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麻醉前应用长托宁,能否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氯胺酮全麻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方法 患儿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氯胺酮静脉全麻.呼吸系统观察:RR、SpO2、口咽分泌物量、呛咳、屏气、喉或支气管痉挛及低氧血症.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体重、发病时间、手术时间、氯胺酮用量、输液量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心率变化,阿托品组快于长托宁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口咽分泌物增多及呼吸系统并发症情况长托宁组显著少于阿托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长托宁在不需气管插管、在短小手术麻醉前常规使用明显优于阿托品,可有效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且对心率的影响较轻,可以作为术前用药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做为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8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依术前用药分为组Ⅰ为长托宁组,长托宁0·5mg;组Ⅱ为阿托品组0·5mg。采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醉。观察患者HR、MAP、口干程度、术中扩宫颈时宫颈松弛度、术中人流综合征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长托宁组患者HR、MAP无有明显变化,阿托品组HR、MAP给药后及术中明显升高。长托宁组口干程度较阿托品组明显,而扩宫颈时宫颈松弛长托宁组明显好于阿托品组。长托宁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阿托品组。结论长托宁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术前用药临床效果明显好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小儿烧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手术的烧伤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2组。均给予氯胺酮1~2 mg·kg~(-1)麻醉诱导,对照组以丙泊酚3~4μg·kg~(-1)·h~(-1)持续泵注,试验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负荷量后以0.5μg·kg~(-1)·h~(-1)维持泵注;均根据肢动情况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维持。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和躁动发生情况,评估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试验组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2 min、术毕、苏醒时的HR和MAP水平均低于入室时,且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低(P <0.05),术后2 h镇静评分高(P <0.05),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低(5%vs. 25%,P <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非气管插管麻醉安全、有效,效应优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6岁ASAI级患儿随机均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和阿托品组,行骶管麻醉前5min分别肌注阿托品0.02mg/kg、氯胺酮5mg/kg和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氯胺酮5mg/kg。记录手术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术前用药后阿托品组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增高,长托宁组血压、心率基本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前用药是一种更安全、更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品与长托宁作为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前用药对于小儿循环、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儿随机分成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P组),年龄4~8岁,二组均采用氯胺酮麻醉(肌肉注射),分别记录各时点的血压、心率、腺体分泌量情况。结果注药前各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注药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与注药前有显著差异(P<0.05);P组注药后,心率和血压与注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氯胺酮麻醉后,A组心率增快显著,血压升高显著(P<0.05);P组心率、血压虽有所升高,但升高幅度小于A组(P>0.05)。A组和P组注药后30m in和术后1h唾液分泌量均减少,与注药前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小时P组的唾液分泌量低于A组(P<0.05)。结论作为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前用药长托宁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与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患儿断指再植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急诊断指再植术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为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B组为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手术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评价麻醉效果以及苏醒期反应.结果 术中,B组MAP和HR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的SpO2和RR值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较快且平稳,苏醒期精神症状少(P<0.01).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患儿断指再植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岁,拟行中小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复合氯胺酮组(SK组),每组50例。患儿入室后,K组患儿心肌肉注射氯胺酮6~8mg/kg,术中间断静推氯胺酮维持,SK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观察两组患儿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改变、麻醉效果及氯胺酮用量。结果K组患儿麻醉后MAP、HR均显著增高(P<0.05),SK组患儿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MAP、HR、KR、PET-CO2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相比:体动发生率、呼吸抑制发生率、苏醒时间及氯胺酮总用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中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监测2组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2组麻醉效果,并记录2组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HR、MAP及SpO<,2>水平均优于麻醉前(P<0.05);且观察组麻醉后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氯胺酮用量少,苏醒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用于小儿全麻手术术前用药的效果比较。方法 100例择期手术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50例)和阿托品组(50例),分别于入室后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或阿托品0.02mg/kg,实施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0min、20min以及输注氯胺酮后5min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腺体分泌情况。结果盐酸戊乙奎醚组HR、MAP给药前后基本稳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阿托品组给药后HR增快,BP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托品相比,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静脉全麻麻醉前用药对HR、BP影响小,副作用小,更适合用于小儿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长托宁和阿托品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行手术的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在基础麻醉外分别于三角肌注射长托宁0.01mg/kg和阿托品0.01mg/kg,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10min与30min的血压、心率,用药后30min、术毕与术后8h的口干和镇静情况.结果 长托宁组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阿托品组大体上注药后心率增快、收缩压升高.长托宁组患者术毕与术后8h时的口干程度较阿托品组明显;术后8h时的镇静评分高于阿托品组.结论 术前肌注长托宁在镇静和降低心血管系干扰方面,效果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咪哒唑仑对区域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102例区域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咪哒唑仑联合布托啡诺镇静,对照组给予咪哒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结果(1)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2)实验组MAP,HR和SPO,在围手术期基本稳定(P〉0.05),对照组术中MAP和HR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变化(MAP:实验组(87.0±13.3)mmHg,对照组(98.2±18.2)mmHg;HR:实验组(89.5±13.4)次/mine,对照组(81.2±16.5)次/mine)(MAP:t=4.537,P〈0.05;HR:t=4.537,P〈0.05)。结论咪哒唑仑联合布托啡诺用于区域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2.
罗俊  王永旺  顾恩华  薛玉良 《中国药房》2013,(44):4182-418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儿童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先天性斜视矫正手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氯化钠注射液组(S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丙泊酚组(P组)。所有患儿静脉麻醉后,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P组给予丙泊酚1mg/kg,静脉注射;S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静脉注射。记录3组患儿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记录3组患儿苏醒和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及患儿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记录所有患儿镇痛评分(CHIPPs)及EA发生率;观察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术中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MAP、HR、RR、苏醒时间、出PACU时间、CHIPP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儿和P组患儿EA发生率及PA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S组患儿EA发生率和PAE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可降低七氟烷麻醉患儿EA发生率和PAED评分,提高患儿复苏质量和安全,且不延长苏醒和出PACU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麻醉药加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儿普外、泌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5d~12个月内的婴儿手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静脉用药配方:Ⅰ组,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Ⅱ组,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2mg/kg;Ⅲ组,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3μg/kg。手术消毒时3组均面罩吸入1%~3%七氟醚,氧流量1.5~2.5L/min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时间、麻醉深浅,患儿生命体征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观察记录麻醉后5min、结扎疝囊时、手术结束时的HR、MAP、SpO2、RR变化,术毕清醒时间、哭闹、呕吐情况。结果:组内比较,用药后5min、结扎疝囊时与用药前比较,Ⅰ组HR、MAP显著增高(P〈0.01);Ⅱ组仅HR增快(P〈0.05);Ⅲ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Ⅰ组HR、MAP均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呼吸频率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SpO23组均保持在96%以上。清醒时间,Ⅱ组为(7.3±3.4)min,Ⅰ、Ⅲ组分别为(10.2±4.6)、(10.7±5.2)min(P〈0.01);呕吐,Ⅲ组6例(20%),Ⅰ、Ⅱ组分别为3例(10.0%),2例(6.6%)(P〈0.01);哭闹,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辅以七氟醚吸入有协同效应,可明显减少静脉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术毕清醒迅速、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及手术结束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及苏醒时间。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RR、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P<0.05),RR、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苏醒时间比Ⅱ组短(P<0.05)。Ⅰ组发生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比Ⅱ组少(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2组入手术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患儿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氯胺酮、咪达唑仑总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组HR、MAP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B组HR、MAP在T2、T3时点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MAP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总用量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较浅全麻下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儿的术中管理和术后尽快苏醒,是小儿腹股沟区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丙泊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小儿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和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5~11岁患儿下腹部或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100例(ASAⅠ~Ⅱ级)5~11岁进行下腹部或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为对照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KP组)和实验组(丙泊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各50例,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氯胺酮和丙泊酚总用药量、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P组与CSEA组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P组相比,CSEA组氯胺酮和丙泊酚总用药量少、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丙泊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或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黄富  梁梅英  梁永祥  张定秀 《安徽医药》2014,(12):2368-2370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给予局部表面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诱导麻醉,记录术前及术中MAP、HR及SpO2的变化;评价麻醉效果;调查知晓率及满意度及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例插管失败,观察组均完成检查。术前血压( MAP)、心率( HR)及血氧饱和度( SpO2)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MAP、HR最高值及SpO2最低值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MAP较术前降低(P<0.05),而HR及SpO2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MAP及HR较术前升高,SpO2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纤支镜检查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右旋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右旋美托咪啶组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对照组使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插管时和插管后1min、3min的MAP、HR比对照组低(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当(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发生心动过缓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对插管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分别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2 h,拔管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值.结果:GA组心率、血压较GEA组高(P<0.05),GEA组麻醉前后血糖无明显改变,GA组血糖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直肠癌手术能减小应激反应,对循环影响小,是一种可行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20.
肖霖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38-2439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时心率变异性poincare散点图分析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测定手术前1天(T1)、麻醉诱导前(T2)、诱导插管(T3)、术中(T4)、苏醒时(T5)、术后1 d(T6)6个时间点各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散点图短轴(SD1)、散点图长轴(SD2)的变化以及T2~T5时AAI的变化.结果 与T1时比较,T6时MAP、SD2明显下降(P<0.05);与T2时比较,T3时心率明显增快,MAP、SD2明显升高(P<0.05);T4、T5时MAP、SD2明显下降(P<0.05);T3~T5时AAI、SD1明显下降(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非线性分析指标SD1与反映麻醉镇静程度的AAI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