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的协作与交流,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也保证医疗质量。方法检验医师不仅要向临床医师报告检验结果,解释检验项目的意义,而且要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检验项目,合理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因此,应积极向临床医师和护士宣传血脂分析检验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并指导临床开展血脂分析标本的正确采样与运送。结果通过检验医师协助正确阅读和分析血脂检验报告单,解决了临床医师判读血脂分析报告单时的困难。结论通过检验与临床的密切协作,指导临床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脂治疗,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临床检验学的发展,检验项目越来越繁多,加强检验项目的 质量控制水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目前临床检验专业广受关注的问题.临床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阶段可分为分析前阶段、分析中阶段、分析后阶段,每一阶段的质量控制均至关重要.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需重视检验科与临床医师、护士沟通的重要性;分析中阶段质量控制应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分析后阶段质量控制需完善报告单签发制度和紧急报告制度.完善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师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订人,从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因此,临床医师与检验医师的协作与交流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也是保证血脂检验质量的基础。下面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精液常规分析的质量控制,即从临床医师申请检验报告单起,直至实验室发出报告单,对这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检测质量。因为精液数量和质量受排精频度、外界气温、环境的理化因素及实验方法的精确性等的影响很大,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精液分析结果有差异,有时甚至为显著差异,这就导致精液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临床医师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因此,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方法按分析前阶段发生的时间顺序,即医师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的运输和验收为主线,探讨如何保证临床检验质量。结论分析前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的运输和验收。都是影响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方法按分析前阶段发生的时间顺序,即医师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的运输和验收为主线,探讨如何保证临床检验质量。结论分析前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的运输和验收。都是影响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浅谈临床检验中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检验面对广大患者,亚健康及健康体检者,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与广大群众利益相关。由于检验结果的不正确引起不必要的治疗或延误病情,将会给广大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已成为必然,如何搞好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十几年工作经验,加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正确结果发到患者手中。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前过程是从医师申请项目开始,检验项目的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检验室并在内部传递,到检验分析开始。1.1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检验项目选择主要由临床医生决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选择的检验项目;考虑检查对某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检验人员应多与临床医护人员交流。介绍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诊断性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合理、科学的选择检验项目。1.2规范填写申请单医生填写申请单时,字迹清楚,患者资料(姓名、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等情况)正确完整,申请日期,标本采集时间,标本类型、测定项目、以利检验人员结果的解释。1.3患者的准备患者的准备是保证送检标本的内在条件及前提要求,而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是这一阶段质量保证的核心,患者的情绪、运动、昼夜的生理...  相似文献   

8.
检验科室的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必要手段之一,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正确判断及治疗。虽然目前多数检验科室都有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在标本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视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通过对检验人员、医护人员的要求、检测项目的正确选择、患者的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保存和输送的控制等。结果作好了这些分析前阶段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检验质量,减少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矛盾,为临床提供真实有效的检验结果。结论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与临床合作,完善检验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验科是每个医院不可缺少的医技科室,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检验科的项目日益增多,不仅能为临床科室提供诊断依据,而且还能提供治疗监测。因此检验科必须以高的检验质量来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为了保证检验质量的准确性,就必须与临床科室加强合作与沟通。1检验科对临床起协同作用检验科要了解临床需要开展的新项目,及时提供最可靠的数据的同时,还要做好新检验项目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新项目的临床意义、正常值范围以及实验室结果分析等等,及时向临床科医生建议停止使用过时的淘汰的检验项目,采用适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就诊及健康查体人员168例,采集空腹及餐后2小时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比较高胰岛素与正常胰岛素两组血脂、血糖水平。结果高胰岛素组血糖、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胰岛素组(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影响脂代谢,促进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2.
李龙琼  唐佳玉 《吉林医学》2010,31(19):3153-3154
目的:加强护理工作中对医嘱查对的有效监控。方法:运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医嘱查对记录表及其评价表对医嘱查对记录内容及质量进行监控及评价。结果:通过在全院25个临床病区运用,护理工作中医嘱查对差错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医嘱查对记录表使医嘱查对环节更加严密,使医嘱查对记录更为方便、快捷、明了,易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同时能促进临床护理和记录趋于完善,从而真实、客观、连续、完整地体现整个查对过程,保证了查对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泌尿外科临床见习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可慰  黄健  李泗耀 《医学教育探索》2005,4(5):325-326,332
泌尿外科的临床见习受到课时少而内容多、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患者配合教学的意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泌尿外科多媒体资料库,在临床见习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传统的示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菌体液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针对目前临床上各种无菌穿刺液标本的采集、采样、储存与送检、医嘱开立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应用到临床中。结果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份512份脑脊液、胸腹水等无菌穿刺液标本,穿刺注射器直接送检508例,约占99%;这508例中,其中标本凝集或有肉眼可见絮状物11例,约占2%;标本溢洒4例,约占1%,改进效果明显。结论通过对无菌穿刺液标本检验前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方便了此类标本的送检,提高了脑脊液、胸腹水等穿刺液标本的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结合血脂、血糖、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对脂肪肝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3例患有脂肪肝的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超声检查,并结合血脂、血糖、肝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超声表现脂肪肝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GLU)及二者合并异常达82.0%。结论:超声作为脂肪肝筛选的重要方式,其结合血脂、血糖、肝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更能有效地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静玲  徐小仁 《河北医学》2008,14(9):1087-1089
目的:探讨血标本的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研究标本采集的准备,试管的应用,采血的时机和血量以及验单的发放在检验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正确的标本采集更有利于及时及准确得出检验报告。结论:正确的标本采集是取得及时准确报告的前提,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126-128
目的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对检验科凝血检查室内质量控制水平进行持续改进。方法将检验科凝血检查室内质量控制的管理过程按PDCA循环法分为P(Plan计划阶段)、D(Do实施阶段)、C(Check检查阶段)和A(Action处理阶段)四个阶段,按照管理目标和改进计划开展工作,检查改进前和改进后每月的在控率。结果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检验科凝血检查室内质量控制水平的持续改进,改进后的平均在控率达到98.6%。结论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检验科凝血检查室内质量控制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达到了目标管理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抽血室与检验科开展互动式沟通合作对血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检验科人员对门诊抽血室护士进行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知识的宣传、对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时沟通及门诊抽血室护士对患者信息进行反馈等交流协作方式,比较门诊抽血室与检验科沟通前、后血标本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双方开展互动式沟通合作后,护士采集血标本技术更加正确规范、标本保存与运送更加安全合理,血标本不合格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强门诊抽血室与检验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标本的规范采集和运送,有助于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了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配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将急性高血压脑出血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单用常规西医治疗,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脑CT检查,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颅内血肿容积的减小及血肿吸收率亦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疗效;对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钰姝 《中国病案》2011,12(5):66-67
牙体缺损桩核冠修复印模的成功制取需要在医护人员高效率的临床配合下,通过选择托盘和适量成比例的印模材料等印模前准备,严格遵照印模材调拌说明指示,并按照术者要求与其密切配合,规范操作,最终完成清晰、准确、稳定的高质量印模。根据数年临床经验,对该护理过程概括为:印模前准备、印模调和制取、印模后对患者及所制取印模的护理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