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其中10例有心肺复苏(CPR)史,CPR的发生时间、CPR所需时间、静脉溶栓结果、CPR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PR发生于症状开始后1.5~6h,平均为4.5h。CPR所需时间2~20min,平均为5.4min。10例患者再通7例,再通率为70.00%,脑复苏不全1例,应激性溃疡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AMICRP后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廷方 《淮海医药》2007,25(3):241-242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AMI患者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再通组42例,未通组24例和对照组78例.比较分析溶栓再通与未通及非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显示溶栓再通组在住院期间2~3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及未通组(P<0.05),且心绞痛、心力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溶栓再通组低于未通组及非溶栓组.临床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64%(42/66),0~6 h梗死相关血管溶栓再通率为67%(37/56),6~12 h为50%(5/10).溶栓组无1例过敏反应.结论 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AMI患者急性期预后,即使临床间接指征判断未通者,其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58例。结果 58例AMI患者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通占69.0%(40/58),未通占31.0%(18/58)。其中,发病6h内溶栓再通率83.9%(26/31);6~12h溶栓再通率56.5%(13/23);12~24h内溶栓再通率25.0%(1/4)。死亡5例(8.6%,5/58),其中2例为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发生室颤抢救无效死亡。并发症发生率8.6%(5/58),其中血尿(+~++)3例,皮肤黏膜出血和轻微牙龈出血各1例,无过敏反应及脑出血、大量咯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可明显改善幸存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静脉溶栓(IVC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收集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因AMI入院并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的患者38例,按发病时间长短分组为6h内组和6h以上组。对所有AMI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溶栓后两组患者的再通等情况。结果 6h内组的再通率和病死率等结果均<6h以上组。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和降低其病死率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AMI)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35例AMI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常规治疗的主要方式、溶栓成功的指标。结果 2h内溶栓成功11例,2~6h溶栓成功13例,6~12h溶栓成功7例,〉12h溶栓成功4例。冠状动脉再通共29例。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在AMI发病1h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l)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溶栓治疗的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3例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19例患者冠状动脉再通,再通率82.6%.溶栓后冠脉再通时间为47~72 min,平均时间(53.6±15.7)min.冠脉再通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及其类型:19例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的19例患者中17例(占89.5%)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多在0.5~2 h内,平均时间(1.2±0.74) h.再灌注心律失常类型:12例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持续3~18rain后绝大多数自行缓解,2例转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后缓解,其中9例为前壁或前间壁心肌梗死,3例为下壁心肌梗死;2例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出现下壁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生在下壁心肌梗死,对症处理后缓解;室颤1例,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 mg后转复窦性心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与心肌梗死的部位有关,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罗玉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63-1164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静脉溶栓治疗的1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同时间溶栓成功的几率。结果:2h内溶栓成功39例(88.64%),2-6h溶栓成功49例(62.82%),6-12h溶栓成功15例(53.57%),〉12h溶栓成功4例(40.00%)。冠状动脉再通共107例,再通率为66.88%。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力争在发病后6h小时内进行。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判断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7年2月-2005年2月应用尿激酶(150万u,30 min内静滴)治疗69例AMI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根据冠脉再通间接指征判断冠脉再通率。结果冠脉再通率达到73.9%,69例患者溶栓后早期(24h内)T波倒置49例,其中冠脉再通43例,早期T波未倒置20例中冠脉再通8例。结论AMI患者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可靠,疗效满意,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后能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 2 1例心肺复苏者及同期 16 0例未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给予 r- TPA、链激酶、尿激酶静脉溶栓。 2 1例心肺复苏者血管再通 17例 (80 .9% ) ,无 1例死亡。出血并发症 2例 ;16 0例未进行心肺复苏者血管再通 10 5例 (6 5 .6 % ) ,死亡 11例 (6 .8% ) ,出血并发症 9例。对急性心肌梗塞进行过心肺复苏的患者 ,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安全的 ,成功率高 ,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4 h内)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科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4例无溶栓禁忌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观察对象,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冠脉再通29例,再通率85.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4 h内)溶栓再通率较高,无严重心律失常及出血并发症.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效果最好,溶栓并发症轻微,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时机与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AMI患者根据发病到溶栓治疗的时间分A组(<6h)30例和B组(6~12h)28例.2组均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2组的再通率和死亡情况.结果 A组血管再通率高于B组,病死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溶栓治疗的时间与AMI的再通率、病死率具有相关性,确诊为AMI具有溶栓适应证,无溶栓禁忌证,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应尽早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2.
张彪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85-3686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 42例,于溶栓后观察再通情况、死亡例数、颅内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溶栓后再通率69.05%,10例出血,5例死亡。结论:尿激酶治疗AMI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应用青岛国大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r-S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的再通率。结果①42例AMI患者冠脉再通35例,再通率83.3%。其中发病〈6h溶栓再通率85.7%、发病6~18h溶栓再通率4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②≤65岁患者的再通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65岁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K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AM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提倡临床应用。对于〉65岁患者如无禁忌证,也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46例患者中26例发病6h内溶栓,其中24例溶解,2例未通;26例患者发病6~24h溶栓,其中15例溶解,6例未通;再通者中1例因反复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而死亡,2例因室颤死亡,未溶解病例中死亡2例。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价格快捷,不良反应少,可为抢救心肌赢得时间,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周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261-26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于溶栓治疗后6h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入院后于溶栓治疗前30~60min先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及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6.05%,对照组为67.44%,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通时间为(1.52±0.69)h,对照组为(2.14±0.9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于提高AMI患者溶栓成功率、缩短再通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尿激酶静脉溶栓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内科治疗的有效方法首选静脉溶栓,而AMI后心肺复苏(CPR)被列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我们对17例CPR后患者进行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血运重建的情况。方法采用国产尿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于30分钟内静脉滴注,监测患者胸痛缓解消失时间,溶栓前后心电图变化以及心肌坏死标记物峰值出现时间,观察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结果26例判断为临床再通,开通率为70.27%,6小时内溶栓再通20例,6~12小时内溶栓再通6例。结论静脉溶栓是血运重建的一种有效手段,愈早溶栓获益愈大  相似文献   

18.
李帆  彭刚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20-21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根据发病时间分为6h以内组及6h以上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冠脉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6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26例,总再通率为72.2%。其中,6h以内组再通16例,再通率为80.0%,出血2例,死亡2例;6h以上至12h以内再通10例,再通率为62.5%,出血3例,死亡3例。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在没有开展PCI的基层医院,是一套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永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180-18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5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39例,再通率为72.4%,发生出血5例,其中,6h内组出血3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7.4%。结论早期规范的溶栓治疗是治疗AMI的关键,静脉溶栓治疗是恢复血管灌注的有效手段,可使血栓堵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尽早再灌注可维持心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急性心肌梗塞 (AMI)静脉溶栓治疗的广泛临床应用 ,虽然抢救大部分 AMI患者的濒死心肌 ,改善其左心功能 ,减少室壁瘤的形成 ,但溶栓后再灌注所产生的损伤 ,如再灌注心律失常 (RA)有时是致命的 ,所以防治 RA是我们临床医师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就 31例 AMI溶栓患者的 RA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5月收住我院 EICU,并符合静脉溶栓指征的 AMI31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46~ 74岁 ,平均 6 3岁。心肌梗塞部位 :前间壁或广泛前壁 2 1例 ,下壁和 (或 )后壁 10例。胸痛开始至溶栓治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