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冠盖藤不同提取部位的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压痛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镇痛有效部位.结果 在压痛实验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痛阈,显示出一定的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在扭体反应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冠盖藤水层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冠盖藤对实验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初步筛选了冠盖藤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辉  李秀荣 《中成药》2011,(9):1588-1589
目的 观察桃叶鸦葱不同药效部位对小鼠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8组,即阴性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桃叶鸦葱乙酸乙酯部位和三氯甲烷部位(按不同剂量各分3组),采用小鼠悬尾应激实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桃叶鸦葱乙酸乙酯部位高、中剂量组(0.4 mg/10 g,0.2 mg/10 g)均可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P<0.01).三氯甲烷部位不能缩短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P>0.05).结论 桃叶鸦葱对小鼠抑郁症的强迫游泳模型、悬尾模型均有显著治疗作用,起作用的为乙酸乙酯部位,且作用与药物的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4种实验性胃溃疡动物模型,观察良附丸对模型动物的防治作用,并明确其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幽门结扎法、醋酸涂抹法及消炎痛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良附丸对4种模型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溃疡指数及溃疡愈合率的影响,明确良附丸对4种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防治效果。结果:1)束缚-水浸应激模型:水模组出现溃疡,说明束缚-水浸应激型大鼠胃溃疡造模成功;与水模组比较,水良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水阳组溃疡指数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2)幽门结扎模型:幽模组出现溃疡,说明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造模成功;与幽模组比较,幽良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幽阳组溃疡指数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3)醋酸涂抹模型:醋模组出现溃疡,说明醋酸涂抹型大鼠胃溃疡造模成功;与醋模组比较,醋良组溃疡指数变化不明显,差异不显著(P 0. 05);醋阳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 0. 01)。4)消炎痛模型:消模组出现溃疡,说明消炎痛型大鼠胃溃疡造模成功;与消模组比较,消良组溃疡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 0. 05);消阳组溃疡指数差异不显著(P 0. 05)。结论:在良附丸抗4种实验性胃溃疡的实验中,对束缚-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的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保胃宁颗粒(Boweining Granule,BG)对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20%乙酸型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制作幽门结扎性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大鼠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胃酸酸度及胃蛋白酶的影响;制作水浸应激性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大鼠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及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20%乙酸型胃溃疡模型:模型组大鼠胃部可见明显溃疡,其溃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BG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P 0. 01)。幽门结扎性大鼠胃溃疡模型:BG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胃酸浓度、胃蛋白酶活性及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水浸应激性大鼠胃溃疡模型:与模型组比较,BG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溃疡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O及SOD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保胃宁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奥美拉唑组能著增加NO及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胃宁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胃酸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胃黏膜NO和SOD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白芨多糖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芨多糖对实验性小鼠和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白芨多糖。采用冷水应激、乙醇诱导法制作小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等方法制作大鼠胃溃疡模型。试验动物各分为5组:白芨多糖低剂量组、白芨多糖中剂量组、白芨多糖高剂量组、对照组和模型组,连续给药3 d,造模后处死动物并观察胃溃疡指数。结果白芨多糖对冷水应激小鼠胃黏膜损伤、乙醇诱导的小鼠胃黏膜损伤及结扎型大鼠胃黏膜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白芨多糖对实验性动物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大鼠幽门结扎胃溃疡模型、大鼠醋酸烧灼型胃溃疡模型、大鼠乙醇诱发胃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给药组(0.374,0.747,1.494 g·kg-1等3个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测定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检测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结果 气滞胃痛颗粒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能明显减轻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程度(P<0.01),对于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能明显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和胃液量(P<0.01).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3种实验性胃溃疡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抑制溃疡的发生.对于幽门结扎型大鼠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冷水浸拘束法致小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和幽门结扎法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结果:白檵木花正丁醇部位组小鼠胃溃疡溃疡指数和大鼠胃溃疡溃疡指数均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说明正丁醇部位组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此外白檵木花其他提取部位对实验性胃溃疡也有一定的疗效。结论: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8.
路边菊水煎液抗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路边菊水煎液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 采用水浸拘束法致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乙酸法致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路边菊水煎液抗胃溃疡的作用.结果 路边菊高剂量组小鼠应激性胃溃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路边菊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大鼠乙酸致慢性胃溃疡溃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路边菊水煎液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9.
木香超临界提取物抗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韩坚  林煌权  钟志勇  荣向路 《中药材》2005,28(11):1017-1019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木香超临界提取物对多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的影响.方法:观察木香超临界提取物对大鼠盐酸-乙醇型急性胃溃疡、小鼠利血平型胃溃疡和大鼠醋酸损伤型慢性胃溃疡模型的作用.结果:木香超临界提取物对盐酸-乙醇型急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小鼠利血平型胃溃疡和大鼠醋酸损伤型慢性胃溃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0.01).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小鼠和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姜黄粉末用70%乙醇提取,石油醚脱脂的方法制备出姜黄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吸附的方法从姜黄醇提物中制备得到姜黄素.采用冷水应激小鼠,乙醇诱导、幽门结扎等方法制作大鼠胃溃疡动物模型.按随机抽签法将动物各分为5组:姜黄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姜黄乙醇提取物中剂量组、姜黄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照组和模型组,连续给药3天,处死动物后观察胃溃疡指数.结果:姜黄素对冷水应激小鼠胃黏膜损伤没有显著保护作用;姜黄素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胃黏膜损伤及结扎型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姜黄素对实验性动物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CJG)改善记忆的作用.方法:通过跳台试验、避暗实验及水迷宫试验,观察CJG 0.83,1.67,5.00 g·kg-1·d-1剂量组对小鼠改善记忆作用.结果:CJG中、高剂量组小鼠对避暗试验潜伏期有明显延长作用(P<0.05),错误次数及进入暗室的动物数明显减少(P<0.01);水迷宫试验CJG高剂量组小鼠到达终点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CJG低、中、高剂量组2 min内到终点的动物明显增加(P<0.05).结论:CJG具有改善记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独一味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采用吲哚美辛、幽门结扎法制作小鼠和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并比较独一味与雷尼替丁抗胃溃疡的效果.结果 独一味提取物(0.4~0.8 g·kg-1)可使两种模型动物的胃溃疡发生率降低,溃疡减轻,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并能使幽门结扎大鼠的胃液量减少,胃液pH值提高,溃疡抑制率达53.3%以上.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与雷尼替丁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独一味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少胃液和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款冬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分别研究款冬花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残余物高、低剂量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正丁醇高剂量组、氯仿高剂量组(6g/kg)能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并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氯仿高剂量组(6g/kg)的祛痰效果较好,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款冬花镇咳部位是正丁醇、氯仿部位,祛痰部位可能是氯仿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蒜多糖对小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蒜多糖低剂量组、大蒜多糖中剂量、大蒜多糖高剂量组6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诱发小鼠急性胃溃疡模型,测定各组胃溃疡面积,计算胃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取出小鼠胃黏膜组织,石蜡包埋作HE染色,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及损伤程度。结果大蒜多糖各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溃疡指数较模型组均有显著减小(P0.01),大蒜多糖低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率最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蒜多糖各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组织中MDA的含量降低,SOD的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蒜多糖对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COR、IL-8、SOD、MDA、GAS、MTL、SS、TXB2含量的影响,探讨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药效与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方法:以大鼠复制胃溃疡寒证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附子理中丸组、大高良姜乙酯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大高良姜乙酯乙酯部位低剂量组、红豆蒄乙酯乙酯部位高剂量组、红豆蒄乙酯乙酯部位低剂量组,每组10只。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COR、IL-8、SOD、MDA、GAS、MTL、SS、TXB2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OR、IL-8、MDA、GAS、MTL、TXB2含量显著升高,SOD、SS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COR、IL-8、MDA、GAS、MTL含量降低(P0.05或P0.01),SS含量升高(P0.05或P0.01);除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各给药组SOD活性均升高(P0.01);除红豆蔻各组外,各给药组血清TXB2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比较,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COR、GAS含量降低,TXB2含量升高(P0.01);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比较,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COR、GAS含量降低,SOD、TXB2含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治疗胃溃疡寒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相似,均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氧自由基反应、抑制胃肠运动、减少胃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宝铎草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阳性药、乙酸乙酯层提取物高、低剂量(2.5,1.25 g·kg-1)和水层提取液高、低剂量(2.5,1.25 g·kg-1)组,ig给药5d.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观察其镇咳作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取兔离体气管条,随机分为阳性药组、宝铎草乙酸乙酯层高、中、低剂量(100,10,1.0g·L-1)和水层高、中、低剂量(100,10,1.0 g·L-1)组,采用纤毛运动实验观察其促进纤毛运动作用.结果:宝铎草乙酸乙酸层提取液止咳作用显著(P<0.01);乙酸乙酯层及水层提取物均可影响酚红分泌(P<0.05);乙酸乙酯层及水层提取物高剂量组可明显加快兔离体气管纤毛运动速率(P<0.01).结论:宝铎草乙酸乙酯层及水层提取物具有止咳、祛痰作用;其止咳作用有效成分主要分布于乙酸乙酯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化腐生肤方治疗烧烫伤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小鼠背部Ⅲ度烫伤、大鼠背部Ⅲ度烧伤模型考察各部位促烧烫伤创面愈合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考察各部位的镇痛作用;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考察的各部位的抗炎作用;采用药敏纸片法观测各部位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石油醚部位高剂量组动物在实验性烧烫伤创面愈合时间、痛阈值、扭体反应次数、耳肿胀程度、足跖肿胀程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氯仿部位高剂量组动物在实验性烫伤创面愈合时间及足跖肿胀程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石油醚部位及氯仿部位能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生长。结论:极性较低的石油醚部位及氯仿部位为化腐生肤方治疗烧烫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8.
当归黄芪醇提物对实验性皮肤瘙痒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当归黄芪醇提物(AAE)对实验性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方法:AAE 5.0,10.0,20.0 g·kg-1 ig连续7d(小鼠),AAE 3.6,7.2,14.4 g·kg-1 ig连续7d(豚鼠),用右旋糖酐诱发小鼠皮肤瘙痒模型,测定小鼠搔痒潜伏时间及搔痒次数;用磷酸组胺诱发豚鼠皮肤瘙痒模型,测定豚鼠致痒阈;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测定肿胀度和抑制率;用磷酸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测定风团面积和伊文思蓝渗出量,综合评价AAE对实验性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结果:AAE高、中、低剂量均能减少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的搔痒次数及搔痒发作的潜伏时间(P <0.05,P<0.01);AAE高、中剂量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的局部瘙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5,P<0.01);AAE高、中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明显减小(P <0.05,P<0.01);AAE高、中剂量组小鼠腹部风团面积明显减小(P <0.05,P<0.01),伊文思蓝吸光度明显降低(P <0.05,P<0.01).结论:AAE具有显著止痒、抗组织胺、抗炎作用,对实验性皮肤瘙痒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桂枝加葛根汤(GGT)抗皮肤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Ⅰ型超敏反应实验动物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6组,即空白对照组、扑尔敏组、强的松组及GG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GGT 0.50,1.00,1.50 g·kg-1进行动物实验.结果:GGT 3个剂量组能显著地抑制各个稀释度抗血清引起的大鼠背部皮肤蓝色反应斑的直径(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疗效与扑尔敏相当.GGT 3个剂量组可抑制组胺及5-羟色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组胺所致小鼠足跖肿胀具有抑制作用(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与扑尔敏组的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GGT可能通过对抗过敏炎性介质的途径发挥抗皮肤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黄精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肥胖小鼠模型.模型动物灌胃给予黄精提取液后,观察小鼠体质量的变化,计算Lee's指数;记录脂肪湿重、计算脂体比;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瘦素的含量.结果 黄精提取液中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体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黄精中、高剂量组小鼠Lee's指数、脂肪重量、脂体比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瘦素水平黄精中、高剂量组血清瘦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黄精提取液对营养性肥胖有预防和减肥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