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血脂指标对重庆市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200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0 000例数据,分析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SBP/DBP)的相关性以及各项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再选择与血压相关性较强的血脂指标,分析这些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在预测高血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中的价值。结果 体检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3 102例(总患病率为15.51%),其中男性2 294例,女性808例;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43%和9.21%,P<0.05)。调整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后,TC/HDL-C与血压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LDL-C/HDL-C和Non-HDL-C;TC/HDL-C与LDL-C/HDL-C、Non-HDL-C、HDL-C、TG及LDL-C均呈强相关(r分别为0.926、0.784、-0.753、0.724及0.715),与TC也呈正相关(r=0.642),均P<0.001。TC/HDL-C、LDL-C/HDL-C、Non-HDL-C、TG及其不同组合预测的高血压ROC曲线下面积均>0.5,其中TC/HDL-C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对于同一项血脂指标或其组合的预测结果显示,女性高血压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HDL-C可能是预测高血压的最佳血脂指标,尤其能反映高血脂对重庆市中青年女性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研究脑梗死与血脂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病例85例,健康对照组61例,在发病24小时内检测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参数。结果:梗死组TG、TC、HDL-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DL-C、TC、TG的OR值分别为2.456、1.672、1.423。结论:LDL-C、TC、TG等均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监测其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英 《吉林医学》2023,(12):3476-3477
目的:研究分析脂代谢因素[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在台州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平台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体检的150例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的150例来院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年龄,空腹静脉血TC、TG、LDL-C及HDL-C检测数据,并进行比较。并以有无卒中病史作为因变量,以TC、TG、LDL-C、HDL-C为自变量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的血清脂代谢指标TC、TG、LDL-C、HDL-C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C、TG、LDL-C与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为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而HDL-C与脑梗死的发生呈负相关,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在冠心病风险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筛选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5例,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组,对实验室血脂检测结果和血脂指标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研究的TC、TG、HDL-C、LDL-C和TC/HDL-C分别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脂检测TC、TG、HDL-C、LDL-C和TC/HDL-C的异常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HDL-C比值可作为判断冠心病风险性的重要参考指标,且灵敏度高于单项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脂单项指标和血脂指标比值在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情况分为A组(1支,25例)、B组(2支,34例)和C组(3支及以上,61例),另选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血脂指标比值(TC/HDL-C、TG/HDL-C、LDL-C/HDL-C),分析其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TC/HDL-C、TG/HDL-C、LDL-C/HDL-C均高于对照组(均<0.05)。C组HDL-C低于A组和B组(均<0.05);B组和C组的TC/HDL-C均高于A组(<0.05),C组的TC/HDL-C高于B组(<0.05);C组的TG/HDL-C低于A组和B组(均<0.05);B组和C组的LDL-C/HDL-C均高于A组(均<0.05)。HDL-C与冠心病病情呈负相关(<0.05),TC/HDL-C、LDL-C/HDL-C与冠心病病情呈正相关(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比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TC/HDL-C值是预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差异.方法:将66例住院患者按脑CT检查结果分为两组:A组33例,为对照组,年龄51岁~69岁;B组33例,为高龄老年组,年龄70岁~86岁,对比两组在血脂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龄老年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及TG/HDL-C比值均降低,以TG和TG/HDL-C比值的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结论:在高龄老年组患者中,血脂各项指标均减低,以TG和TG/HDL-C比值的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伟 《中国医疗前沿》2012,(18):41+10-41,1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6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分析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与低TC、TG、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血清TBI和血脂具有相关性,低水平胆红素及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发生疾病的危险信号,应当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两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高血压患者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TC、TG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和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老年期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而HDL-C和HDL-C/TC则低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增高,而HDL-C和HDL-C/TC降低,且老年期变化更为明显,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追踪观察血脂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糖、血脂、血尿酸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及40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GLU,TCH,TG,LDL-C,UA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其中GLU,LDL-C和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IMT明显增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的水平与其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东风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9):3690-3694
背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目前针对DPN的发生风险尚无有效的预测手段。有研究发现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对胰岛素抵抗及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关于其与DPN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TG/HDL-C比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未并发DPN患者150例(对照组),并发DPN患者148例(DPN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PN病程、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G/HDL-C比值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HDL-C比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与DPN组患者性别、年龄、DM病程、DPN病程、高血压史、饮酒史、DBP、FPG、HbA1c、C-P、TC、HDL-C、LDL-C、Cr、UA、Cys-C、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有吸烟史占比、腰围、SBP、TG、TG/HDL-C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和TG/HDL-C比值高是T2DM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P<0.05)。以TG/HDL-C比值为诊断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27〔95%CI(0.563,0.690),P<0.001〕,诊断的最佳切点值为3.7,此时的灵敏度为34.5%,特异度为93.3%。结论 TG/HDL-C比值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更易发生DPN,TG/HDL-C比值检测有望用于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风险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32/40),高于对照组的57.5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辛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2.
鸡西地区从业及退休人员空腹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查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来分析本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检测鸡西地区4972例成人忌食后空腹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的年龄组间血脂差异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结果:总体血脂异常率61.2%,男性:73.4%,女性47.8%。男性TC平均4.91mmol/L±0.89mmol/L、HDL-C平均1.22mmol/L±0.31mmol/L、LDL-C平均3.34mmol/L±0.86mmol/L、TG中位数1.47mmol/L;女性TC平均4.73mmol/L±0.91mmol/L、TG中位数0.92mmol/L。TC、TG、LDL-C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减低(P<0.01);TC在25岁~44岁男性高于女性(P<0.05),55岁以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LDL-C在25岁~44岁间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TG在25岁~54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55岁以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鸡西地区成人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女性别问血脂异常患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省中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急性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①观察组患者TC、LDL-C分别为(4.83±0.10)、(2.83±0.0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42±0.14)、(2.48±0.12)m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DL-C水平[(1.46±0.04)mmol/L]低于对照组[(1.69±0.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TG值[(1.71±0.10)mmol/L比(1.50±0.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TC、LDL-C、HDL-C异常值检出率[60.34%(105/174)、72.99%(127/174)、50.57%(88/174)]显著高于对照组[60.34%(105/174)、72.99%(127/174)、50.57%(88/17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G异常值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C、LDL-C、HDL-C均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相关(P〈0.01)。结论 TC、LDL-C、HDL-C异常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HDL-C水平降低是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1月~1986年6月,作者对成都地区627例20岁以上健康成人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回(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为:TG 105.7±40.6,TC 172.0±34.6,HDL-C 57.3±12.3,LDL-C 92.7±32.9 mg/dl,均呈正态分布;均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其中HDL-C 含量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TG和TC与1973年506例健康成人结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分析105例脑梗死和10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脂含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2次评分,分为恶化组和好转组。结果:脑梗死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脑出血组,脑出血组TG、TC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脑梗死组,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脑出血组;脑梗死恶化组TC含量明显高于好转组,HDL-C含量低于好转组;脑出血恶化组TG、TC、HDL-C、LDL-C的含量与好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水平过高、过低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在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阮桂琴  吕颖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61-1662
目的:探讨同年龄段脑梗死人群与普通人群血清中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TC/HDL)差异.方法:选取93例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的非脑梗死者92名,对实验室血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TC/HDL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脑梗死患者TC/H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 TC/HDL在脑梗死疾病急性发作中有别于同年龄普通人群,可以作为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5至2011年共4 7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脉狭窄≥50%为冠心病组(n=3 402),冠脉狭窄<50%为对照组(n=1 349)。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1支病变、2支病变、3支及3支以上病变3个亚组。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LDL-C/HDL-C比值。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G、TC、LDL-C水平及LDL-C/HDL-C比值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组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LDL-C/HDL-C比值逐渐升高(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LDL-C/HDL-C比值呈正相关(R=0.2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HDL-C比值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HDL-C比值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学强  宗学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2033-203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对64例脑梗死患者、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进行血脂检测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9a)],载脂蛋白(Apo)A1,B,E。结果显示TC,TG,HDL,LP(a),ApoA,ApoB各项在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BV,PV,PAgt分别与TC,TG,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变化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环节,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动脉硬化脑梗塞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390例脑梗塞患者血清TG、TC、HDL-C、LDL-C、LP(a)、APOAI、APOB水平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TG、TC、HDL-C、LP(a)、APPOAI、APOB平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D低于对照组(P〈0.05),APOAI则水平相当(P〈0.05),APOAI/APOB、HDL-C/TC比值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HDL-C/LDL-C比值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多项不同指标对于发现脑梗塞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并予积极干预处理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