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对机体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术后康复。而术后镇痛可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常规使用的吗啡、芬太尼术后镇痛,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皮肤骚痒、恶心、呕吐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可用于中等强度的镇痛,而没有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等常见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60例接受单纯全麻的开胸、胸椎、腰椎手术患者分为三组,Ⅰ和Ⅱ组患者术中不再使用其他静脉镇痛药物,Ⅲ组患者麻醉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如手术时间超过4h,则术中追加氯诺昔康4mg,所有患者术毕即开始静脉自控镇痛(PCIA),Ⅰ组配方:芬太尼浓度为5μg·mL-1,咪唑达仑0.1mg·mL-1,总容量200mL;Ⅱ,Ⅲ组配方:在Ⅰ组配方基础上加氯诺昔康0.16mg·mL-1,总容量不变.观察所有患者术毕清醒、术后12,24,48h的VAS评分、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和术后48h的镇痛药总用量、患者按压(bolus)的总次数与实际进药次数以及两者之间的比值(即D/D比值),记录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Ⅱ和Ⅲ组在术后PCA泵中加入氯诺昔康可显著降低VAS评分和减少患者主动按压的次数和D/D值以及对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的需求量;Ⅲ组患者麻醉前及术中静脉注射氯诺昔康,与Ⅰ和Ⅱ组相比,术后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对阿片类药需要量显著减少.结论:麻醉手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有超前镇痛效应,氯诺昔康在静脉PCA中作为基础镇痛药或称背景镇痛药辅助阿片类药物用于术后镇痛,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硬膜外氯诺昔康复合吗啡持续注入对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ASA (Ⅰ-Ⅱ)级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46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毕24mg氯诺昔康加吗啡4mg溶于100mg生理盐水,按2ml/h的速度硬膜外腔持续注入,观察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搏氧饱合度.结果 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呼吸血压均平稳,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在全髋置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50例拟行全髋置换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手术切皮前15min观察组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作为超前镇痛,对照组使用4ml0.9%NaCl溶液作为对照,手术后4、8、12、24h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使用哌替啶的情况和不良反应,镇痛效果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用(BCS)判定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各时点哌替啶的使用例数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CS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在脊柱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60例脊柱手术病人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和吗啡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副作用。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副作用却有显著差别。结论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与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以氯诺昔康加芬太尼(M组)和芬太尼(F组)作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以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疼痛强度指标,观察开始镇痛后24 h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开始镇痛后1、2、4、8、16、24h,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内使用追加药物的例数、镇痛结束后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开始镇痛后24h芬太尼消耗量M组明显少于F组(P〈0.05),M组恶心、轻度呼吸抑制(SpO2〈93%)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M组瘙痒、嗜睡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氯诺昔康可减少芬太尼使用量(约47.1%),镇痛效果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朱俊峰  江伟 《中国医药》2007,2(7):436-438
目的评价芬太尼及其联合氯诺昔康用于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应。方法30例全身麻醉下行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以术后静脉镇痛用药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负荷量:芬太尼1μg/kg,持续静脉输注15μg/h;B组:负荷量:氯诺昔康8mg,持续静脉输注氯诺昔康0.4mg/h+芬太尼5μg/h;C组:负荷量:氯诺昔康8mg,持续静脉输注氯诺昔康0.32mg/h+芬太尼5μg/h。分别记录3组术后2、6、24、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3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B组高于A、C组,但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5或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可靠,与单纯芬太尼相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丁海芬 《海峡药学》2012,(12):225-226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手术前15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作为对照,记录术中阑尾牵拉反应、术后镇痛效果与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6、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及术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均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的内脏牵拉反应,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静脉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用氯诺昔康(可赛风)8mg;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监测患者术前宫颈扩张情况和术中、术毕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定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间子宫收缩、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术后10min镇痛效果及宫颈扩张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氯诺昔康可安全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尤其可减轻术中、术后官缩痛,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中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110例,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55例和吗啡组(M组)55例接受PCA治疗。PCA药物配方分别为:氯诺昔康组给氯诺昔康32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吗啡组给0.05%吗啡100mL。手术结束前缝合深层组织时给予患者静脉连接PCA泵。背景输注速率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定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L组在术后4、8、16、20、24、32和48h的VAS评分均为M组相应各时间点的参数要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应用于骨科手术后PCA的镇痛效果及耐受性好,镇痛效果接近于吗啡,头晕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在实施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并且行个性化的康复、选择性制动等综合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4.5个月,骨质疏松与术前比较,Singh指数增加1度20例,无变化66例,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6.46%.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防治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2例患者随访9-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Kuderna评分进行评估:优2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操作简便,创伤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ISS系统内固定系统(1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DSH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50例(LISS系统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率、畸形愈合率、内固定物变形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t=5.22、5.33、5.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不连率、畸形愈合率、内固定物变形率(χ2=4.56、4.66、5.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ISS内固定系统从生物力学和解剖结构上较其他内固定方法能够满足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求,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股骨小粗隆骨折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股骨小粗隆是否骨折分成两组,甲组为小粗隆未骨折,乙组为小粗隆骨折,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FNA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为(56.32±4.45) min、术中出血量为(219.75±90.85) ml,明显低于乙组的(64.25±6.89) min、(275.26±80.33)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甲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8.44±4.69)分、(91.23±2.26)分,明显高于乙组的(28.21±3.05)分、(80.46±3.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乙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小粗隆骨折增加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氯诺昔康(A组)、氯诺昔康加舒芬太尼70μg(B组)、舒芬太尼120μg(C组)作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A).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警觉与镇静评分法(OAA/S)来记录术后镇痛期间的疼痛评分和镇静程度,并观察3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B、C组在术后4、8、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P<0.05),C组在术后4h的镇静评分中达到3级的病例数要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作为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满意,并且优于单纯使用氯诺昔康,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25例,Ⅳ型13例,Ⅴ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观察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58.6min;术中出血量60-260ml,平均150m1;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根据Merled 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9例、良20例、中3例,优良率95.2%。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特别对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具有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出血因素进行评估,根据存在的出血类型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制定各种操作流程和指引,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结果 护理人员掌握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懂得各种预防出血措施的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63例,术后随访半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分析术后功能恢复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的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6个月,Harris评分,优42例,良16例,差5例,优良率为92.1%;所有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内固定松动、骨不连、脱出或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未见严重内科并发症发生。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是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理想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联合应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股骨愈合情况、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股骨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预后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关节预后总有效率79.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联合应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明显,运动康复治疗对骨折后期恢复起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