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不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共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49例、正常对照193例,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测试,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的差异;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分型,采用美国Nic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电位P300检测,分析患者RBANS测验总分与PANSS中不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亚型患者认知电位P300的差异。结果患者组RBANS测试结果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WCST各项测量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RBANS测试总分与PANSS阴性症状量表中的交谈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情感交流障碍呈显著正相关(r=0.191、0.192,P<0.05);阴性亚型患者与阳性亚型患者认知电位P300波幅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其中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阴性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持续时间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持续累计时间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1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定社会功能,于入组第1周末起每周末评定1次;对其中50例患者在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统计患者精神症状持续时间,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入组第4周末起,患者社会功能量表总分与精神症状存在时间呈负相关,第10周末达中度负相关。精神症状存在时间对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随住院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第10周末影响度达23.01%。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与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总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因子呈负相关(r=-0.2862、-0.2814,P〈0.05)、敌对猜疑因子与社会功能量表中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呈正相关(r=0.31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存在和持续时间越长,社会功能减退越明显,可能与精神症状引起的内在性应激导致大脑神经突触保护性关闭和神经细胞萎缩、神经元退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时记忆、瞬时记忆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患者的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 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韦氏记忆量表短时记忆的图片回忆、视觉再认、联想学习及瞬时记忆的倒背数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43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与72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析研究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因子、认知因子、焦虑抑郁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年龄、病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的阳性因子、兴奋因子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炎症异常,C-反应蛋白水平与阴性症状、焦虑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其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93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MRSS总分、依赖量表(DEP)得分、活动能力缺乏量表(INACT)得分、社交量表(ISOL)得分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得分、阴性症状量表得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与其精神症状密切相关,其精神症状越丰富,社会功能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随着对其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和预后探索的不断深入,神经内分泌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将其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卜。  相似文献   

7.
陈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9):2273-2274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素(TSH)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关系及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收集该院确诊的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7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3、T4和TSH的表达,探讨其关系及临床特点。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中T3、T4和TSH低表达(P<0.05),其T3、T4和TSH的表达均与精神分裂症的分型有关,且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T3、T4和TSH可能对发病初期判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且对治疗组进行心理剧治疗。对完成研究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测试,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结果: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治疗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均存在主效应(F=28.057~59.419,P〈0.01),对BPRS无主效应(F=1.445,P〉0.05);时间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和BPRS均存在主效应(F=260.298~1178.336,P〈0.01);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和BPRS均存在交互作用(F=5.435~146.604,P〈0.05)。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剧治疗、治疗前社会功能分数、总治疗时间、治疗后BPRS分数和性别对社会功能各因子分数增加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值=0.205~0.784、-0.141~-0.461,P〈0.05);治疗前BPRS分数、性别和心理剧治疗对BPRS分数减少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值=-0.269、0.244、0.685,P〈0.01)。③经协方差分析控制治疗前社会功能、BPRS分数、总治疗时间和性别的影响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及社会技能增加值高于对照组(P〈0.01);排除治疗前BPRS分数和性别的影响后,治疗组的BPRS减少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剧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50例同期行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研究组不同性别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精神症状(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T3、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性别患者甲状腺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19,P<0.05),T3、T4与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338、r=-0.331,均P<0.05),FT3、FT4与阴性症状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284、r=-0.169,均P>0.05)。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T3、T4、TSH水平与精神症状相关,通过对其水平的评估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血葡萄糖(glucose,GIU)、甘油三酰(triglyceride,TG)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ee-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hing hormone,TSH)水平的变化。方法观察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88例,分别于第2、4、8、12周检测血GLU、TG和甲状腺素水平。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GLU水平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TG水平都显著升高,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培酮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后,氯氮平组TG水平进一步升高(P〈0.001),利培酮组TG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此时两组FT4水平都显著降低(P〈0.05),而TSH水平却显著升高(P〈0.05),且患者TG与FT3、F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而这种紊乱与甲状腺素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且对治疗组进行心理剧治疗.对完成研究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测试,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结果: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治疗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均存在主效应(F=28.057~59.419,P<0.01),对BPRS无主效应(F=1.445,P>0.05);时间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和BPRS均存在主效应(F=260.298~1178.336,P<0.01);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和BPRS均存在交互作用(F=5.435~146.604,P<0.05).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剧治疗、治疗前社会功能分数、总治疗时间、治疗后BPRS分数和性别对社会功能各因子分数增加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值=0.205~0.784、-0.141~-0.461,P<0.05);治疗前BPRS分数、性别和心理剧治疗对BPRS分数减少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值=-0.269、0.244、0.685,P<0.01).③经协方差分析控制治疗前社会功能、BPRS分数、总治疗时间和性别的影响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及社会技能增加值高于对照组(P<0.01);排除治疗前BPRS分数和性别的影响后,治疗组的BPRS减少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剧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干预的效果及其精神症状与家庭负担的相关性。方法将康复中心治疗后于社区康复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社区干预)和观察组(积极性社区康复干预)各40例。分析精神症状与家庭负担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组干预后家庭负担量表(FBS)评分、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结果 FBS总分与一般病理分、PANSS总分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干预后FBS总分、一般病理分、阴性症状分、阳性症状分及PAN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家庭负担呈正比,应用社区康复干预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其阳性、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3.
张奎  闫佳宁  孙爽 《中国康复》2018,33(1):78-80
目的:分析持续的职业技能训练对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持续3年的职业技能训练,训练6、12、24及36个月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量表进行评定。结果:65例患者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在治疗6、12、24及36个月时与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0.01);SSPI总分及各分量表分、ITAQ评分在治疗6、12、24及36个月时与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0.01)。结论:职业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的问题,且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甲状腺素T3,、T4、雌二醇(TSH)血清含量在正常范围稍偏低。运用中药补肾健脑合剂,从肾论治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30例,治疗后患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SANS量表)评分有所改善,但T3、L4、TSH血清含量仍在正常范围稍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驱症状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有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族组)和83例无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散发组),采用自拟的"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驱症状及临床症状调查问卷"评定前驱症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族组多数起病缓慢,多无明显诱因,散发组多为急性起病且多有刺激诱因(P<0.05或0.01);两组情感、行为、思维和类神经衰弱方面的前驱症状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病情表现较接近,前驱症状均较突出,早期识别有利于预防发病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16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研究组接受系统的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服务,每周1次社会心理教育、技能训练和家庭辅导教育。两组均于干预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3个月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出院时呈持续性下降( P<0.05或0.01);研究组各时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又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是目前所知人体最复杂的多态性系统,也是"免疫遗传学"领域的经典分子。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各研究团队已陆续报道HLA与精神分裂症疾病之间存在关联,并在世界各国不同地区、民族、人种之中发现一些不尽相同的关联位点。2007年,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全基因组关联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疗效的影响。方法4个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行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年。两组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完成研究的有效人数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GQOL I-74总分、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健康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能够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自知力是临床精神病学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是精神检查的重要组成部份.自知力丧失在临床上可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在诊断、鉴别诊断,疗效预测、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2].近年来国内外对自知力的研究日益重视,但至今仍有许多争议.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临床基础、精神病理症状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清甲状腺素、睾酮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依据既往暴力史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定攻击行为,将有攻击行为的7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无攻击行为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促甲状腺激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激素及血清睾酮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中言语攻击、财产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中财产攻击、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中言语攻击、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女性血清睾酮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中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及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临床上对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及睾酮水平进行预测性评估,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