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epaf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是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家族的成员。在体内,首先合成为Ⅰ型的跨膜蛋白前体(proHB-EGF),其结构包括信号肽,肝素结合区,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近膜区,跨膜区和细胞质区,然后通过特定的金属蛋白酶水解近膜区,释放出可溶性的HB-E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  相似文献   

2.
张力  张国淳 《循证医学》2006,6(4):213-21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VEGF)有共同的下游信号传导通路,两者共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也有研究表明,对EGFR的抑制可以下调VEGF。因此,应用抗EGFR和抗VEGF的靶向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有可能获得增强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细胞因子和煤硅肺相关性研究的进展,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与煤硅肺有关的细胞因子有: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威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拟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白细胞三烯B4(1eukotriene B4,LTB4)、淋巴因子(1ymphokine)等。其中TNF—α的作用较其他更突出,是众多研究者追踪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黎宁 《广西医学》2007,29(4):523-525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1962年由美国的Cohen博士发现并命名,Cohen博士等为此获得198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大量高纯度且活性和结构与天然EGF高度一致的重组人EGF(rhEGF),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创伤的治疗,尤其是皮肤创伤的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现将近10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血浆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常表现为胆小管增生和肝脏纤维化,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此过程,其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和肝细胞的生长、再生及肝脏胶原纤维合成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EGF及TGFβ1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肿瘤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孝  王孟薇  吴本俨 《四川医学》2005,26(9):1032-103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在正常组织及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它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诱导血管生成,促进微静脉、小静脉通透性增加等作用。目前将与VEGF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因子合称为VEGF家族,该家族包括:VEGF(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IGF)6种。  相似文献   

7.
丁真奇  谭富生 《重庆医学》1993,22(2):115-118
骨生长因子是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促进骨生长的一组多肽。由于它们比其它因素能更直接地作用于骨骼,故在骨发生的启始和增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的骨生长因子有骨形态发生旦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骨骼生长因子(skeletal growth factor,S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factor,FGF)、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造血性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HGF)。这些因子都可由骨的细胞合成,贮存于骨基质。本文主要综述其结构和对骨生长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肉瘤是实体性的肿瘤且血运丰富,其生长和转移都有依赖于肿瘤中血管的生成。已发现多种骨肉瘤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其中一些血管生成因子和患者的预后及病程转归密切相关。文中就近年发现和骨肉瘤预后相关的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过其特异性受体VEGF受体(VEGF receptors,VEGFR)发挥生物学功能。VEGFR包括VEGFRl—3和Neuropilins。VEGF受体不仅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起着重要的血管增生作用,而且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有显著的表达。这不仅对表皮来源肿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其治疗靶点的确认意义深远。VEGF—VEGFR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将在治疗表皮肿瘤中成为重要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10.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最常见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病理类型,目前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内的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其中对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的研究最为广泛,已逐渐从后线向一线乃至围手术期推进。靶向治疗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等靶点,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近年来食管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许多恶性肿瘤中有过度表达或突变的现象,它借助信号转导使细胞的生长失控和恶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因此,抑制内源性EGFR及其突变体的表达,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RNAi是一种发展迅速且极有应用前景的基因治疗技术,细胞内存在一个完整的可引发RNA干扰结构,可将EGFR外源性双链RNA裂解成21~23个核苷酸短干扰RNA(SiRNA),后者可自动杂交同源EGFR的mRNA上并使之降解,从而达到抑制EGFR表达和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西妥昔单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它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存在于正常细胞(皮肤和毛发细胞)和许多肿瘤细胞(如结肠癌、直肠癌)的表面〕特异性地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西妥昔单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等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大肠癌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作用于肿瘤血管的靶向治疗;作用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系统的受体、配体及其下游级联反应的酶系统的靶向治疗。大肠癌靶向治疗虽然显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如何将靶向治疗和传统治疗相结合,如何进行用药的个体化以及如何降低耐药的发生仍然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部分上皮性肿瘤中存在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EGFR的高表达与细胞恶变、肿瘤的增殖、转移和肿瘤血管形成等相关.以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具有特异、广谱、高效的特点.现综述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程序的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抑制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人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37例经病理医师诊断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的抑制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抑制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卵巢颗粒细胞瘤组的表达率分别为70.27%和64.86%,在正常组的表达率分别为20.00%和2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卵巢颗粒细胞瘤中抑制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明显增高,对提高卵巢颗粒细胞瘤诊断及预测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袁媛  周静 《医学综述》2011,17(9):1303-1306
核心蛋白聚糖(DCN)属富含亮氨酸小分子蛋白多糖家族成员之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其受体结合后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DCN通过与TGF-β结合并将其中和以产生抗纤维化和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同时DCN亦通过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21信号通路和抑制EGF-EGFR介导的促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等机制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基于DCN以上两方面的生物活性,加之源于人体自身产生,所以重组产品免疫原性较低,提示DCN对于慢性纤维化和肿瘤等疾病的防治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是否可诱导人肺癌SPCA1细胞凋亡,以进一步说明EGFR单抗所具有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EGFR单克隆抗体干预培养人肺腺癌SPCA1细胞株72h,收集癌细胞并提取DNA,采用凝胶电泳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现象。结果凝胶电泳显示,单抗浓度为1.0μmol/L时,可见明显的凋亡梯状条带出现。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在EGFR单抗干预培养的各SPCA1细胞样本存在低荧光的亚G1细胞群,而在空白对照和正常非相关IgG对照样本均未见低荧光细胞群存在。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可诱导人肺癌SPCA1细胞出现凋亡。  相似文献   

18.
三种生长因子对UMR106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了 EGF、IGF—I和 TNF—α对 UMR106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生理剂量的EGF和IGF—I处理细胞12小时后,使S期细胞较对照明显增加;而TNF—α的作用则相反.提示上述因子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均与细胞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糖尿病性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肇林  梁自乾 《医学综述》2008,14(5):721-723
近年,表皮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难愈性创面,如糖尿病性创面。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作为其配体发挥效应的必经途径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表达变化以及与其配体的结合、信号转导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异常,许多方面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现就EGFR在糖尿病性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uning Ⅱ(a Chinese herbal preparation for mammary cancer)o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ransplanted tumor of mammary cancer MA-891-bearing TA2 mice and its mechanism.Methods;The model of mammary cancer MA.891 cell strain transplanted tumor of TA2 mice with lung metastasis were develop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uning Ⅱo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he transplanted tumor.The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image 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and micro-vessel count(MVC)and micro-vessel area(MVA).Results;In the Runing Ⅱgroup,the tumor weight inhibition rate and the lung metastasis inhibition rate were 37.3%and 65.4%respectively,the tumor growth and lung metastasis were obviously inhibited;And the levels of VEGF and VEGFR,MVC and MV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tumor-bearing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hinese herbal preparation Running Ⅱcan inhibit the metastasis of tumor through inhibiting the angiogenesis,and the mechanism is possibly related with down-regulation of VEGF and VEGFR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