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0.375%罗哌卡因与利布合剂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ASAⅠ~Ⅱ级40例行前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罗哌卡因组,n=20)腋路臂丛麻醉,用0.375%罗哌卡因30ml,Ⅱ组(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合剂组,n=20)用(0.75%布比卡因15ml加2%利多卡因15ml)30ml。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运动、感觉神经情况,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麻醉开始后10分钟、30分钟、60分钟、术后1小时的HR及MAP和运动、感觉神经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效果。结果:Ⅰ组与Ⅱ组麻醉起效时间相似,麻醉维持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组。Ⅰ组麻醉中和麻醉后各记时点心率和MAP与麻醉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而Ⅱ组麻醉开始后30分钟及术后60分钟的HR和MAP比麻醉前增高。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手术的麻醉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时给予三低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三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指标,统计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神经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0的MAP和SpO2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1、T2和T3的MAP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RH、ACTH、Cor、IL-1β、IL-6和TNF-α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罗哌卡因相比,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应用三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较优,虽然两种麻醉药物方案麻醉效果相近,但是三低布比卡因麻醉方案对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应激-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最适剂量。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8月本院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70~90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均n=10),A组:7mg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3μg。B组:7mg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4μg;C组:7mg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5μg,3组患者腰麻药总量均为1.2mL,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时SBP、DBP、HR、SpO2值;同时观察记录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以及恶心呕吐、低血压、寒战、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与A相比,B组T3时SB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基础值相比,C组T3、T4、T5时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P<0.05),与A、B相比,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战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7mg左布比卡因复合3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0.5%重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Ⅲ级需行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48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各24例。记录术中Bp、HR、和SpO2;用针刺法测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感觉平面固定和维持时间;用改良Bromage法评定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记录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和处理情况。结果术中两组血流动力学均平稳,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觉阻滞维持时间R组明显短于B组(P<0.05)。最大运动阻滞时间R组明显长于B组(P<0.05),运动恢复时间R组明显短于B组(P<0.05)。R组BromageⅢ级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0.5%重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高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杨静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6):443-445
目的:研究比较国产0.3%左旋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阻滞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择期行股骨颈以下骨折手术的患者,采用0.3%左旋布比卡因或0.3%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记录患者给药前(T0)、给药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30min(T5)及出手术室时(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相比,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P<0.05),最大运动阻滞程度少(P<0.05),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P<0.05)。两组患者间不同时点的HR,MAP和SpO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佳,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0.3%左旋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用于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的,都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与同浓度剂量布比卡因相比,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运动阻滞程度轻,恢复快,利于老年人术后尽早下床,这对于防止老年人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前列腺电汽化手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择期老年前列腺电汽化术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op)组和布比卡因(Bup)组各30例.Rop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25%罗哌卡因轻比重液4 ml,Bup组注入0.25%布比卡因轻比重液4 ml,视麻醉平面消退情况Rop组硬膜外腔给予0.375%罗哌卡因,Bup组注射0.375%布比卡因.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维持时间和阻滞程度及麻醉并发症. 结果 2组麻醉后HR、SpO2、RR变化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最高平面以及麻醉并发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Rop组较Bup组BP稳定、达到最大运动阻滞慢、程度轻,并且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快(P<0.05或0.01). 结论 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前列腺电汽化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李睿  郭庆夺  王立宪  单士强 《河北医药》2013,(17):2581-258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在高龄危重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高龄危重患者60例,ASA分级Ⅲ或Ⅳ级,侧卧位下行后路单侧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当阻滞针到达靶神经位置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分别给予局麻药40 ml和30 ml。局麻药配制: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5 ml+0祆.9%氯化钠溶液40 ml。记录麻醉前( T0)及麻醉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60 min(T5)时SBP、DBP、HR。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超声成像情况。采用针刺法测定感觉神经阻滞情况。记录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评价神经阻滞效果。结果与T0时比较,T1~5各时点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腰丛和坐骨神经超声成像,并顺利完成神经阻滞。感觉阻滞起效时间(5.3±1.6) min,维持时间(425±45)min;运动神经起效时间(9.8±1.9)min,维持时间(188±43)min。56例(93.3%)神经阻滞效果分级为I级,4例(6.7%)为Ⅱ级。60例患者中,1例(1.6%)出现双侧腰丛神经阻滞,其他患者未见明显麻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循环影响小,并发症少,可产生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用于高龄危重患者的股骨头置换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单用或与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作用起效与维持时间的影响。方法选用上肢肘部以下手术8068例 ,按一针法穿刺单次给药作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根据使用药物不同 ,随机分为单独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混合普卡因和利多卡因三类 ,A、B(含肾上腺素0.2mg)两大组 ,每大组按使用布比卡因剂量不同又分为6小组。结果布比卡因混合利多卡因类较单独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混合普鲁卡因类作用起效时间短 ,维持时间长(P<0.05或P<0.01) ,加用肾上腺素 ,布比卡因不论何种用药剂量均较同种剂量者长(P<0.01) ;布比卡因大剂量与小剂量比较 ,其作用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均呈梯度下降。结论所有组方均可安全用于手外科上肢手术的麻醉 ,尤其适用于不同病因、体质、手术时间病人的选用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用于高龄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龄老年患者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麻醉效果及呼吸循环功能变化,探讨其麻醉风险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Ⅲ级18-97岁同期行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年龄>70岁;n=30)和对照组(B组;年龄18~66岁;n=30),两组腰麻均使用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5~2.0ml,观察记录两组SA后循环和呼吸参数变化及痛觉阻滞、运动阻滞到达不同平面的起效时间、持效时间及同时相EA剂量;根据麻醉质控标准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SP、DP、MAP、HR与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SpO2、ST-T、Rf及Vt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对比呼吸循环参数变化无显著差别(P>0.05);SA后A组最高痛觉阻滞平面高于B组(P<0.05),最高痛觉阻滞平面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于B组(P<0.05),痛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B组EA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1),两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CSEA用于高龄老年患者时麻醉起效慢,痛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延长、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青壮年相似.  相似文献   

10.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小剂量罗哌卡因连续腰麻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剂量0.5%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40例,年龄70~93岁,AS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以0.1ml/s速率蛛网膜下腔分次小剂量注入0.5%罗哌卡因(R组)0.5ml或0.5%布比卡因(B组)0.5ml直至麻醉平面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痛觉阻滞程度、最高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分级法),并且记录麻醉前(T0)、麻醉满意时(T1)、切皮后1h(T2)和术毕(T3)期间HR、MAP的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比布比卡因显著延长(P〈0.05);而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比布比卡因显著缩短(P〈0.05);罗哌卡因组最大Bromage评分明显优于布比卡因(P〈0.05);与麻醉前基础值相比,R组各时间点HR和MAP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而B组T1时HR和MAP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0.5%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能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曲马多对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椎管内麻醉(硬膜外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麻醉后出现不同程度寒战(1~3级)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曲马多1mg/kg(组Ⅰ)、1.5mg/kg(组Ⅱ)、2mg/kg(组Ⅲ)静脉注射,观察寒战停止的时间、对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副作用及寒战的复发等。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为95%;MAP、HR、SpO2均无明显影响,6例(15%)患者出现恶心、欲吐,5例患者诉头晕,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另有13例患者出现复发寒战,再次给予曲马多1~2mg/kg后均于1~3min内寒战停止。结论曲马多对于椎管内麻醉后出现的寒战,疗效显著,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老年、高危患者及门诊手术中出现寒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及手术结束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及苏醒时间。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RR、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P<0.05),RR、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苏醒时间比Ⅱ组短(P<0.05)。Ⅰ组发生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比Ⅱ组少(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两忠  董理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1931-1932,1935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予2%盐酸利多卡因10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5mL行硬膜外麻醉(Ⅰ组)、2%盐酸利多卡因7.5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7.5 mL行硬膜外麻醉(Ⅱ组)、2%盐酸利多卡因5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10 mL行硬膜外麻醉(Ⅲ组).三组患者均选择T12~L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剂量,再注入10mL局麻药作为初始量,三组患者在术后进行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舒适度(BCS)评分和术者满意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监测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不良反应、感觉神经阻滞情况(采用针刺皮肤法)、切皮前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采用Bromage评分法)以及入室(T0)、术前(T1)、切皮(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结果 三组患者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MAP低于Ⅰ、Ⅱ组,HR快于Ⅰ、Ⅱ组(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Ⅱ、Ⅲ组低于Ⅰ组(P<0.05),BCS评分Ⅱ组高于Ⅰ、Ⅲ组(P<0.05).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显著短于Ⅲ组(P<005),切皮前Ⅱ、Ⅲ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优于Ⅰ组(P<0.05).Ⅰ、Ⅱ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Ⅲ组(P<0.05)Ⅱ、Ⅲ组术者满意度优于Ⅰ组(P<0.05).结论 2%盐酸利多卡因7.5 mL复合盐1%酸罗哌卡因7.5 mL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注药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产术2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针尖斜面向尾端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然后针尖斜面转向头端,观察3~5 min无全脊髓麻醉等异常情况再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之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改平卧位后继续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对照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按传统教学方法给药。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平面、术中疼痛强度及胎儿娩出时间,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平面为(14.43±1.21)、术中疼痛评分(1.61±0.92)分、胎儿娩出时间(1.8±0.6) min,均优于对照组( t=12.76、13.07、12.86,均P<0.05);两组间MAP、HR、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4.32、2.73、3.54、3.06,均P>0.05);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向硬膜外腔两端注药方法用于剖宫产术比传统给药方法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N组)和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28例,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MAP、HR、SpO2、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均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前(T1)和手术结束时(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外阻滞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后(T2)和手术开始时(T3)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两组患者的HR和SpO2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服用利多卡因明胶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影响。方法 200例ASA分级为Ⅰ~Ⅱ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检查前10min口服利多卡因明胶,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Ⅱ组检查前10min口服10mL生理盐水,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丙泊酚用量,镜检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同时记录检查前(T0),芬太尼注射完毕时(T1),插管入咽喉时(T2),检查中(T3),检查毕(T4),清醒时(T5)时MAP,HR,SpO2的监测值。结果Ⅰ组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均低于Ⅱ组(P<0.05)。T2时,Ⅰ组的MAP、HR显著低于Ⅱ组,Ⅰ组的SpO2显著高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的镜检时间、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超前服用利多卡因明胶,能有效地减少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保持呼吸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例:0.2μg/kg剂量实验组(S1)、0.5μg/kg剂量实验组(S2)、0.8μg/kg剂量实验组(S3)和对照组(D)。记录患者麻醉前(T0)、用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60 min(T4)、术毕(T5)的MAP、HR、SpO2及OAA/S评分。结果 OAA/S镇静评分显示S组各组较D组具有显著的镇静效果(P〈0.05),与剂量呈正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HR和MAP)比较,S各组均有下降,且S2、S3组的下降较S1组明显,D组上升,S组间与D组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S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具有良好的辅助镇静效果,且与剂量呈正相关;0.2μg/kg的小剂量组疗效确切,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副反应较中、高剂量组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0.2%左布比卡因轻比霞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术。方法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20例,随机分为2组:CSEA组(Ⅰ组,60例)和硬膜外麻醉(EA)组(Ⅱ组,60例)。Ⅰ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针内针实施腰麻。脑脊液流出,将腰麻针斜面向患侧,以0.2.0.3ml/s的速度注入0.2%左布比卡因6—7ml(用火菌注射用水配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根据阻滞平面情况调节手术台角度,阻滞平面上界控制在T9-T12。Ⅱ组实施硬膜炎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5ml,为试验量以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追加0.75%左布比卡因12ml。结果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显著低于Ⅱ组(P〈0.05或P〈0.01)。骨性操作期间视觉模拟平分(VAS)比较,Ⅰ组低于Ⅱ组(P〈0.05)。2组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组内患侧与健侧VAS及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左布比卡因轻比重CSEA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麻醉药加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儿普外、泌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5d~12个月内的婴儿手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静脉用药配方:Ⅰ组,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Ⅱ组,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2mg/kg;Ⅲ组,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3μg/kg。手术消毒时3组均面罩吸入1%~3%七氟醚,氧流量1.5~2.5L/min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时间、麻醉深浅,患儿生命体征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观察记录麻醉后5min、结扎疝囊时、手术结束时的HR、MAP、SpO2、RR变化,术毕清醒时间、哭闹、呕吐情况。结果:组内比较,用药后5min、结扎疝囊时与用药前比较,Ⅰ组HR、MAP显著增高(P〈0.01);Ⅱ组仅HR增快(P〈0.05);Ⅲ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Ⅰ组HR、MAP均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呼吸频率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SpO23组均保持在96%以上。清醒时间,Ⅱ组为(7.3±3.4)min,Ⅰ、Ⅲ组分别为(10.2±4.6)、(10.7±5.2)min(P〈0.01);呕吐,Ⅲ组6例(20%),Ⅰ、Ⅱ组分别为3例(10.0%),2例(6.6%)(P〈0.01);哭闹,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辅以七氟醚吸入有协同效应,可明显减少静脉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术毕清醒迅速、平稳。  相似文献   

20.
沈学庆 《中国药房》2014,(32):3004-3007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49例)和Ⅱ组(48例),Ⅰ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Ⅱ组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种方案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影响,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患者停药后清醒时间较Ⅱ组患者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10、20 min时,Ⅰ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显著高于Ⅱ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显著低于Ⅱ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放气后10 min时,Ⅰ组患者SBP、HR仍显著高于Ⅱ组患者(P<0.05),Ⅱ组患者已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10、20 min及术毕放气后10 min时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20 min及术毕放气后10 min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bt(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Ⅰ组患者。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较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术后清醒时间更短,对血压及心率影响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