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方氯胺酮口服液用于小儿术前的药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通过对小儿术前服用不同剂量复方氯胺酮口服液进行药效学观察.选出最佳小儿术前用药。方法 选ASA Ⅰ~Ⅱ级择期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儿75例,体重10~30 kg.随机分5组:C组:空白对照组,不用镇静药,阿托品(AT)0.015 mg·kg-1术前30 min肌注;DA组(安定+AT):传统对照组,安定0.2mg·kg-1+AT 0.015mg·kg-1术前30min肌注;K3MA组(氯胺酮3mg·kg-1、咪达唑仑0.5mg·kg-1、AT 0.03 mg·kg-1)、K5MA组(氯胺酮5 mg·kg-1、咪达唑仑0.5mg·kg-1、AT 0.03mg·kg-1)、k8MA组(氯胺酮8 mg·kg-1、咪达唑仑0.5mg·kg-1、AT 0.03 mg·kg-1)术前30 min 0.25 ml·kg-1口服,评估用术前药后对患儿镇静、情绪状态、与父母分离和静脉穿刺时的行为的影响及术后神经行为的变化。结果 (1)KMA三组口服10~50 min显效,k8MA最快,K3MA最慢,k5MA位于两者之间;(2)KMA三组镇静、镇痛及术后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KMA三组间又有明显差异,K3MA明显劣于k5MA、K8MA(P<0.05)。K8MA的镇静效果虽好,但部分患儿服药后出现复视、头痛和明显的精神兴奋症状。结论 K5MA镇静、止痛效果与K8MA相近,其副作用低于K8MA,因此,K5MA是较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2.
喉罩通气在急诊眼科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临床应用喉罩(LaryngealMask,LM)进行急诊眼科手术麻醉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3个月~65岁;体重6~75kg。手术包括眼外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虹膜脱出切除术、巩膜裂伤缝合术、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出术。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术前30min肌注,小儿阿托品0.02mg·kg-1~0.5mg,咪达唑仑0.07~0.1mg·kg-1。饱胃病人术前1小时肌注灭吐灵10mg,口服雷尼替丁100mg,降低胃液酸度,预防Mendelson综合征的发生,对眼压顽固不降的难治性青光眼急症手术,术前1…  相似文献   

3.
<正> 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危险性大,我院1997年2月~2000年3月采用异丙酚复合异氟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共16例,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31~54岁;体重48~91 kg;ASA均Ⅰ~Ⅱ级。手术时间11~20min。 1.2 方法 术前肌注鲁米那0.1,阿托品0.75 mg,环甲膜穿刺表麻后面罩吸氧去氮,匀速静注异丙酚2.5~3 mg·kg~(-1),1min后静注琥珀胆碱1.5~2 mg·kg~(-1),选择ID5.6~6.5 cm气管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麻醉诱导前静注埃芬太尼能否减轻琥珀胆碱(SCH)、喉镜窥视和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和交感肾上腺反应,以及此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与EGG改变的相互关系,作者选择20例ASAI级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口服安定0.14mg·kg~(-1),肌注派替啶1mg·kg~(-1)并在静注局部皮肤用EMLA局麻混合乳剂涂布一小时后静注胃长宁3μg·kg~(-1),再随机将病人分为埃芬太层组,静注埃芬太尼75μg·kg~(-1)(10例)和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0ml(10例),1分钟后,均注入硫喷钠3~7 mg·kg~(-1),琥珀胆碱1mg·kg~(-1),喉镜窥视,气管插管。对照组和埃芬太尼组的硫喷妥钠平均催眠量分别是6.5±0.3和4.1±0.3mg·kg~(-1)(P<0.001),  相似文献   

5.
门诊病人麻醉是否使用肌松药意见不一。作者选择了120例(ASA Ⅰ~Ⅱ级)门诊病人在注瑞芬太尼0.5μg·kg-1·min-1,和异丙酚2mg·kg-1诱导后,随机分为4组。①罗库溴铵0.6mg·kg-1(2×ED95)组;②0.45mg·kg-1组;③0.3mg·kg-1组和④不用肌松剂只用生理盐水组。所有病人均由同一麻醉医师,按双盲法评估插气管导管的条件:包括下颌松弛情况、喉罩放入时的阻力感、声带位置、声带残存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颌面手术病人注用米库氯铵经鼻气管插管并与3种不同剂量琥珀胆碱作比较,特选择80例(ASAⅠ~Ⅱ级)病人,男60例,女20例,术前检查排除插管困难或气道异常者。全部病人术前1h均服1~2mg氯羟西泮,静注硫喷妥钠5mg·kg~(-1)和阿芬太尼15μg·kg~(-1)后,按随机双盲法分注琥珀胆碱1mg·kg~(-1)、0.5mg·kg~(-1)或0.25mg·kg~(-1)为A组、B组和C组3组,以及米库氯铵0.15mg·kg~(-1)为M组,每组20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雷帕霉素 (RPM)对环孢素A(CsA)诱导的慢性肾毒性的影响。方法 对进低盐饮食的大鼠给予RPM与CsA溶剂、RPM (0 .5mg·kg-1·d-1与 1mg·kg-1·d-1)、CsA (4mg·kg-1·d-1与 8mg·kg-1·d-1)以及两者联用 ,均用药 2 8d。结果 接受RPM 1mg·kg-1·d-1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 ,加重CsA(4mg·kg-1·d-1)诱导的慢性肾毒性作用 ;而亚治疗剂量的RPM (0 .5mg·kg-1·d-1)与CsA(4mg·kg-1·d-1)联用只引起轻度的血糖上升及肾小管细胞受损与间质纤维化 ,与前者相比 ,P <0 .0 5。治疗剂量的RPM(1mg·kg-1·d-1)与CsA(8mg·kg-1·d-1)联用则导致更为显著的肾功能受损、结构改变与高糖血症。结论 亚治疗剂量的RPM与CsA的联用可协同产生慢性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残余肾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 方法 采用5/6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分别给予5 mg·kg-1·d-1(n=8)、10 mg·kg-1·d-1(n=8)、20 mg·kg-1·d-1(n=8)的atRA灌胃。单纯肾大部切除非干预组(NX组,n=8)和假手术组(sham组,n=8)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肾皮质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水平。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激活蛋白1(AP-1)亚单位c-jun和c-fos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atRA 灌胃10周时, 3种剂量atRA组收缩压明显低于NX组(P < 0.05),但不同剂量atR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X组大鼠肾皮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高于sham组(P < 0.05)。atRA治疗组肾皮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低于NX组,其中20 mg·kg-1·d-1组二者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剂量组。atRA抑制残肾皮质AT1R表达约30%,而20 mg·kg-1·d-1剂量组AT1R表达水平最低。atRA组AP-1亚基c-jun和c-fos mRNA表达显著低于NX组(P < 0.05)。 结论 atRA能明显抑制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皮质RAS主要成分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新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对 3例 5 3~ 5 9岁的高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 ,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3例患者 ,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5 9岁、5 3岁和 5 6岁 ,原发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2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1例。 3例供、受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合 ,均采用STR PCR定量方法检测供者细胞植入情况。2例再障的预处理方案为 :环孢素A(CsA) 5mg·kg-1·d-1,共 5d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15~ 2 0mg·kg-1·d-1,共 5d ,环磷酰胺 (CTX) 4 0~ 5 0mg·kg-1·…  相似文献   

10.
本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Ebstein畸形患者22例,男女各11例,年龄3个月-52岁,体重5-80kg。16岁以下患者诱导前肌肉注射氯胺酮6-7mg·kg-1、东莨菪碱0.01 mg·kg-1,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μg·kg-1、泮库溴铵0.1-0.2 mg·kg-1麻醉诱导;16岁以上患者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吗啡10mg、东莨菪碱0.3mg,口服安定10m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1、依托咪酯0.2-0.3 mg·kg-1、舒芬太尼1-2μg·kg-1、哌库溴铵0.08-1.0 mg·kg-1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35mm Hg。吸入1.0%-1.5%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哌库溴铵维持麻醉。连续监测心电图、有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中心静脉压、体温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中麻醉管理要点为减轻右心室前、后负荷,避免肺血管阻力增加,保护心功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低于术前,围术期无1例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6例患者确诊为卡氏肺孢子虫病后给予复方磺胺甲卟恶唑 (SMZ 6 0~ 70mg·kg-1·d-1,TMP 12~ 14mg·kg-1·d-1,分 2~ 4次给药 )治疗 3周 ,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对症治疗 ,除 1例患者因放弃治疗死亡外 ,其余 5例均治愈 ,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 卡氏肺孢子虫病的确诊有赖于肺组织活检找到病原体 ,治疗首选复方磺胺甲卟恶唑 ,并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气管内硬膜外联合麻醉下,硬膜外给药时间不同、全麻诱导药物不同对术后镇痛产生的影响。方法开腹行切除肝癌、胃癌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30例。A组:在T8-9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全身麻醉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1,异丙酚1~1.5mg·kg-1,琥珀胆碱2mg·kg-1。B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1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A组。C组:在T8-9行硬膜外穿刺,之后行全身麻醉诱导,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1,异丙酚2~2.5mg·kg-1,琥珀胆碱2mg·kg-1,必要时可加芬太尼2~3μg·kg-1。切皮后90min,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D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1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C组。分别于术毕后4、8、24、48h观测VAS、镇痛药消耗量、恶心、呕吐、骚痒等指标。结果A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少、镇痛效果最好;B组和C组次之;D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大,镇痛效果最差。结论硬膜外复合气管内麻醉时,硬膜外麻醉与芬太尼同时使用,术后镇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曲马多不同给药时间和剂量对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给药时间和剂量使用曲马多,试图筛选出较为合理的用药方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胃切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年龄24~76岁,术前检查无心、肺、肝、肾功能异常。按曲马多开始使用时间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镇痛);B组(术后镇痛)。每组按曲马多用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Ⅰ亚组0.20 mg·kg~(-1) ·h_(-1)、Ⅱ亚组 0.25 mg·kg_(-1)·h_(-1)、Ⅲ亚组0.30 mg·kg_(-1)·h_(-1)三个亚组,每亚组 20例。 麻醉与镇痛方式 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钠0.1g、阿  相似文献   

14.
普鲁卡因静脉麻醉对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文观察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的剂量、时间和年龄对MetHb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71例全麻颅脑肿瘤手术患者 ,其中 5 6例按静滴 2 %普鲁卡因 (0 0 6%琥珀酰胆碱 )复合液速度不同 ,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以0 5mg·kg-1·min-1(Ⅰ组 )、1 0mg·kg-1·min-1(Ⅱ组 )及 1 5mg·kg-1·min-1(Ⅲ组 )静滴 ,于 1小时后监测MetHb含量。另有 15例以 1 0mg·kg-1·min-1静滴 (Ⅳ组 ) ,检测静滴 1、2、3和 4小时后的MetHb含量。结果 :随静滴剂量增加 ,MetHb含量也显著增加 (Ⅱ、Ⅲ组P <0 0 5 ) ;随年龄增加 ,老年组MetHb含量明显较年轻组增高 (P <0 0 5 ) ;以1mg·kg-1·min-1恒速静滴普鲁卡因持续时间与MetHb含量变化无相关性 (γ =0 72 9,P >0 0 5 )。结论 :临床上以普鲁卡因 1mg·kg-1·min-1恒速静滴 ,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选择性喉镜检查替代常规喉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行术前喉镜检查的1906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声带麻痹的影响因素。结果 仅18例(0.9%)病人发现术前声带麻痹。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声音嘶哑(OR=19.094,95%CI 6.270~58.146,P<0.001)、结节位于后被膜(OR=27.976,95%CI 2.995~261.368,P=0.003)、既往有颈部手术史(OR=12.032,95%CI 2.058~261.368,P=0.006)为甲状腺术前声带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有619例(32.5%)病人至少具备1个独立危险因素,其术前声带麻痹的发生率为2.9%(18/619)。如以选择性喉镜替代常规喉镜,1287例(67.5%)病人不必行术前喉镜检查,同时未遗漏术前声带麻痹的病人。结论 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声带麻痹的发生率较低,可选择性针对有独立危险因素的病人行术前喉镜检查。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患者并发VZV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2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即可诊断带状疱疹,必要时可取水疱液检查;63例患者在发生VZV感染后均根据血环孢素A(CsA)浓度谷值和峰值适当减少CsA用量,或调整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方案。53例采用阿昔洛韦5~10mg·kg-1·d-1静脉滴注4~10d,治疗有效;另10例阿昔洛韦治疗效果不明显,6例改用更昔洛韦,4例加用更昔洛韦,剂量为5~6mg·kg-1·d-1,其中9例治愈,1例死于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衰竭。所有患者在抗VZV感染的同时均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合并细菌感染,并给予止痛、神经封闭以及生物反馈等综合治疗。本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4%(62/63)。结论肾移植术后VZV感染多发,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上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并相应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对VZV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选择性喉镜检查替代常规喉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行术前喉镜检查的1906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声带麻痹的影响因素。结果 仅18例(0.9%)病人发现术前声带麻痹。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声音嘶哑(OR=19.094,95%CI 6.270~58.146,P<0.001)、结节位于后被膜(OR=27.976,95%CI 2.995~261.368,P=0.003)、既往有颈部手术史(OR=12.032,95%CI 2.058~261.368,P=0.006)为甲状腺术前声带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有619例(32.5%)病人至少具备1个独立危险因素,其术前声带麻痹的发生率为2.9%(18/619)。如以选择性喉镜替代常规喉镜,1287例(67.5%)病人不必行术前喉镜检查,同时未遗漏术前声带麻痹的病人。结论 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声带麻痹的发生率较低,可选择性针对有独立危险因素的病人行术前喉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 32例门诊吸脂术患者采用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手术时先静脉注射芬太尼 1 μg·kg- 1 ,5分钟后再静脉注射异丙酚 0 .8~ 1 .0mg·kg- 1 ,以睫毛反射消失为意识消失的标志酌情用药。后以 0 .1~ 0 .2mg·kg- 1 ·min- 1 的速度持续输注 ,直至手术结束。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 ,对循环功能影响轻微 ,对呼吸抑制明显 ,5分钟内患者均可自行恢复。结论 异丙酚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吸脂术可靠易行 ,诱导苏醒迅速 ,且术后无循环、呼吸抑制 ,效果可靠。但术中应严密观察呼吸频率、SpO2 及Bp的变化 ,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家兔分三组,C组(n=20)生理盐水2ml·kg-1·h-1。P组(n=20)异丙酚20mg·kg-1·h-1。E组(n=20)依托咪酯0.1mg·kg-1·h-1。再灌注前后测AST、ALT及SOD,测肝组织MDA;肝组织行电镜检查。结果(1)再灌注后ALT、AST、MDA均升高,以P组为轻,与C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 1),与E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后SOD均下降,以P组为轻,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E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肝组织超微结构示C组与E组线粒体肿胀,嵴消失或紊乱,核蛋白体脱落,内质网呈空泡状。P组线粒体肿胀轻微,嵴排列尚整齐,内质网排列整齐。结论 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对成年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对照组 (C组 ,不用全麻药 ,n =6 ) ,异丙酚 70mg·kg-1·h-1组 (P1组 ,静脉注射异丙酚 2 0mg/kg继以静脉输注 5 0mg·kg-1·h-11小时 ,n =12 ) ,异丙酚 12 0mg·kg-1·h-1组 (P2组 ,静脉输注异丙酚 12 0mg·kg-1·h-11小时 ,n =12 )。取脑做EB染色观察、镧醛灌注后电镜观察及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P1、P2组EB染色、HE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与C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 ,静脉输注产生脑电图爆发抑制剂量的异丙酚 (70mg·kg-1·h-1)及更大剂量(12 0mg·kg-1·h-1) 1小时 ,虽然后者产生明显的循环抑制 ,但两者均未增加大鼠BBB对大分子 (EB 白蛋白 )和小分子 (镧离子 )的通透性 ,对中枢神经系统形态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