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胃癌、癌旁病变中p53与Bcl—2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p53和Bcl-2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病变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胃癌、17例癌旁变和13例正常胃粘膜中p53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在正常胃粘膜未见表达,胃癌p53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癌旁病变,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胃粘膜中Bcl-2仅1例表达,癌和癌旁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分别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0.01),胃癌与癌旁病变间Bcl-2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和Bcl-2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淋巴转移无明显相关性。虽p53阳性组Bcl-2表达高于p53阴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53和Bcl-2蛋白在癌旁病变中均有表达,表明两基因异常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生物学事件。p53与Bcl-2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病变中有协同作用,但未见二者之间的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蛋白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胃癌、17例癌旁和13例正常胃粘膜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癌旁与正常胃粘膜、胃癌阳性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淋巴结转移胃癌阳性细胞密度高于未转移者(P<0.05)。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其它生物学行为无统计学相关。结论P16基因异常有促进胃癌转移的效应,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胰腺癌中p16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基础缺失分析,PCR-SSCP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胰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16基因缺失,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状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中4例发生p16基因纯合缺失。5例发生p16基因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为32.1%,28例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未发现纯合缺失及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与淋巴结转移(P<0.025),转移淋巴结个数(P<0.01)及临床分期(P<0.05)密切相关。28例原发性胰腺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16/28),85.7%(24.28)和100%(4/4),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P<0.05),转移淋巴结个数(P<0.05)及临床病理分期(P<0.05)密切相关。结论:p16基因变异及其蛋白失表达可能是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二者均可作为评估胰腺癌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的有用指标,存在p16基因变异及蛋白失表达的原发性胰腺癌具有更强的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4.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ras, c-erbB-2, p53癌基因产物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ras,c-erbB-2,p53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58例胃癌、31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11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鼠抗人mAb ras基因p21蛋白、兔抗人c-erbB-2原癌基因产物多克隆抗体p185,鼠抗人mAb p53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p21在正常胃粘膜和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7.3%,30.0%,46.2%,75.0%和72.4%;其表达率在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中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和轻、中度异型增生(P<0.05);p185在正常胃粘膜和轻、中度异型增生中无表达,在重度异型增生和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8.9%,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仅在癌中有表达,表达率29.3%,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胃癌中两种以上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结论 ras基因可能作用于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c-erbB-2,p53基因可能作用于胃癌发生的较晚期。并认为胃癌发生需要多基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16mRNA及其蛋白产物在胃癌、癌旁及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3例胃癌、17例癌旁和13例正常胃粘膜中P^16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P^16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伴淋巴结转移胃癌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P^16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其它病理学特征无相关性,二者在不同胃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16基因异常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并有促进胃肿瘤转移的效应,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疣状胃炎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6例胃癌、56例癌旁组织、60例疣状胃炎和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活检组织中p16基因的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16蛋白表达顺序由低到高分别为胃癌→癌旁组织→疣状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P16蛋白在胃癌的表达中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疣状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而疣状胃炎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但癌旁组织和疣状胃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p16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向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中p16,Cyclin D1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9例乳腺癌及14例癌旁组织中p16及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Cyclin D1在乳腺癌中有较高表达,过表达率为49%(24/4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16在乳腺癌中过表达率(40.8%)低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率为92.8%,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p16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p16的低表达与CyclinD1的高表达有关。结论:Cyclin D1过表达及p16蛋白的失表达参与乳腺癌的发生;p16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乳腺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p33^ING1、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336ING1基因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71例胃癌,12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p33^INC1,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胃粘膜及慢性胃炎粘膜18例对照。结果:粘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中p33^ING1均阳性表(100%),而胃癌中表达62.0%(44/71),明显下降,与前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胃癌中p33^ING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移及分化有关,(P<0.01),p53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p33^ING1是抑癌基因,在胃癌中表达下降,对胃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的作用,p33^ING1和p53在胃癌中表达有相关性(P<0.01),p33^ING1与p53野生型基因互相协同,依赖,抑制的细胞生长,促进凋亡,检测胃癌患者p33ING1的水平,对p53 介导的基因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P53,rasP21及C-met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1.7%、40.0%、70.0%;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6.7%,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P21及C-met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或胞膜,P21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粘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C-met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P185C-erbB-2和P53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58例进展期胃癌,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27例癌旁肠上皮化生,20例正常胃粘膜中P185C-erbB-2和P53的表达,结果:a.P185C-erB-2的表达主要见于肠型胃癌(42.42%),癌旁组织,正常胃粘膜及弥漫胃癌均为阴性,P185C-erbB-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5),b.P53蛋白阳性表达可见于胃癌(55.17%),癌旁不典型增生(30%),癌旁肠上皮化生(22.22%),正常胃粘膜阴性,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胃癌P185C-erbB-2和P53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P185C-erbB-2的阳性表达有可能作为胃粘膜上皮细胞恶性变的标记,P53蛋白阳性表达的检测在胃癌预防和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P16和Rb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1 6和Rb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0例胃癌标本和1 8例癌旁正常胃黏膜中的P1 6和Rb蛋白的表达。结果 :P1 6和Rb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 (35 .5 % ,4 0 % )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 (88.6 % ,85 .7% ) (P <0 .0 5 ) ;P1 6和R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P <0 .0 5 ,rs=- 0 .5 1 2 ) ;P1 6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TNM分期有关 (P <0 .0 5 ) ;Rb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与浸润深度 ,TNM分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P1 6和Rb蛋白在胃癌中相互抑制表达 ,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对胃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16、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66.67%、50.00%、37.50%,在胃癌为28.57%;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28.57%、33.33%、37.50%,在胃癌为68.57%.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在轻度异型增生组及胃癌组有显著差异(P<0.001);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轻度异型增生组与胃癌组(P<0.025)、中度异型增生组与胃癌组(P<0.01)均有显著差异.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l-2基因的过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重度异型增生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对胃异型增生粘膜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16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p16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43例,肠上皮化生组织标本35例,异型增生上皮组织标本50例及新鲜胃癌组织标本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组织的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胃粘膜86%,肠上皮化生69%,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83%、71%和35%,胃癌为23%(肠型29%、弥漫型19%)。其中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轻、中度异型增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异常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且随着胃癌的发展而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4.
p53和Rb与胃癌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和Rb蛋白在不同组织学分型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216例胃癌术后原发灶标本和80例癌旁正常的胃黏膜组织标本中p53及Rb蛋白的表达情况。胃癌标本按组织学特点分为: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五型。结果:①正常胃黏膜和胃癌标本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7.10%(P〈0.01);R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1.85%(P〈0.01)。②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胃癌中,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好,p53的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Rb的阳性表达率也越高(P〈0.05)。③在胃癌中p53和Rb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蛋白及Rb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胃癌中差异呈显著性;胃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差,p5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Rb的阳性表达率越低,但两者并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疣状胃炎、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的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标本各80例,另选胃癌和癌旁组织各80例患者进行P16蛋白及Hp检测。结果胃癌和疣状胃炎组织的Hp感染率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而胃癌和疣状胃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的P16表达率均高于胃癌组织(P〈0.05),而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的P16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组织中Hp感染与P16表达存在低度相关关系(C=0.282);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P16表达存在中度相关关系(C=0.416)。结论 Hp感染、P16表达均与疣状胃炎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感染、P16表达在胃癌的发生过程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Rb、Cyclin D1及CDK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胃癌,18例癌旁肠化生,7例癌旁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及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Rb、Cyclin D1 及CDK4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Rb基因的过度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检测到,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大于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P<0.05),Cyclin D1 及CDK4的表达仅发现在胃癌组织中,胃癌组织中Cyclin D1表达阳性的13例病例中有5例同时表达Rb,2例同时表达CDK4;Rb阳性的17例胃癌组织中有3例同时表达CDK4.结论 Rb,cyclin D1和CDK4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Rb的过度表达出现在胃黏膜癌变过程的较早期阶段,Cyclin D1和CDK4的过度表达属于胃癌变过程中的较晚期的基因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Runx3与凋亡抑制因子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Bcl-2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Runx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7%,明显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68.4%)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1%,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42.1%)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unx3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Runx3蛋白低表达及Bcl-2蛋白高表达对胃腺癌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平  张华  熊利华  黄洪铮 《广东医学》1999,20(5):341-342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节相关的基因p06和Rb基因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SP免疫级化法对58例贲门癌进行p16和Rb基因蛋白的检测。结果随着贲门癌恶性程度的加重和浸润的加深,p16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而Rb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p16和Rb基因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16和Rb基因蛋白的表达异常在贲门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基因蛋白对Rb基因蛋白的表达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化技术检测了42例胃癌标本P^53蛋白的异常表达。结果显示: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3.33%(14/42),癌旁粘膜及癌间质P^53蛋白表达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胃癌患者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16、P53 基因产物在胃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免疫组化法对 33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与 17例癌旁和 13例正常胃粘膜中P16和P53 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 (P <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阳性细胞密度高于未转移者 (P <0 .0 5 )。P53 蛋白在正常胃粘膜未见表达 ,胃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5 )。P53 与P16在胃癌中共同表达 10例 (30 .30 % ) ,P53 和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P16基因异常有促进胃癌转移的效应 ,这对判定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P53 与P16在胃癌中有协同作用 ,二者异常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