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比较夹板、外固定器和钢板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本文对173例201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病人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将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姜保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3):236-239
近年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针对各种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出现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手段不断完善。本文对桡骨远端的解剖、分类方法、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术、外固定架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关节镜技术以及植骨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A型(AO分型)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对B型和C1型骨折在手法复位不满意的情况下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对C2和C3型骨折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干骺端粉碎无法进行钛板内固定时,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并视术中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克氏针内固定;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用LCP内固定,具体视骨折的骨缺损情况及骨质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骨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应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24例)和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腕关节功能。结果 48例获得随访,时间6~24(13.19±4.31)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组均少(短)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在掌倾角、尺偏角:C1型骨折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骨折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外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型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术后24周影像学比较中:C2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影像学上有更好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更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C3型骨折外固定支架具有更好的牵张力,更能有效避免桡骨远端关节面继发性塌陷。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较小,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撬拨复位外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7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技术治疗1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1~77岁。按AO/ASIF分型:A2型3例,B型6例,C1型5例,C2型2例。左侧5例,右侧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92例(97侧)分别采用3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或树脂夹板)或石膏外固定(A组)、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B组)、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辅以石膏短期外固定(C组)。对3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92例均获随访,时间6~21个月。3种治疗方式的优良率为:A组88.6%,B组89.6%,C组85.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治疗方法均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均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1],其治疗仍存在争议。对这类骨折的处理许多学者强调了解剖复位、稳定的固定及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重要性[2],如果治疗不当将会产生明显的并发症。以往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选取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107例,其中男48例,女59例;年龄23~79岁,平均51.27岁。采用直接掌侧入路结合LCP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5例,Henry入路结合LCP固定52例,对两组的手术特点、骨折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正中神经并发症、旋前方肌修复率进行比较。术后1年随访时比较两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及影像学评分。结果:直接掌侧入路组、Henry入路组骨折显露时间分别为(21.18±1.69)min、(12.56±1.35)min,手术时间分别为(89.90±4.86)min、(61.58±4.37)min,术后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4.55%、5.77%,旋前方肌修复率分别为52.73%、1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直接掌侧入路组Gartland-Werley评分为3.25±2.29,优良率为90.91%;Henry入路组Gartland-Werley评分为2.92±2.13,优良率为92.3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及影像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nry手术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直接掌侧入路相当,相比较具有解剖简单,操作容易,旋前方肌修复良好,术后正中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建议在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优先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A3型3例,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6例,C2型5例,C3型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5 d。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4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按Gartland-Werley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定:优2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无钉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3例发生关节僵硬,经积极功能锻炼后症状好转。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手术固定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与保守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与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5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的特点,适合用于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3.
桡骨远端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137例(150侧)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AO分型法对骨折分类,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半环架外固定,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所有患者按Dienst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分。A型骨折的总优良率82.85%,B型骨折的总优良率67.69%,C型骨折的总优良率48.00%。A型骨折中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别,B型骨折中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的优良率最高,C型骨折的外固定组的优良率最高。结论损伤小的患者,疗效整体较好。A型骨折各种处理方法的优良率差别不大,B型骨折中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的方法整体的优良率较高,C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半环架外固定的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回顾分析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器跨腕关节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0年6月~2005年3月,利用外固定器跨腕关节固定治疗45例50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年龄15~78岁(平均44.8岁)。骨折按AO分型:A3型5例5侧,B3型4例4侧,C1型3例3侧,C2型9例9侧,C3型24例29侧。手法或外固定器协助复位,外固定器静力性固定,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器。随访8~48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6~8周,平均7.6周。4例4侧出现针道表浅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局部换药后好转。最后一次随访时,影像学评估(Stewan改良的Sarmiento评分):优39例42侧,良6例8侧。腕关节功能按Garland与We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34例37侧,良8例9侧,可3例4侧,优良率为92%。结论 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器跨腕关节静力性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通过选择合适的外固定针置入部位,可以避免桡神经损伤及第二掌骨医源性骨折,减少针道感染及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术后早期行手部功能锻炼;无需辅助性植骨促进骨折愈合,是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3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根据AO分型为A、B、C 3型,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3种固定方法,分别进行骨折的复位评分、功能评分,并比较不同固定方法之间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236例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6个月.3组当中A、B型骨折复位评分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别,功能评分小夹板外固定组及"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组,功能评分小夹板外固定组和"T"形钢板内固定组比较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别;C组当中无论是复位评分还是功能评分,"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其它2组.[结论]对于C型骨折,建议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A、B型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9例,分别于术后3d、4周、8周、12周复查,测量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台阶征、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腕伸屈范围及手握力。腕伸屈范围和手握力结果与健侧比较,取其比值。结果术后12周时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台阶征、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相对尺骨长度与术后3d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腕活动范围差异显著。所有骨折均愈合,患者满意率为100%。按张殿英腕关节综合功能评定法,12周后优良率为100%。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使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达到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并防止愈合过程中复位的丢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