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对缓解胃部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睡眠时间、吗啡使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72h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48h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吗啡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降低吗啡使用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棉垫加压配合冰敷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1例,手术后运用棉垫加压并给予冰敷(每天4次,每次45 min)。对照组91例进行常规处理。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观察记录两组术后12、24、48 h进行VAS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04分所占比率分别是87.91%和72.52%,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记录两组术后加压冷疗后12、24、48 h,测量两组患者的踝围差值,两组数据比较,实验组的踝围差值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对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同时完全能耐受冷敷,没有引起不适反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34分所占比率分别是87.91%和72.52%,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记录两组术后加压冷疗后12、24、48 h,测量两组患者的踝围差值,两组数据比较,实验组的踝围差值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对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同时完全能耐受冷敷,没有引起不适反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36级所占比率分别是90.10%和61.53%,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棉垫加压并配合冰敷治疗有效,可以减轻患者在术后肿胀和疼痛程度,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损伤修复,很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鼻腔冲洗在鼻内镜手术后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冲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冲洗组以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器鼻腔冲洗,对照组每2~3天鼻内镜冲洗并清理1次,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冲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冲洗组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方法,使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正>全膝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病的晚期治疗,由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大,术中广泛的软组织松解、截骨面的大量渗血及止血带运用造成的纤溶亢进,易导致围手术期大量显性失血及隐性失血~([1-3]),并出现伤口疼痛、肿胀。为减轻术后疼痛和局部出血,采用早期冰敷法对术后患者冰敷48 h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鼻腔鼻窦手术之后鼻腔粘连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的40例施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以及传统非鼻内镜手术之后鼻腔粘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粘连位置不同,进行相对应的手术加以分离,手术之后使用四环素可的松油纱条对粘连面进行填塞隔离,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等进行治疗。结果对40例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没有出现再次粘连的情况,患者的鼻部不适感全部消失。结论手术之后出现鼻腔粘连的治疗关键在于必须要彻底的将粘连进行分离,之后的隔离物需要放置足够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术后常常进行2~3 d的鼻腔填塞,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常常给患者带来痛苦.随着鼻用填塞材料的不断更新,鼻腔鼻窦鼻内镜术后患者的舒适程度在逐渐提高,为减轻患者因鼻腔填塞造成的痛苦,并达到有效的止血目的,我们应用"鼻腔微填塞技术",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4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作用特点,为鼻腔手术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采用烟卷引流条、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膨胀海绵填塞止血和PG止血,进行临床效果观察与对照。分析应用应激性心理护理学对患术后出血及创面愈合所产生的影响。结果:下鼻甲粘腹部分切除术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鼻息肉除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出血发生率与止血方法的选择有密切关系。结论:4种止血方法各有特点,止血效果确切,但从减轻术后疼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因素考虑,膨胀海绵和FG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舒适护理来减轻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方法对110例在本科住院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有针对性地从几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舒适护理,对照组未进行有意识的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提高,并发症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舒适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黎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221-222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冰敷的效果。方法将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患者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患者回房后使用冰袋持续冰敷隧道管通过的皮肤部位6h,对照组不冰敷。结果两组的出血情况及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后冰敷可降低出血,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腿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气压冰敷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200例小腿骨折并实施内固定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运用相同药物,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100例除常规方法外,增加气压冰敷疗法,观察患者消肿时间、疼痛感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者患肢肿胀完全消退平均5.29 d,对照组平均13.0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7~9分以上重度疼痛患者实验组比对照组少20%,张力性水泡等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9%.结论 气压冰敷能有效缓解患肢肿胀、疼痛,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6,(17):23-26
目的探讨不同鼻腔填塞物对鼻内镜术后伤口疼痛和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2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51例患者使用凡士林纱条为A组,51例患者使用凡士林纱条+胶原蛋白海绵为B组,51例患者使用止血海绵为C组,51例患者使用藻酸钙为D组。比较各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情况、止血效果、并发症情况、功能评定。结果 B组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好于A组,VAS评分、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鼻腔通气评分、鼻腔胀痛评分、牙齿酸痛评分、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鼻腔出血停止时间明显少于A组。C组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好于A组和B组,VAS评分、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鼻腔通气评分、鼻腔胀痛评分、牙齿酸痛评分、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鼻腔出血停止时间明显少于A组和B组。D组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好于A组、B组、C组,VAS评分、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鼻腔通气评分、鼻腔胀痛评分、牙齿酸痛评分、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B组、C组,鼻腔出血停止时间明显少于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钙止血镇痛效果最佳,可明显患者鼻腔功能,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其次为止血海绵、凡士林纱条+胶原蛋白海绵、凡士林纱条。  相似文献   

12.
徐志强  王小兰  王少敏 《河北医药》2005,27(12):919-920
目的观察超前镇痛对鼻腔手术后头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5例术后口服尼美舒利片100mg,每日2次;B组43例在手术开始前0.5~1.0h静脉注射芬太尼1别kg为负荷量,随后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药物为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量1.0ml/h,单次追加量0.5ml,锁定时间为15min,维持48h;C组38例在手术结束时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用药与参数同B组。结果镇痛优良率A组26%,B组86%,12组74%,B、C组与A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用药量明显少于C组(P〈0.05)。不良反应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鼻腔手术应用超前镇痛与术后再应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均良好,组间比较差异虽无显著性,但超前镇痛的用药总量明显减少.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鼻腔内镜手术后填塞止血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饶丽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281-2282
目的:探讨鼻腔内镜手术后合适的鼻腔止血材料和填塞方法的选择。方法:将临床上80例行鼻腔内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A组42例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B组9例用高分子棉填塞,C组5例使用明胶海绵填塞,D组24例使用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统计术后出血量及时间,及重新填塞次数和并发症。结果:(1)出血:A组术后渗血3例.纱条抽出后出血2例。B组术后渗血2例,填塞状态下出血1例,C组海绵抽出后出血1例。(2)填塞时间:A组48d,时后出血量明显,延迟1.2天抽完纱条。(3)重新填赛次数:A组重新填塞2例,B组重新填塞1例,C组重新填塞2例。(4)并发症:A组眶周血肿1例,B和C组鼻中隔血肿2例。结论:应根据术腔情况选择不同的填塞材料,避免出血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鼻腔镜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导致患者头痛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腔结构异常患者,治疗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所选患者均采用鼻腔镜手术治疗法,在进行治疗前,根据患者的鼻内结构异常情况选择不同手术办法,观察鼻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61.7%,治疗显效率为36.7%,治疗无效率为1.7%,治疗满意度为95%。结论当患者应鼻腔结构异常导致出现头痛症状时,应当优先选择鼻腔镜手术治疗,缓解疼痛症状,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观察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本组研究的210例急性手术患者分组,使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由105例急性手术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不做疼痛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患者急性术后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上述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3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手术后疼痛的患者而言,给予其规范化的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加强对其进行疼痛管理,进而改善其术后疼痛状况,并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手术疼痛是一个普遍存在且棘手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还影响病人的康复及生活质量,与传统麻醉止前方法相比,PCI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要而投放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张翠华  李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429-1430
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大大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它不仅创伤小,出血少,更能使术区清理彻底[1].鼻内镜下术区用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后在下鼻甲处用鼻腔通气管与空气相通,与传统的只填塞术区至鼻腔相比,患者痛苦更小,疗效更好,这也是接受该类手术患者越来越多的直接原因.作者就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加强型鼻咽通气道应用于五官科鼻腔手术后的气道管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行五官科鼻腔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作为加强型鼻咽通气道组,术毕在膨胀止血海绵中放置加强型鼻咽通气道保留鼻腔通气;B组作为对照组,术毕采用传统单纯填塞膨胀止血海绵。通过术后24、48 h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睡眠质量、口干程度评分,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加强型鼻咽通气道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折性;A组患者24、48 h睡眠质量、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型鼻咽通气道用于五官科鼻腔手术后气道管理可增强气道管理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刘英 《中国处方药》2014,(5):129-130
目的对鼻内腔手术后鼻腔填塞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12月的118例鼻内腔手术并进行鼻腔填塞的患者进行随访,并设计疼痛调查问卷进行疼痛评估并统计,并对患者的疼痛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在术后6h、12h疼痛程度最重,单侧鼻腔填塞患者在术后6h中度以上疼痛者47例,12h为54例,双侧鼻腔填塞患者术后6h、12h的中度以上疼痛例数分别为50例、52例。术后1~2d的随访中,单侧鼻腔填塞者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双侧鼻腔填塞患者(P〈0.05)。结论鼻内腔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的疼痛程度随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双侧填塞患者较单侧者重,对患者的生活及睡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进行相应药物干预与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平稳渡过术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20.
陈洁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1):138-1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对术中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手术配合流程,术中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减轻白内障患者术中疼痛和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