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以多虑平、谷维素治疗。疗效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4周末和8周末,HAMA评分2组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效果优于多虑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神经症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实施森田心理疗法治疗。以SDS(抑郁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为疗效评定工具,将两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并且治疗组疗效持久、稳定。结论: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神经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朱必苓  李芳 《世界中医药》2010,5(4):246-24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以多虑平、谷维素治疗。疗效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2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4周末和8周末,HAMA评分2组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效果优于多虑平。  相似文献   

4.
关晓光  胡苏佳 《北京中医》2007,26(10):649-650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与催眠术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用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42例,实施催眠术治疗。以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为疗效评定工具,将两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并且治疗组长期疗效持久、稳定。结论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神经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关晓光  胡苏佳 《北京中医药》2007,26(10):649-650
目的 观察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与催眠术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4例,用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42例,实施催眠术治疗.以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为疗效评定工具,将两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并且治疗组长期疗效持久、稳定.结论 中医心理疗法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神经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理应激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30例患者临证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估(SAS和SDS),同时记录睡眠情况。结果:①经柴胡疏肝散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00),睡眠质量也有较好改善。②治疗后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0)。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理应激性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延长睡眠时间,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龚丽博 《新中医》2007,39(9):38-3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苍术丸加减治疗心境恶劣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合苍术丸合方治疗,对照组以多虑平、谷维素治疗。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评定,并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比值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4、8周HAMD评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合苍术丸治疗心境恶劣效果优于多虑平。  相似文献   

8.
杨爱学  何家鸣 《世界中医药》2014,9(11):1500-1502
目的:探讨抑肝法及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纳入IBS-D患者49例,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治疗组(30例)口服痛泻要方合二术煎,对照组(19例)口服参苓白术散,疗程1个月,患者治疗前后填写IBS病情尺度调查表(IBS-SS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病情尺度积分、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积分、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SAS、SDS标准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法、扶脾法两种治法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症状方面有相近的效果,两种治法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感受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抑肝法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并未显示出更优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合瓜蒌半夏汤加减方联合黛力新治疗冠心病(CHD)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瓜蒌半夏汤加减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SDS评分、SA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瓜蒌半夏汤加减方联合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有利于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金燕 《西部中医药》2014,(9):135-138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具有抑郁焦虑情绪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可减轻SLE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对伴有抑郁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状态改善和生命质量提高的作用。方法:对68例患者抑郁症治疗前后的评定,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在抗风湿基础治疗上联合氟罗西汀,观察组在抗风湿基础治疗上联合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疗程均为2月。采用生活质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候的改善情况。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都有改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随抑郁症是有效且患者乐于接受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音疗法联合痛泻要方加味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8例。西药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中药组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汤剂口服治疗,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配合五音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为92.86%(26/28),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8.57%(22/28)和中药组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中、西药组(P 0.01);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中、西药组(P 0.05),且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中、西药组(P 0.05)。结论:五音疗法联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穴位注射对癌痛患者疼痛、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穴位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12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简明疼痛量表(BP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BP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耳穴穴位注射可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躯体性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躯体性焦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8周,在第4周与第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78.46%,对照组有效率为56.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躯体性焦虑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润肠宣肺疏肝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予润肠宣肺疏肝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每次15 m L,早晚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每日3次,餐前口服。2组均治疗4周,随访3个月。观察排便症状积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行结肠传输试验,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次数、排便时间、腹胀、粪便性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结肠传输功能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肠宣肺疏肝方可改善STC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结肠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五音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入选老年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多潘立酮(1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实验组在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五音疗法干预,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通过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状况,采用FD生活质量量表(FDDQL)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选择症状评分体系进行总体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FDDQL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五音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FD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奥替溴铵与双歧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邻苯二甲醛荧光光度法测量治疗前后静脉血中5-羟色胺(5-HT)的变化,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实施干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方面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P0.01);血浆中5-HT含量明显下降,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天麻素能有效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增强疗效,减轻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安神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冠心病PCI术后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规范化治疗及健康指导,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肝活血安神中药膏方,随访观察6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或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测评,比较治疗前后评分变化;使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积分(SAQ)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中药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中药组总有效率84.0%高于对照组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SAS、SDS评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 0.05),中药组降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SAQ评分两组均有升高(P 0.05),中药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肝活血安神法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双心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治疗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配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益气化瘀法治疗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治疗3个月比较2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随访6个月复查超声肌瘤体积、子宫体积。结果治疗后2组肿瘤体积、子宫体积明显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肿瘤体积、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小子宫肌瘤的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孙云孝  王守国 《河南中医》2015,35(1):186-18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疗效。方法:将95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日1剂,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腹泻、恶心、呕吐、情绪低落、食欲障碍、睡眠障碍等主要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及疼痛NRS积分;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等不适症状及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腹泻、恶心、呕吐、情绪低落、食欲障碍、睡眠障碍等主要不适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证候积分有所下降,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尤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及疼痛NRS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腹泻、恶心、呕吐、情绪低落、食欲障碍、睡眠障碍等不适症状,降低患者的术后痛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