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院221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剑锋  张洁 《中国药房》2011,(43):4109-4111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集的221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发生ADR的主要剂型(145例,占65.61%);ADR多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159例,占71.95%);祛瘀剂的ADR发生率最高(86例,占38.91%)。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促进临床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我院10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2年1-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 056例ADR报告为对象,对其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056例ADR报告中,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355例,占33.62%);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986例,占93.37%);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物(434例,占41.10%),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88例,占27.27%);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460例,占43.56%)。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57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2月收集到的5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ADR中60岁以上19例(33.33%),合并用药39例(68.42%),单独用药18例(31.58%).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占87.72%;所涉及的药物共有24个品种,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所占比例61.40%;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ADR发生因素较多,应加强和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2009年我院1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度上报的183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及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发生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给药的ADR发生率更高(82.51%);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49.73%);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是皮肤(38.25%),其次是消化系统(18.03%);严重的ADR及新的ADR所占比例分别为2.19%和22.40%。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强化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用药,更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集的105例ADR病例报告。结果 105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较多,占55.24%(58/105);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80.95%(85/105);ADR涉及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为主,占43.81%(46/105),中药制剂次之,占21.90%(23/105);ADR所涉及的器官和(或)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多见,占42.86%(45/105)。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是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尽可能降低或避免ADR的发生,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正确判断ADR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集到的36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3种;≥50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89例,占51.6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4例,占91.25%);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87例,占23.77%),其次为心血管药物(73例,占19.9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心外血管系统损害为主(106例,占22.80%),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0例,占21.5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特点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495例ADR报告进行汇总,从ADR发生的年龄、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物类别与品种数、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类型、严重ADR报告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5例ADR报告中,男性发生率(55.56%)明显高于女性发生率(44.44%);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29.29%);抗感染药物引起ADR的比例最高(26.87%),其次为消化和循环系统药物(分别为15.76%);静脉用药引发的ADR最多(71.92%);消化系统损害133例(26.87%),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130例(26.26%);严重ADR报告占比12.73%,消化系统损害23例,血液系统损害12例,全身性反应11例。结论:需进一步重视ADR监测工作,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我院347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庭超  李治纲 《中国药房》2010,(30):2865-286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收集到的347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347份ADR报告中共涉及9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引发的ADR最多,分别占36.60%(127例)、22.77%(79例)。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14.70%、12.39%;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158例(占42.36%);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ADR有175例,占50.43%,其中,剂量选择错误是主要原因,无感染指征用药、选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错误均占有一定比例。175例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DR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占比例最高,占46.29%。结论:抗菌药物致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警惕可能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诱发的严重ADR,从而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汪慧芳  江佳  赵心同 《中国药房》2014,(26):2457-2459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上报的抗菌药物致ADR 54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ADR分级、ADR转归、ADR涉及药品、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结果:ADR发生集中在4150岁年龄段,女性比男性发生ADR的比例高;新的、严重的ADR分别占总数的0.73%、5.12%;其中,静脉滴注367例(占67.09%),口服给药153例(占27.97%);左氧氟沙星引发ADR比例最高(占23.4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4.90%)和消化系统损害(占27.84%)为主。β-内酰胺类是引起严重ADR的主要抗菌药物。结论:抗菌药物致ADR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26):3669-3671
目的:了解西安市二级以上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析西安市36家二级以上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集并上报的有效ADR报告1 372例。结果:1 372例ADR报告中,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407例,占29.67%);引发ADR最多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所占比例最高,达45.77%,其次为中药制剂(15.82%)以及循环系统药(9.55%);注射剂是引发ADR最多的药物剂型,共1 210例,占88.19%;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44.16%;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引发ADR最多的药物,共95例。结论:掌握该地区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有助于管理者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2年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上报的ADR报告63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上报的63例ADR中,抗茵药物ADR为35例,占55.56%,中药注射剂ADR为13例,占20.6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为60例,占95.24%;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为43例,占68.25%;联合用药致ADR有22例,其中以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联用引发的ADR最多,为7例,占联合用药ADR数的31.81%。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管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抗病原微生物药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上报的113例抗病原微生物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0岁年龄段发生的ADR构成比高(51例,占54.13%);导致ADR的10种抗病原微生物药中β-内酰胺类发生率最高,其中,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药物构成比较高,分别为31.86%和28.32%;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6例,49.56%)、消化系统损害(13例,11.51%)多见。结论:建议在临床应用中加强抗病原微生物药ADR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上报的31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317例ADR报告中女性略多于男性;老年患者(≥60岁)发生ADR的比例较高(107例,占34.75%);静脉用药引起的ADR最多(267例,占84.23%);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137例,占52.68%),其次为中药制剂(67例,占21.14%);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92例,占60.57%)。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加强合理用药意识,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钱小蔷  刘心慧  姚敏 《中国药房》2009,(35):2777-2779
目的:分析我院输液室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输液室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22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25例ADR报告中,10岁以下患儿构成比较高(109例,48.44%);ADR发生时间在10~30min内较多(115例,51.11%);ADR涉及药品种类有29种,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药物构成比较高,分别占43.56%和23.56%;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143例,63.6%),其次为消化系统(40例,17.8%)。结论:ADR监测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输液室ADR监测,可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史红军  张珍珍 《中国药房》2010,(32):3033-3035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LVFX)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统计我院2006~2009年上报的LVFX注射液ADR137例,并利用Excel电子表格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及ADR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ADR在用药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但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32.85%),以皮肤及其附件(62.04%)和胃肠道系统(16.06%)损害为主,大部分为轻、中度ADR。结论:临床应加强LVFX注射液合理应用和ADR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收集上报的有效ADR报告420例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0例ADR中,男性214例,女性206例,男女之比为1∶1.04;ADR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静脉滴注为ADR发生的主要途径,共290例(占69.05%),其次为口服给药,共81例(占19.29%);抗感染药导致的ADR为最多,共126例(占30%),其次是中药制剂,为59例(占14.05%);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共170例(占40.48%).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降低ADR的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2年我院上报的287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7例发生ADR的患者中,60岁以上者居首位,为126例,占43.90%;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为150例,占52.26%;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为73例,占25.44%;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为98例次,占总共302例次数的32.45%。结论:临床应该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3年收集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网的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5例ADR报告中,共涉及7大类27个品种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所致的ADR居首位(44.58%);静脉滴注(97.50%)给药途径最容易引发ADR;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56.33%)。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院186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丽坤  王刚  谷容  刘彬 《中国药房》2010,(14):1317-1318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9月收集到的18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的药物以抗感染药为主,占72.15%;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多见,占77.52%。结论:监测ADR、预防ADR的发生,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彝良县人民医院2010—2012年219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累及器官和(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219例ADR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为99例(占45.21%),其次为中药制剂的27例(占12.3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为146例,占66.67%;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为109例,占48.86%;ADR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