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宁  刘乐 《安徽医药》2014,(12):2378-2379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将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每次2 m L,隔日一次,同时给予盐酸氮卓斯汀每次2mg,每天2次;对照组48例,单独给予盐酸氮卓斯汀每次2 mg,每天2次;疗程均为30 d。治疗期间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停药一月后复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联合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联合辛芩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4~8周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为71.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复发率10.7%,对照组为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联合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以口服咪唑斯汀皮下注射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为治疗组,以口服咪唑斯汀为对照组,疗程28天,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91.7%,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85.4%,对照组治愈率为60.4%,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痊愈患者随访3个月,治疗组痊愈患者复发率12.5%,对照组痊愈患者复发率4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斯汀、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好,复发度低,安全可靠,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3):74-76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证患者进行加味玉屏风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证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盐酸氮卓斯汀片)和观察组(盐酸氮卓斯汀片+加味玉屏风汤)中,每组30例,观察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在不经过特殊处理的情况下,在疗程结束后所有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对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证患者进行加味玉屏风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影响较小,可见该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4):232-234
目的探讨盐酸氮卓斯汀结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氮卓斯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氮卓斯汀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症状变化、炎症因子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氮卓斯汀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满意,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也能控制炎性因子水平,利于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国产盐酸氮 艹卓 斯汀的抗组胺作用。方法 :皮内注射组胺增加豚鼠皮肤通透性 ;静脉注射组胺诱导豚鼠休克 ;组胺诱导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结果 :盐酸氮 艹卓 斯汀 (0 .0 5 ,0 .15 ,0 .4 5mg·kg-1,ig)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组胺所致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 ;盐酸氮 艹卓 斯汀 (0 .0 5 ,0 .1,0 .2mg·kg-1,ig)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休克的反应程度 ,延长休克的潜伏期 ,降低豚鼠的死亡率。盐酸氮艹卓 斯汀 (10 -8,3× 10 -8,10 -7,3× 10 -7mol·L-1)可剂量依赖性拮抗组胺所致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 ,使组胺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pA2 值为 8.5 5 )。结论 :国产盐酸氮 艹卓 斯汀具有较好的抗组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采取自血疗法:取患者静脉血5ml,立即在臀部作深部肌肉注射,每周2次,共12次;盐酸依匹斯汀片10mg,1次/d;自血疗法组:自血疗法同联合组;依匹斯汀组:盐酸依匹斯汀片10mg,1次/d。疗程均为12周。结果疗程结束时,联合组、自血疗法组及依匹斯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73.33%,80.0%。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疗程结束后2个月,联合组、自血疗法组及依匹斯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77.61%,63.33%,联合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依匹斯汀组(P<0.05),而联合组与自血疗法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自血疗法结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协同,不易于复发,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依匹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50例,予盐酸依匹斯汀和玉屏风颗粒口服,对照组治疗组50例,予依匹斯汀口服,疗程6周。结果治疗第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58%,对照组50%,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6周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6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依匹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对照组行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于治疗后14d分别观察2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和总体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角膜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积分与角膜染色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痒改善时间、结膜充血改善时间、眼睑滤泡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胁柬疗效。方法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和盐酸依匹斯汀,对照组只给予盐酸依匹斯汀,疗程4周。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6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6,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用盐酸依匹斯汀,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雷公藤、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2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三组,治疗组(A组):服用皿治林、雷公藤多甙及雷尼替丁;对照组1(B组):服用皿治林及雷公藤多甙;对照组2(C组):服用咪唑斯汀。连服2周为1疗程,三组均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A、B、C组治愈率分别为52.38%、36%、32%;总有效率分别为90.10%、80%、72%;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氮卓斯汀联合恩再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氮卓斯汀联合恩再适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氮卓斯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氮卓斯汀联合恩再适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是否给予联合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与实验组(34例: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远期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马晓敏 《中国药业》2014,(12):100-101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日,同时口服玉屏风颗粒5 g,3次/日;对照组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日;疗程均为6周。观察血清IgE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用药可增强抗炎、抗过敏作用,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王咏丽  佟欣  袁建军  向生青 《中国药房》2014,(24):2256-2258
目的:比较盐酸氮卓斯汀与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41例)。A组患者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每鼻孔1喷,bid,于晨起和睡前给药;B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每鼻孔2喷,qd,于晨起给药。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B组患者为19.5%,A组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氮卓斯汀与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均具有显著疗效,但盐酸氮卓斯汀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氮革斯汀的抗组胺作用.方法皮内注射组胺增加豚鼠皮肤通透性;静脉注射组胺诱导豚鼠休克;组胺诱导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结果盐酸氮(艹卓)斯汀(0.05,0.15,0.45 mg-kg-1,ig)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组胺所致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盐酸氮革斯汀(0.05,0.1,0.2 mg·kg-1,ig)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休克的反应程度,延长休克的潜伏期,降低豚鼠的死亡率.盐酸氮(艹卓)斯汀(10-8,3×10-8,10-7,3×10-7mol·L-1)可剂量依赖性拮抗组胺所致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使组胺量效曲线平行右移(pA2值为8.55).结论国产盐酸氮(艹卓)斯汀具有较好的抗组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使用中药制剂荨麻疹汤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d;西药对照组使用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6%,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14例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治疗组另给予甘利欣胶囊口服150 mg,3次/d;两组均连用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2、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2.9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27.78%)高于治疗组(6.67%)。结论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用盐酸西替利嗪,复发率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比较盐酸氮卓斯汀与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效果。方法 14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对照组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辅舒良),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起效快、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应首选盐酸氮卓斯汀,该药起效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芳  方伦磊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12-3313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联合中药(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方法 选择CIU患者92例,借助SAS分析系统,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润燥止痒胶囊.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8% (39/46),对照组为65.21% (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风团数量级风团大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7.92、6.98、5.56、4.42、4.10、4.03,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4.83、4.23、4.60,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14% (2/28),对照组为31.58%(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 (6/46),观察组为17.39%(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P>0.05).结论 相比单用咪唑斯汀片,咪唑斯汀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CIU疗效更显著,复发率更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