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2DE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根据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总结出不同罪犯血管的心超表现.结果:(1)侧壁与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出现wMA的发生率与左冠状动脉回旋点(LCx)和右冠状动脉(RCA)梗死时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下壁和后壁基底段、中段出现WMA的发生率在ICX和RCA梗死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2DE以侧壁基底段、中段+后、下壁基底段、中段中的任一节段出现WMA,并且无后间隔基底段受累推测LCX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2.2%、94.6%、91.0%、72.2%及94.6%;以后间隔基底段+下、后壁基底段、中段中的任一节段出现wMA推测RCA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7.1%、94.4%、88.3%、98.8%及58.6%.结论:2DE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  相似文献   

2.
ST段偏移模式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和罪犯病变部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ST段偏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罪犯病变部位的预测效果。方法对完成介入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下壁和前壁)判断罪犯血管、罪犯病变部位以及分析各导联ST段偏移特点,并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ST_Ⅲ抬高程度>ST_Ⅱ以及ST_(Ⅰ、aVL)导联压低>1 mm预测右冠罪犯病变具有良好的敏感性(75%)和特异性(100%)。对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ST_(Ⅱ、Ⅲ、aVF)压低>1 mm预测前降支近段罪犯病变敏感性(39%)稍差,但特异性(93%)良好。结论心电图是判断罪犯血管和罪犯病变重要、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ECG)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6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根据CAG确定罪犯血管,以12导联体表心电图(部分加做右胸导联)中ST段改变作为判别标准。结果该61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与左回旋支(LCX)为罪犯血管者分别为51例及10例。ST段改变为以下表现者:Ⅲ↑≥Ⅱ↑,V4R↑≥0·05mv,aVL↓≥0·1mv及V3-4↓,在RCA阻塞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阻塞组,识别RCA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0%、96%、69%及80%、100%、90%、70%;ST段改变为以下表现者:aVR↓≥0·1mv,I↑,V1-2↓,V5-6↑,在LCX阻塞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A阻塞组,其识别LCX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60%、90%、70%及94%、98%、94%、100%。结论上述心电图ST段改变指标有助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罪犯血管为RCA抑或LCX的初步判别。  相似文献   

4.
高琴  欧宁  刘品发  张素琴 《临床荟萃》2006,21(15):1095-1096
心电图(ECG)目前仍然是急性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的基石.随着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和相关罪犯血管的关系逐渐被人们熟知.用心电图ST段的偏移早期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罪犯血管更具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地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Ⅱ、Ⅲ和V1~3导联ST段抬高比值和Ⅰ导联ST段下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罪犯血管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50例行急诊PCI术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8例)。对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冠脉评分、临床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高血栓负荷、TIMI分级0级、罪犯血管RCA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ensini评分、IS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罪犯血管RCA、TIMI 0级、Gensini评分、高血栓负荷、IS、血钾均是PCI术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的危险因素(P0.05)。TIMI 0级、罪犯血管RCA、Gensini评分、高血栓负荷、IS、血钾均对急诊PCI术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均P0.05),其中Gensini评分、血钾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值分别为0.796、0.721),TIMI 0级、罪犯血管RCA、高血栓负荷、IS的预测价值偏低(AUC值分别为0.624、0.689、0.603、0.658)。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与罪犯血管为RCA、TIMI 0级、高RI、低血钾、高Gensini评分、高血栓负荷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监测上述因素来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2组,A组76例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B组24例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闭塞,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A组显著高于B组(P<0.05);ST段抬高STⅢ0.1mV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合并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病变的患者数在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患者中显著多于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显著低于B组[(51±14)%vs(57±10)%,P<0.05];合并右室心肌梗死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住院死亡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Ⅲ、Ⅱ及V4R导联ST段变化能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LAD病变,RCA闭塞所致下壁心肌梗死LVEF低于LCX闭塞者,但临床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aVL导联QRS波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患者的心电图aVL导联QRS波群变化能否作为罪犯血管的判定标准。方法 比较 6 0例下壁AMI患者aVL导联QRS波群变化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 ,分析aVL导联QRS波群两种模式 (Ⅰ型 :S/R≤ 1/ 3,ST段抬高≤ 1mm ;Ⅱ型 :S/R >1/ 3,ST段抬高 >1mm)对判断下壁AMI罪犯血管的临床价值。结果 aVL导联的Ⅰ型QRS波群改变在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LCX)闭塞组出现率为 89% ,右冠状动脉 (RCA)闭塞组为 2 4 % (P =0 .0 0 1)。Ⅱ型改变在LCX组出现率 11%、RCA组为 76 % (P =0 .0 0 1)。Ⅰ型心电图变化预测LCX闭塞的敏感度为 89% ,特异度为 76 %。Ⅱ型心电图改变预测RCA闭塞的敏感度为 76 % ,特异度为89%。结论 aVL导联的Ⅰ型QRS波群变化是判断LCX型AMI敏感、特异的预测指标 ,而Ⅱ型QRS波群变化是RCA型AMI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做心电图检查.并于发病后4周内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2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16例(占38.1%),多支血管病变26例(占61.9%),其中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者23例(占88.5%)。11例急性下壁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8例(占72.7%)。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者提示多支血管病变,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多提示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及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1月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在心绞痛发作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研究组32例在入院1星期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前壁缺血17例,心电图显示T波倒置5例,ST段升高4例,ST段下移8例;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LMCA罪犯血管0例,LAD罪犯血管9例,LCX罪犯血管8例,RCA罪犯血管0例,病变率LAD>LCX>LMCA、R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缺血15例,心电图显示ST段升高7例,ST段下移8例;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LMCA罪犯血管0例,LAD罪犯血管3例,LCX罪犯血管5例,RCA罪犯血管7例,病变率RCA>LAD>LCX>LM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心电图可正确评估病情,能在必要情况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能够进一步提高准确率,避免或减少遗漏或误诊现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76例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A组),24例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闭塞(B组). 结果 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及ST段压低STAVL>ST I A组显著高于B组(均P<0.05);ST段抬高STⅢ0.1 mV 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胸前导联V1~6ST段压低患者中,合并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病变的患者显著高于胸前导联V1~6ST段无压低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组[(51±14)%]显著低于B组[(57±10)%](P<0.05);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总的住院病死率6%,均为A组,但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住院病死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者中心源性休克占83.3%. 结论 心电图Ⅲ、Ⅱ、I、AVL、及V4R导联ST段变化能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LAD病变,RCA闭塞所致下壁心肌梗死LVEF低于LCX闭塞者,心源性休克为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朱庆勇  何胜虎 《临床荟萃》2012,27(21):1894-1896
与前壁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的严重程度与梗死相关动脉及血管闭塞部位有关.IAMI多由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和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闭塞引起,亦可见于前降支闭塞.RCA闭塞多合并右心室梗死,导致缓慢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障碍,预后较差;而LCX闭塞预后相对较好[1-3];前降支闭塞时,如果是近端闭塞,梗死面积大,病情重,预后差,如果是远端,则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刘江峰  孙同文  刘新灿  朱明军 《临床荟萃》2005,20(18):1039-1040
下壁心肌梗死由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或左回旋支(1eft circumflex,LCX)闭塞引起。RCA闭塞多合并右室心肌梗死,且亦并发心源性休克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死率较高。因此,准确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related,IRA),对判断预后和确定进一步治疗措施有一定价值。既往的研究多以各导联ST段抬高的幅度不同判断IRA,而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右心室梗死早期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改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连续选择2000~2005年首次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入我院心内科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资料, 其中91例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重点分析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改变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以及对急性右心室梗死诊断的意义.结果 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分别为右冠脉(RCA)病变组73例(80%),左回旋支(LCX)病变组18例(20%).显示ST段抬高V4R≥1 mV阳性发生率、抬高程度Ⅲ>Ⅱ导联、ST段下移程度aVL>Ⅰ导联,RCA组明显多于LC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1).结论 利用常规心电图检测不同导联的ST段改变有助于识别梗死相关动脉,可以早期判定急性右室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3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与入院后 2~ 3周冠脉造影对照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与右冠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关系。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多涉及右冠状动脉 ,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者有 1 4例 ( 70 % ) ,心前导联 ST段正常者有 1 2例 ( 75% )。且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者较心前导联 ST段正常者病变血管大部分为多支病变 ( 6 5% V2 5%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前导联 ST段压低 ,表示多支冠脉病变或梗死面积大 ,应给予积极治疗 ,以改善患者病程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多于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P<0.01);下壁伴正后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多于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P<0.01);下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与胸前导联ST段压低无明显关联(P<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高(P<0.01)。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往往提示梗死范围大或同时存在心肌缺血、冠脉病变广泛、心功能损害较严重,并且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心肌酶峰值明显增高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治疗方案选择存在较大争议。目前针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有3种治疗方案,包括仅对罪犯支血管行急诊PCI、同时对罪犯支血管及至少1个非梗死相关动脉实施PCI、对罪犯支血管实施PCI后择期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行PCI。本文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治疗方案选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右冠状动脉(RCA)或左回旋支动脉(LCX)闭塞均可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但不同梗死相关动脉(IRA)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是不同的。我们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施行了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不同梗死相关血管下壁AMI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入选117例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并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另入选10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STEMI患者(研究组)直接PCI术前和术后罪犯血管(LAD)和非梗死相关动脉[左回旋支(LCX),狭窄程度<50%]校正TIMI帧计数(CTFC)和MBG心肌灌注分级的差异,以及正常对照组患者LAD和LCX的校正TIMI帧计数(CTFC)和MBG心肌灌注分级;另外通过静脉采血,分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患者的临床及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罪犯血管为LAD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LCX)直接PCI术前的校正TIMI帧计数( CTFC)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MBG心肌灌注分级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直接PCI术后非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计数(CTFC) (P <0.05)和MBG心肌灌注分级均较术前改善,但是仍然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直接PCI术后罪犯血管发生无复流的患者,其非梗死相关动脉发生无复流的比率较高(78% vs.8%,P<0.01),并且血清CRP水平高于未发生无复流的患者(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灌注也可能受到影响,尽管罪犯血管的直接支架术可改善非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灌注和心肌灌注,但是其水平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该现象可能和炎症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或不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措施,以提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08~2012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59例。将所有符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且资料完整的病例分为单纯下壁心肌梗死组和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纯下壁心肌梗死与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第一个24h补液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有显著差异(4.44%vs 28.57%)。结论单纯下壁心梗与下壁合并右室心梗组出现低血压休克分别为6.67%与28.57%,快速大量液体输入扩容是抢救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的关键,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再灌注治疗,快速有效的开通罪犯血管可明显改善患者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目前仍然是急性和慢性冠脉综合征诊断的基石。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续性缺血所致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随着冠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和相关病变血管的关系逐渐被人们熟知。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趼段下降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现将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