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MBA)是一种杂合极性化合物类强效分化诱导剂 ,对小鼠及人红白血病MEL细胞、K5 6 2细胞有很强的分化诱导作用[1 ,2 ] ,亦可诱导其它白血病 (肿瘤 )细胞成熟分化和凋亡[3 ,4] ,在大剂量时对P 糖蛋白 (P gp ,P170 )阳性的多药耐药 (MDR)肿瘤细胞和P gp阴性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5] 。K5 6 2 ADM细胞是经阿霉素诱导的mdr1基因超表达的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6] 。我们选用HMBA作为分化诱导剂 ,通过观察其对K5 6 2 ADM细胞增殖活性、形态学、细胞功能、细胞周期和P gp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P170表达阳性的白血病细胞往往对多种不同化学结构和作用靶点的药物同时发生耐药。我们观察了三氧化二砷(As2 O3 )对体外培养的人急性红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以探讨As2 O3 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 药品 As2 O3 (Sigma公司 )溶于Hanks缓冲液中 ,配制成 1mmol/L ,保存于 4℃。2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K5 6 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细胞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提供 )置于含体积分数为 10 %小牛血清的RPM…  相似文献   

3.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Tet)是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主要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它可以调节多种P 糖蛋白 (P gp)介导的多药耐药 (MDR)细胞株的耐药性[1] 。屈洛昔芬 (Drolo xifene,Drol)是他莫昔芬的衍生物 ,比他莫昔芬作用强、不良反应小。为探讨Tet和Drol联合逆转MDR作用 ,观察了Tet和Drol单独或联合对K5 6 2 /A0 2细胞的体外耐药逆转作用。材料和方法1 细胞系和培养条件 K5 6 2 /A0 2细胞是具有mdr1表型的耐药细胞系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提供 ,实验前无药培养 2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分化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MTT等方法在体外观察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细胞分化前后mdr1/Ppg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分化后的细胞mdr1/Pgp表达水平较分化前明显下降,并且随mdr1/Pgp下降,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明显增加。结论:白血病细胞分化与mdr1表达密切相关,利用诱导分化剂从基因水平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形成可能是一种克服白血病患者耐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药耐药基因mdr 1产物P 糖蛋白 (P gp)过度表达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白血病细胞耐药机制及逆转方法 ,我们建立了高三尖杉酯碱 (HHT)耐药细胞株 ,并观察了其P gp的表达及环孢菌素A (CsA)和维拉帕米 (Ver)在逆转耐药中并用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 药品 HHT (Sigma公司 )、柔红霉素 (DNR ,法玛西亚普强公司 )、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 ,法玛西亚普强公司 )和阿糖胞苷(Ara C ,Pharmacia&Upjohn公司 )、长春新碱 (VCR ,上海华联制药公司 )、足叶乙甙 (Vp16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相似文献   

6.
以K562/MDR细胞为模型的白血病多药耐药逆转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起着重要作用。多种Pgp拮抗剂可逆转MDR从而改善化疗结果。目前MDR逆转研究多以药物加压筛选的耐药变异株为模型,但除其表达mdr1基因外,尚有多种与耐...  相似文献   

7.
反义基因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方法,提高化疗效果。方法:采用多药耐药反义基因(mdr-1-ASPS-ODN)逆转K562/ADM肿瘤细胞的MDR,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果:mdr-1-ASPS-ODN诱导K562/ADM细胞产生大量DNA断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几乎全部mdr-1+K562/ADM细胞发生凋亡。结论:mdr-1-ASPS-ODN能有效、特异地抑制mdr-1基因表达,逆转肿瘤细胞的MDR,促进阿霉素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分化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MTT等方法在体外观察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细胞分化前后mdr1/P-pg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分化后的细胞mdr1/P-gp表达水平较分化前明显下降,并且随mdr1/p-gp下降,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明显增加。结论:白血病细胞分化与mdr1  相似文献   

9.
浙贝母碱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浙贝母因其以化痰散结为主要药用功能,我们常常配合化疗药物治疗复发和难治性白血病(或)肿瘤,往往获得理想疗效。浙贝母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浙贝母碱(贝母素甲,Peimine)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属异甾类生物碱中的瑟文类(Cevinegroups)生物碱[1]。为了探讨浙贝母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我们研究了浙贝母碱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材料和方法1 细胞株 K562/A02:多药耐药细胞株,以P糖蛋白(Pgp)蛋白升高为主要耐药机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药物室提供。对阿霉素耐药40…  相似文献   

10.
崔强  赵书平  杜遵民 《临床荟萃》2000,15(22):1033-103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急变后 ,通常认为已到病程晚期 ,按CML慢性期治疗无效 ,而采用与治疗急性白血病类似的联合化疗方案 ,缓解率也较低。疗效差的原因与白血病细胞产生多药耐药基因有关。现将作者应用环孢素A(CsA)逆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多药耐药基因 (mdr1)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门诊及住院患者共 2 0例 ,mdr1阳性表达者 17例 ,所有患者均为急粒变 ,诊断按 1989年第三届全国白血病治疗研讨会标准。将其中 17例mdr1阳性表达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4~ 5 2岁 ,平…  相似文献   

11.
多药耐药蛋白P—gp170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常常影响化疗药物的效果 ,其耐药机理之一是由多药耐药基因 (mdr 1)表达产物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 170 )增高介导的多药耐药性 (multidrugresistance,MDR) 〔1,2〕。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133例原发性胃癌P gp170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取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2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标本 133例 ,男性 111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30— 78岁 ,平均 5 9 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或放…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AL)的治疗近年来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耐药依然是AL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多药耐药P糖蛋白(Pgp)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耐药的关系已为国内外学者所证实,但关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g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报道不多...  相似文献   

13.
环孢菌素A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成功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环孢菌素A(CsA)及其衍生物可有效逆转P gp介导的多药耐药[1 ,2 ] 。我们采用CsA与化疗并用治疗 1例P gp过表达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资料与治疗经过 患者 ,女 ,32岁。因乏力伴胸痛 2周于 1998年 6月入院。外周血检查 :WBC 16 .0× 10 9 L ,原始粒细胞 0 .38。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无核红细胞∶有核细胞 =9∶1) ,原始粒细胞 0 .6 0 0 ,过氧化物酶阳性率 30 % ,诊断为AML M2a。予DA方案 [柔红霉素 (DNR) 6 0mg d ,静脉注射 ,连…  相似文献   

14.
抗P-g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mdr1基因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170,Pgp)作为一种外排泵,在ATP的参与下,可将细胞内的药物运到细胞外,从而使细胞产生多药耐药(MDR)。我们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一株抗Pgp单抗,并初步探讨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材料和方法1细胞系HL...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2和α干扰素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S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定小剂量细胞因子作用后柔红霉素(DNR)的毒性变化;用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膜糖蛋白(p-gp)变化;用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结果:发现DNR对K562/A02及K562/S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45.08μg/ml及0.607μg/ml。α干扰素(IFN-α)和白细胞介素2(IL-2)作用24小时可增加DNR对K562/A02的细胞毒作用,与未加药组相比IC50下降为16.39及11.96μg/ml,但不影响K562/S细胞(IC50无明显改变)。且IFN-α、IL-2可提高细胞内DNR浓度,从未加药组的2151ng/mg蛋白到2570及2503ng/mg蛋白。但p-gp及mdr-1mRNA无明显改变。结论:IFN-α、IL-2可增加DNR对K562/A02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K562/A02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但不是通过下调mdr-1mRNA机制而起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CD3AK细胞对耐药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生物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中的重要进展之一 ,其中采用免疫效应细胞 ,如LAK细胞、TIL、CD3 AK、CIK、CTL等进行的过继免疫治疗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CD3 AK细胞是由抗CD3 单抗联合小剂量IL 2激活的T细胞 ,增殖能力和杀伤力较强。我们在实验中观察了CD3 AK细胞对耐药的白血病细胞株及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急变患者原代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材料和方法1 材料 正常人外周血由健康男性提供 ;CML急变患者骨髓由附属医院血液科提供。K5 6 2、HL 6 0、K5 6 2 VCR细胞系由上海血…  相似文献   

17.
作者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mdr1基因的表达。以K562敏感细胞和体外诱导的耐药细胞株K562/A02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发现复发和未缓解患者中mdr1表达增高者占90.0%(10/11),而初治患者中仅为21.4%(3/14),mdr1表达增高化疗效果差。应用单克隆抗体JSB-1检测P-170结果与RT-PCR一致。此RT-PCR具有高度敏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mdr_1基因的表达。以K562敏感细胞和体外诱导的耐药细胞株K562/A02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发现复发和未缓解患者中mdr_1表达增高者占90.9%(10/11),而初治患者中仅为21.4%(3/14),mdr_1表达增高者化疗效果差。应用单克隆抗体JSB-1检测P-170结果与RT-PCR一致。此RT-PCR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以检出2Pg的mdr_1cDNA,对于检测白血病mdr_1的表达是一种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及其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首先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物,采用RT—PCR方法分析了53例耐药/非耐药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并对药物敏感的HL-60细胞株和对阿霉素耐药的HL-60/ADR细胞株中GC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进行比较。继而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HL-60细胞株及HL-60/ADR细胞株中GCS蛋白及P-g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耐药组临床标本中的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5),且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值显著增强时往往伴有mdr1基因的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P〈0.01、r=0.6)。HL-60/ADR细胞株GCSmRNA及蛋白均过度表达,且明显高于HL-60细胞株,与此同时,HL-60/ADR细胞株的mdr1mRNA和P-gP的表达亦显著增高。结论:GCS可能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乳丹参酮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肿瘤多药耐药的出现,增加了肿瘤治疗的难度。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环节,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对肿瘤多药耐药的临床效果可能更有效。 目的:观察中药新剂型微乳丹参酮对人白血病细胞株及其阿霉素耐药株的多药耐药性逆转效果。 设计:观察对比实验。 单位: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材料:人红白血病细胞株及其阿霉素耐药株,由中科院天津血研所提供。丹参酮、微乳丹参酮,由吉林大学药学院制剂室提供。阿霉素(辉瑞法玛西亚药业),P糖蛋白-PE荧光抗体、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FITC荧光抗体(Immunotech公司),二甲基亚砜(北京化工厂),噻唑蓝(华美生物)。 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1在吉林大学附属一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将人红白血病敏感细胞株与含100g/L小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链霉素的RMPI1640培养液中,在37℃,饱和湿度及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细胞培养箱内传代;阿霉素耐药株连续培养于阿霉素上述培养液中,培养条件相同。②将中药制剂微乳丹参酮作为逆转剂,丹参酮和微乳体系作为对照,作用于人红白血病细胞株和阿霉素耐药株。③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微乳丹参酮,丹参酮及微乳的细胞毒性及抗药性逆转倍数。④分别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株中加入10,20,40,60mg/L的阿霉素,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微乳丹参酮,丹参酮及微乳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及阿霉素耐药株中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⑤流式细胞术检测给予10mg/L阿霉素的人红白血病细胞株及加入微乳丹参酮,丹参酮及微乳的阿霉素耐药株中P糖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蛋白表达及肿瘤细胞凋亡碎片百分比。 主要观察指标:①微乳丹参酮,丹参酮及微乳的细胞毒性及抗药性逆转倍数。②微乳丹参酮,丹参酮及微乳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及阿霉素耐药株中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③给予10mg/L阿霉素的人红白血病细胞株及加入微乳丹参酮,丹参酮及微乳的阿霉素耐药株中P糖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蛋白表达及肿瘤细胞凋亡碎片百分比。 结果:④微乳丹参酮,微乳体系,中药丹参酮均可显著降低阿霉素耐药株的耐药性,以浓度为0.2mg/L、0.5mg/L的微乳丹参酮的逆转倍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②微乳丹参酮,微乳体系,中药丹参酮均可使细胞内药物浓度升高,微乳丹参酮作用后的阿霉素耐药株细胞中阿霉素的浓度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微乳丹参酮,微乳体系,丹参酮均可降低阿霉素耐药株的P糖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水平,使肿瘤细胞凋亡比率上升,微乳丹参酮的作用最强,可显著降低P糖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水平,使肿瘤细胞在ADM作用下的凋亡比率增加(P〈0.05)。 结论:微乳丹参酮0.5mg/L可引起阿霉素耐药株内药物浓度增加,与P糖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下调的结论相印证;微乳丹参酮对多药耐药逆转作用较丹参酮和微乳逆转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