辨析。认为“太阳为开”、“太阴为开”的“开”字应作“关”字。  相似文献   

13.
在<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一>中,全面论述了足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等正经,任、督、带、阳维等奇经,以及足太阳之分支,足少阴之支脉,足少阴、足太阴之别络等不同经络受病后,出现腰痛的特点与针刺方法及针刺部位.全篇可分三段,在这我们主要探讨第一段:正经引起腰痛的症状及刺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中关于“大气”与“温血”的两则经文进行辨析。提出“大气”有真气、邪气之分 ,而“温血”应理解为蕴血 ,即邪蕴于血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五版《内经》教材对“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释为:各以其时指五脏所主之时,如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对“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则释为:  相似文献   

16.
考释《素问·宝命全形论》疑难字词四则。认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的“津泄”为同义连用,训渗漏;“呿吟至微,秋毫在目”的“呿吟”同“呿唫”、“呿噤”,训开阖;“鍼有悬布天下者五”的“鍼”当作“箴”指箴铭,劝戒的文告;“静意视义,观適之变”之“观適”为同义复用,训观察。  相似文献   

17.
考释《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无他”“脉瘦”“肝不弦、肾不石也”四处疑难词句,认为“呼吸定息,脉五动,闺以太息”,意谓在一呼一吸构成的一息之时,常人之脉搏动5次,这是因为呼吸较长以近脉跳余数的缘故;“无他”即“无它”,本义是指没有毒蛇,犹今之所谓“没有危险”“脉瘦”当作“脉度”,言脉象之沉,不可据《素问·玉机真脏论》校为“脉沉涩”“肝不弦、肾不石也”当是“肝不弦、心不钩、脾不弱、肺不毛、肾不石也”的脱文,而“不”即“丕”,为大之义.  相似文献   

18.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10-2012
《八正神明论篇》是为《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篇章。本文从"法天则地、合以天光"、"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上工救其萌芽、不治已病治未病"、"神乎神、慧然独悟、昭然独明谓之神"几个代表性语汇入手,就其中医针灸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八正神明论篇》对中医针灸学理论的构成的作用显著,充分陈述了四时八正的各种自然变化对人体经脉气血盛衰的影响以及与针灸治疗的关系,以及针刺补泻、形神关系和治未病的理论,这些都为后世中医针灸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二部分组成。其《素问》书名,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隋书·经籍志》亦载有《素问》书名魏晋之际皇甫谧认为《素问》九卷、《针经》九卷,即是《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书名自张仲景首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