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2株呼吸道嗜血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 β -内酰胺酶的产生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专用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 (HAE)分离细菌 ,在血琼脂平板和M -H平板上做卫星试验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 ,采用K -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在 72 6份痰及咽拭子标本中 ,分离出 10 2株嗜血杆菌 ,分离率为 14 .0 % ;嗜血杆菌 β -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14 .7% ;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 5 0 .0 %和 4 0 .0 % ,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 79.0 %和 82 .5 % ,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6 9.4 %和 75 .0 % ,而对阿奇霉素、氨曲南、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均高于 90 %。结论 :痰和咽拭子标本中嗜血杆菌的分离率无明显区别 ,分离出的嗜血杆菌主要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 ,对阿奇霉素、氨曲南、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要高于其它抗生素 ,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2.
1037份呼吸道感染者标本嗜血杆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者嗜血杆菌的携带状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专用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HAE)对1037份痰及咽拭子标本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和K-B法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55株嗜血杆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Hi)54株,副流感嗜血杆菌101株。155株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16.13%,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4.84%、71.61%和45.81%,而对氨曲南、阿奇霉素、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临床宜首选头孢二、三代、泰能等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嗜血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嗜血杆菌的检出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5例,用低压吸引器接一次性吸痰管,吸取患儿咽喉部痰液进行培养分离嗜血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NH药敏条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嗜血杆菌检出率29.1%,对头孢三代类、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泰能、氨曲南等抗生素敏感,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其耐药率分别为81.2%、68.8%、31.2%。结论: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嗜血杆菌感染率较高,且以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为主,临床上应首选头孢三代、阿奇霉素、泰能等类抗生素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4.
胡阳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6,19(4):199-199,211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和门诊呼吸道患者痰培养中嗜血杆菌的检出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为选用抗先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改良哥伦比亚巧克力培养基,血平板分离痰标本,采用烛缸法培养,以K—B纸片扩散法作药敏检测。结果:从829份痰标本中分离出169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20.4%,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6.3%和18.7%,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3%和28.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5%和22.0%,而对阿奇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均高于90%。结论:呼吸道疾病患者痰标本嗜血杆菌的检出率较高。并且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时应注意噜血杆菌感染厦其耐药性,给予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呼吸道感染病人流感、副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老年病人痰液及咽拭子标本408份,用手工法和MicSCAN4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对菌株进行分离与菌种鉴定,用纸片琼脂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头孢硝噻吩滤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临床分离嗜血杆菌135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61株,副流感嗜血杆菌74株,β-内酰胺酶产酶率分别为52.5%和51.4%,对氨苄西林敏感率分别为42.6%和48.6%,对复方磺胺甲唑的敏感率分别为31.1%和27.0%。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氯霉素的敏感率均达80%以上,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阿奇霉素、氯霉素的敏感率均达80%左右。结论老年病人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中副流感嗜血杆菌高于流感嗜血杆菌,两者均有较高的产酶率,首选药物为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已不适用于经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0~2012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道嗜血杆菌(Haemophilus)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哥伦比亚巧克力平板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卫星试验初步鉴定,嗜血杆菌鉴定卡(NH卡)确认鉴定菌株,纸片琼脂扩散法(Kirby~Bauer)做药敏试验并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2010~2012年共分离出394株嗜血杆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126株(31.2%),副流感嗜血杆菌268株(68.8%),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40.8%;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并有逐年升高趋势,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也有明显的高耐药率和逐年升高的趋势。两种细菌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青霉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较低。结论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低于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治疗这类细菌的感染可首选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和加酶抑制剂青霉素。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对呼吸道嗜血杆菌常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降低嗜血杆菌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将1473份痰液和咽拭子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专用巧克力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用NH鉴定条鉴定,K-B法做药敏试验,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内酰胺酶。结果1473份标本共分离出嗜血杆菌165株,68株流感嗜血杆菌中24株产-内酰胺酶,产酶率为35.3%;97株副流感嗜血杆菌中50株产-内酰胺酶,产酶率为51.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血杆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流感嗜血杆菌98.5%,副流感嗜血杆菌96.9%;其次为哌啦西林/他唑巴坦,流感嗜血杆菌的敏感性为97.1%,副流感嗜血杆菌为95.9%;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最低,耐药率达到了75.0%和70.1%。结论本地区治疗嗜血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为头孢曲松,其次为哌啦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嗜血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呼吸道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并了解其耐药性现状。方法:对1559份痰及咽拭样本进行嗜血杆菌分离,鉴定,用头孢硝噻吩法测试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并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嗜血杆菌215株,检出率13.7%。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对嗜血杆菌的耐药率均较高,为25.5%-56.9%。而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和二代头孢对嗜血杆菌耐药率则较低。结论:在嗜血杆菌的分离中,痰样本的采集质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对杂菌的抑制及认真识别对于提高检出率非常重要。嗜血杆菌的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临床微生物室应对此类细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采用标准化操作,加强监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嗜血杆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我们采用含有50mg/L万古霉素的哥伦比亚羊血巧克力琼脂平板分离该细菌,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960位患者共分离出嗜血杆菌252株,分离率为26.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HI)92株,副流感嗜血杆菌(HPI)160株,β-内酰胺酶(β-Lac)阳性34株。药敏主要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氧氟沙星产生耐药。随着嗜血杆菌耐药率的不断增高,有必要进行该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和总结南京地区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方法按标准分离培养嗜血杆菌,并进行九种七类药物的敏感试验和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在呼吸道、宫颈拭子、眼鼻拭子等标本中均分离出嗜血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65%,产酶率为63.3%,另有3.5%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BLNAR)的耐药表型。对第二、三代头孢、新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约在15%~30%。结论嗜血杆菌在南京地区的人群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比例。临床经验用药可首选口服的头孢呋辛钠和阿奇霉素,要注意BLNAR型耐药的增高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萍乡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嗜血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对27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患儿,用负压吸引器接一次性吸痰管吸引患儿咽喉部痰液进行培养,然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27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喉部共分离51株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18.3%,对阿奇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等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43.1%,为高度耐药.对头孢噻肟耐药率9.8%,头孢克洛5.9%,氨曲南7.8%,四环素17.6%,氨苄青霉素13.7%,氯霉素176%.结论:萍乡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时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高,临床治疗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对分离到的嗜血杆菌进行鉴定、β-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21.8%,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28.4%、16.4%、10.2%、3.1%、31.1%、90.2%和52.9%。结论嗜血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阿莫西林/棒酸和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高于其他抗生素。加强嗜血杆菌耐药谱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延缓耐药菌株快速上升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XV培养基对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效果,并调查其耐药现状。方法:应用天津金章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XV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并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1648份痰、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嗜血杆菌374株(22.7%),其中流感嗜血杆菌41株(2.4%),副流感嗜血杆菌316株(19.2%),其他嗜血杆菌17株(1.0%)。而多年来应用普通巧克力培养基,嗜血杆菌分离率还不到1%。对41株流感嗜血杆菌药敏结果:复方磺胺耐药最严重,其次是四环素和利福平,其他抗生素较为敏感。结论:经临床应用,XV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效果好,具有营养成分稳定、保存时间长、节省血源等优点,值得推广。流感嗜血杆菌总体来说耐药并不严重,但其耐药趋势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和耐药性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方法:收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共1263份,按细菌学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Nitroceiin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结果:1263份痰标本中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139株,副流感嗜血杆菌85株,肺炎链球菌228株。139株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51株(36.69%),85株副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32株(37.65%)。139株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SMZ高度耐药,对利福平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0.00%。85株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氧氟沙星耐药严重,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0.00%。228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SMZ耐药率相当高,对青霉素中介率高达23.25%。结论:呼吸道苛养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明显的耐药性,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对呼吸道标本中苛养菌的常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延缓耐药率的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15.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荣  蒋娇伏  姚冬梅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0):806-808
目的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痰及咽拭子培养。结果检出病原体阳性269例,阳性率为63.1%,其中细菌阳性149例,肺炎支原体阳性118例,真菌2例。主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SP)58株,流感嗜血杆菌(HI)30株,副流感嗜血杆菌(HP)35株,卡他布兰汉菌(MC)11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及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86.2%、70.7%、67.2%和65.5%。肺炎支原体(MP)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9%、50.8%。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达71.1%。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检出率略高于肺炎支原体,细菌、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6.
头孢吡肟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夏云  陈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3,28(2):228-229,232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利用K-B法测定头孢吡肟对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并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氨曲南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共测定376株细菌对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5.8%,10.0%,6.8%,14.1%,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9.7%,10.0%,15.6%,37.8%,阴沟肠杆菌分别为9.0%,47.3%,42.9%,27.2%;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39.7%,42.6%,44.1%,55.3%;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7.5%,16.7%,12.8%,16.7%。结论:头孢吡肟对革兰阴笥杆菌的抗菌活性高于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特别是对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如阴沟肠杆菌的稳定性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中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以便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7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嗜血杆菌的培养及鉴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β-内酰胺酶试验采用Nitrocefin纸片法.结果 共分离出嗜血杆菌130株,分离率为17.11%(130/760),其中流感嗜血杆菌85株,占65.38%(85/130),副流感嗜血杆菌45株,占34.62%(45/130).药敏结果显示两种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齐霉素、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均较低.小于5%,是治疗的首选药物.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9.23%.结论 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嗜血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458株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翠琦 《海南医学》2007,18(6):142-143
目的 了解增城地区儿童鼻咽部流感嗜血杆菌(Hi)的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鼻咽拭子采集我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应用Hi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用K-B法检测Hi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头孢硝基噻酚显色反应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814份标本分离出458株Hi,分离率为25.2%,其中102株Hi 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22.3%.458株Hi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100%)其它依次为头孢呋肟(99.8%),阿奇霉素(98.9%),环丙沙星(96.5%),阿莫西林/棒酸(95.0%),头孢噻肟钠(93.7%),利福平(93.4%),头孢克洛(93.4%),氨曲南(92.4%);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耐药率高,分别为:34.1%,74.7%,46.1%.结论 治疗流感嗜血杆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该地区手足口病患者咽喉部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住院诊断的手足口病患者832例咽拭子标本,做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32株,检出率27.88%,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105例,占45.26%,流感嗜血杆菌85例,占36.64%,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26例,占11.21%,其它16例,占6.90%.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氯霉素耐药性低,均低于10%;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率较高.结论 该地区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病原菌以嗜血杆菌为主,其中以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率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k-B法进行药敏试验,玻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PCR扩增TEM及ROB型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48株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和门诊.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62.50%、35.42% 和22 9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曲南耐药率为12.50%;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氯霉素耐药率为8.33%;头孢吡肟、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25%.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敏感率高为100%.10株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均产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20.83%,且均检测到TEM基因.结论 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已不再适于临床治疗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氨苄西林仍可作为临床经验用药.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亚胺培南抗菌活性高,可望作为治疗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理想用药.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应引起重视.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主要机制为产TEM型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