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南星科植物在我国蕴含种类较为丰富,药用历史较为久远.早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已记载了菖蒲、半夏和虎掌三种天南星科植物,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也记载了由跋(即魔芋)、天南星和芋等植物.该科大部分药用植物入药后作用明显、疗效确切,所以沿用至今.为了更加系统的研究该科药用植物和从整体上更好的把握该科药用植物的特点,我们将对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四种天南星科药用植物即天南星、半夏、独角莲、千年健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毒性和刺激性几个方面加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药天南星(Rhizoma Arisaematis)来源于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属植物约150种,大都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少数产热带非洲,中美和北美也有数种。我国南北各省区有82  相似文献   

3.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1.)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其性温,气微辛,味苦,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顽痰咳嗽、胸膈胀闷、中风、口眼歪斜等疾病。目前发现天南星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天南星族药用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IEF)方法对天南星族植物7种4变种1变型18个样品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属植物的电泳谱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IEF谱带差异可准确地区分犁头尖属、半夏属和天南星属.  相似文献   

5.
谢静  赵育青 《黑龙江医药》2006,19(5):386-386
半夏、天南星同属天南星科植物而辛温有毒.半夏主归脾胃经,天南星主归肝经.都为燥湿化痰、消肿散结的常用药.川乌、草乌均属乌类药.川乌是毛莨科乌头的块根,性味辛、苦、温,有大毒,归心肝脾经,功效去风湿,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痹痛,心腹腔冷痛,头风痛等;草乌为毛莨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块根.性味、功效与川乌相同,而毒性更强.现根据上述四种药物的药理、药性及应用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几种天南星科植物中葫芦巴碱的含量。方法甲醇提取,采用Luna 5 NH2 100A(250mm×4.6mm)色谱柱,乙腈-水(72:28)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65nm。结果葫芦巴碱在0.00752~0.0752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101.0%,RSD=2.03%。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可为天南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武刚毅  谭政 《中国药师》2004,7(12):967-968
天南星为常用中药,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等功效.天南星生品有较强的毒性和刺激性,一般以制品入药,生品外用.本文对天南星炮制的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杨协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31-2832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tem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南方各省,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诸省均有分布。其炮制品种较多,药房配方时常出现混用、代用现象.应引起药剂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录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33-2034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贵州等省均有分布,药源较为丰富,但半夏临床用量较大,由于野生资源的减少,商品货源日趋紧张,常以水半夏代半夏入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天南星族药用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IEF)方法对天南星族植物7种4变种1变形18个样品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属植物的电泳谱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IEF谱带差异可准确地区分犁头尖属、半夏属和天南星属。  相似文献   

11.
避孕植物药     
本文以表格形式列出世界各地民间口服避孕植物药汁62种。作者认为,值得对它们进行系统分析和临床试验。植物科属药用部分}用法}附注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天南星在不同温度下的抗惊厥作用。方法:以对抗士的宁引起小鼠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指标。比较研究了天南星不同温度提取的水溶液的抗惊厥作用。结果:发现天南星冷水浸出物对士的宁引起小鼠惊厥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可明显降低惊厥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芋艿,学名“芋”,是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因其形状像是蹲坐的老鹰,故古代文人雅士又称它为“蹲鸱”。芋艿原产于亚洲南部的中国、印度以及马来西亚等热带沼泽地,现在世界广为栽培。但以我国、日本及太平洋诸岛栽培最盛。  相似文献   

14.
崔国静  徐亚  贺蔷 《首都医药》2011,18(9):46-46
石菖蒲与水菖蒲均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一般生长于山沟、溪涧潮湿的岩石间,而水菖蒲则生长于沼泽、小溪旁或水稻田边。中药市场上石菖蒲中掺杂水菖蒲的情况尤为常见,不易区分,但二者原植物易区分。植物形态特点石菖蒲,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为30~40厘米,全株具有香气。硬质的根状茎横走,多分枝。为叶剑状  相似文献   

15.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或异叶天南星的干燥块茎。气微辛,味辣而麻,并有毒性。主产于我国的四川、河南、云南等地;东北天南星产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异叶天南星产于江苏、浙江一带。  相似文献   

16.
苏桂云  刘颖 《首都医药》2011,(19):42-42
半夏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半夏炮制品年销售量在5000吨左右,多年来已经成为我国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半夏根据炮制工艺不同分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相似文献   

17.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等功能,为温化寒痰的常用中药。在汉唐以前半夏入药多为生品,尚少见制半夏。到了宋代,大概认识到生品有毒副作用,开始用生姜、  相似文献   

18.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临床配方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由于其临床用量大,资源紧缺,故导致一些经营者将别名为水半夏的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的干燥块茎充当半夏或在半夏中混用.现将两者比较鉴别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天南星醇提取物对人K562细胞的细胞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测定天南星醇提取物对人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南星醇提取液对人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天南星醇提取液可明显抑制人K562细胞株的增殖,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50>达到65.07 μg·mL<'-1>.流式细胞学检查发现天南星提取物处理后的人K562细胞出现凋亡现象,且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天南星醇提取液能抑制体外培养人K562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半夏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等病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