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动态下X线片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 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的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相似文献   

2.
寰椎后弓椎动脉沟环与颈性眩晕92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椎动脉沟环(下称后环)对颈性眩晕的关系.材料方法:从1000例颈椎摄片中,选出有后环的92例。体征通过转动头颈诱发椎动脉屈曲试验阳性,58例作脑血管多普勒(TCD)检查评估基底动脉供血情况,全部病例在电视下摄取颈椎正侧及双斜位片,分析后环的形态、大小及出现位置.结果:(1)完整环/孔46例。呈椭圆形者39例,近似圆形者7例,双侧着7例,左侧者19例,右侧着20例,不完整环46例。有3种X线变异型:上突骨、下突骨与吻状突骨.有颈椎退变者34例;无颈椎退变者58例.(2)后环与颈性眩晕无颈椎退变X线征象的58例(63%),TCD均提示基底动脉痉挛或供血不足,其中5例还出现单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下降,另8例经转头后才显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临床主要以椎动脉型颈性眩晕者38例,颈一脑-臂综合症者54例.结论:后环的存在,对头颈的轴向旋转运动,可引起椎动脉V-3段痉挛与狭窄.导致脑底供血不足出现间歇性眩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X线动态观察对周围型肺癌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有X线随访资料的早期周围型肺癌1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灶直径≤2cm,无局部、远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等转移者归为早期征象;病灶直径>2cm以上,有或无肺门,纵隔淋巴结、骨及胸膜转移者归为进展期征象.鉴别诊断中,除考虑形态学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结论 X线平片发现类似病灶,应进行动态观察,查看有无恶性征象,再结合临床资料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片相关指标与椎间盘突出导致的颈脊髓压迫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诊治的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42~65岁,平均(54.8依9.3)岁。在颈椎MRI矢状位成像上按照颈脊髓受压的比例( E值)分为Ⅰ组、Ⅱ组及Ⅲ组。在颈椎MRI横断面成像上测量并计算颈髓横切面积( S1)与有效椎管横切面积( S0)的比值,以此判断椎间盘突出程度;在不同体位颈椎X线摄片上测量责任椎间隙的活动度值(B值)、椎间隙前缘高度( D值)、颈椎C2~7 Cobb角及椎间孔面积( M值)等相关指标。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程度与各观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S1/S0值、E值、B值、D值、C2~7 Cobb角和M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187、112.789、7.232、3.778、3.232、15.813,P值均<0.05)。随着S1/S0值的增加,E值、B值、D值、C2~7 Cobb角和M值均逐渐减小,提示责任椎间隙E值、B值、D值、C2~7 Cobb角、M 值与 S1/S0值均呈负相关性( R 值分别为-0.821、-0.581、-0.378、-0.419、-0.576,P值均<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 值、D 值、M 值是 S1/S0的3个独立影响因素, S1/S0值的预测方程为^Y=118.955-1.348X1-2.850X2-0.541X3(复相关系数R=0.742,决定系数R2=0.550,F=22.841,P<0.01),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体位颈椎X线摄片的相关指标B值、D值、M值是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退变突出程度的独立因素,对评估单节段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采用D值、B值及M值为3个自变量指标,可对椎间盘突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 (DigitalRadiography ,DR)角度重新评价和加深对颈椎小关节病的认识 .方法 对肩颈痛和 /或单、双侧上肢体麻木就诊 10 8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DR片显示颈椎小关节异常 67例 .总结了颈椎小关节改变的X线特点 ,与年龄结构、节段分布以及临床分型之间的关系 .结论 DR片显示颈椎小关节改变有其特定的优势 ,对颈椎病早期认识、早期诊断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角度重新评价和加深对颈椎小关节病的认识.方法对肩颈痛和/或单、双侧上肢体麻木就诊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DR片显示颈椎小关节异常67例.总结了颈椎小关节改变的X线特点,与年龄结构、节段分布以及临床分型之间的关系.结论 DR片显示颈椎小关节改变有其特定的优势,对颈椎病早期认识、早期诊断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骨折病人,其中男性66例,女性14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2.5岁。用碘化铯非晶硅阵列数字平板探测器采集图像,行胸腰段椎体正侧位摄影,所有病人的侧位影像均行DR组织均衡技术后处理。由3位高级影像专家采用双盲法评价图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腰段椎体病变32例,正常48例。胸腰段椎体侧位的常规DR与运用组织均衡技术处理的影像质量区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组织均衡技术对显示胸腰段椎体的侧位影像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X线片图象的数字化增强处理对显示胃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应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实验狗胃X线造影图象的增强处理结果。所使用的微机为IBM-PC/AT机,处理方法包括灰阶线性变换和频域高通滤波。X线片图象为模拟实体状态下,离体新鲜狗胃的充气、气钡双重对比及钡剂单对比造影象。处理结果表明:以较低摄影kV的胃充气、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象经增强处理后胃壁轮廓清楚可见,所显示的胃壁厚度与实测厚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证实数字图象增强处理能显示原片不能为肉眼分辨的结构。文中对X线图象处理的意义和限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X线透视下经椎板关节突螺钉(TLFS)成功置入时的正位、侧位、斜位影像学标准,为临床置钉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 6具成人防腐保存椎体标本(L2~S1),男5具、女1具,年龄31~61岁,均经X线摄片排除畸形、骨折、肿瘤及其他腰椎病变。直视下L3/4、L4/5、L5/S1随机单侧置入4 mm螺钉,TLFS进钉点选择在一侧椎板与棘突交界中下1/3处向后0.5 cm,外倾角和下倾角为CT片和X线片测量所得,以X线透视安全置入TLFS全过程,并分析其标准腰椎前后位、侧位和斜位X线影像特征。结果 TLFS进针完成满意后,正位片显示钉尖位于下位椎弓根投影外上缘与横突上缘之间,侧位示钉尖位椎弓根后上缘,斜位片示钉尖过下位小关节间隙中点,至上关节突投影前缘。结论 术中X线透视可能为TLFS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重要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周围型肺癌的X线片以及CT检查方法进行了对比,从而找出临床诊断的理想方法。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肺部检查的X线片以及CT扫描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通过CT扫描的患者,其确诊率基本上达到了89.4%,比X线片检查所得病灶主要征象更加明显,诊断率更高,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确诊周围型肺癌的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二者联合在周围型肺癌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临床上诊断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选择正确腰椎X线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49例腰椎滑脱病人行腰椎站立位、侧卧位、中立位、最大伸位和屈位状态下侧位X线摄片,测量每例不同状态下的腰椎动力X线矢状位曲度,对所测量的不同状态下腰椎Cobb角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49例腰椎滑脱病人三组站立位和卧位腰椎Cobb角:站中NSP(-56.43),卧中NLP(-52.23),t值为3.023,P值为0.006;站屈FSP(-11.87),卧屈FLP(-14.81),t值为-3.091,P值为0.005;站伸ESP(-70.15),卧伸ELP(-67.34),f值为4.284;P值为0.002:即腰椎滑脱Cobb角站市中立位大于侧卧中立位,站立位最大屈位小于侧卧最大屈位,站立位最大伸位大于侧卧最大伸位。结论:站立位的X线检查方法更能反映腰椎病变的实际情况,是临床上诊断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的正确X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影像特征,探讨外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外斜45°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外斜位和正位显示股骨距阳性率分别为86.5%和29.0%。股骨颈主要抗压力骨小梁总宽度由上向下递减,与股骨距相交于Ward三角下角,此区骨小梁稀疏。次级抗压力骨小梁与股骨距相连为一体。结论:股骨距与主要抗压力骨小梁交界处相对薄弱,是股骨颈骨折的好发部位。次级抗压力骨小梁即股骨距松质骨影像。外斜位X线片可以为临床上显示股骨距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