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脑脊液检查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8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涂片及荚膜抗原检查资料.结果 首次腰穿脑脊液常规异常60例占72.3%.生化检查中葡萄糖定量异常57例占68.7%,总蛋白质异常66例占79.5%.细胞学异常81例占97.6%,细胞学分析发现隐球菌51例占61.4%.脑脊液离心涂片墨汁染色阳性75例占90.4%.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2+以上)76例占91.6%.结论 腰椎穿刺脑脊液离心涂片墨汁染色与荚膜抗原检测阳性率最高,细胞学检出隐球菌的阳性率最低,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可反映脑膜炎症与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用脑脊液细胞学常规检查诊断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描述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和 MGG 染色下隐球菌的结构特征。并复习文献,重点讨论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和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方法 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查找新型隐球菌.结果 1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均镜检到新型隐球菌,而对照组未镜检出一例阳性.结论 因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很相似,实验室几乎均未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往往不能及时确定而被误诊.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应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而日常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及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败血症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墨汁染色查找患者脑脊液隐球菌的含量,对脑脊液、全血进行培养及鉴定,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找隐球菌多次阳性,脑脊液及全血培养及鉴定结果均为新型隐球菌感染,质谱鉴定结果为格特隐球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致使免疫力低下,易多部位感染隐球菌,早期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及漏诊,需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通过对其主要临床症状判断,结合隐球菌墨汁染色检查及培养等病原学检测,可明显提高隐球菌感染的检出率,从而早诊断,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提高新生隐球菌的检出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55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作以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墨汁染色阳性42例,革兰染色阳性38例,真菌培养阳性49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52例。结论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4种不同检验方法,笔者认为对同一份标本应联合使用3种以上方法检测,使结果互相印证,从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方法:腰椎穿刺术获得脑脊液,脑脊液标本涂片墨汁染色查找带有荚膜的新型隐球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隐球菌数量与白细胞计数及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2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在(10~300)×106/L之间,多以淋巴细胞为主。随着疾病病程的进展和治疗,出现隐球菌先增后减与白细胞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而CD4+T细胞则随疾病的治疗逐渐减少。结论:脑脊液中CD4+T细胞可作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新生隐球菌漏诊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本文通过对2003年—2009年本院检测的1500例脑脊液标本细胞学计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00例脑脊液标本细胞学计数中发现隐球菌8例,并通过印度墨汁染色及沙保培养基培养验证。结论在脑脊液细胞学计数时不容忽视对新生隐球菌的初步观察,以减少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中发现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4年2月-2011年12月CSF细胞学检查2530例、CSF标本经玻片离心法制片,常规采用迈-格-姬染色观察.结果 CSF细胞学发现中性粒细胞,共453例,占全部CSF细胞学检查的7.08%.包括了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其中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脑炎250例、结核性脑炎8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炎10例、化脓性脑炎76例;非感染性疾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炎30例、神经白塞病1例、脑膜癌2例.中性粒细胞在脑脊液细胞的比例,病毒性脑炎占60%-85%,结核性脑炎占30%-80%,新型隐球菌性脑炎占0%-30%,化脓性脑炎占80%-99%,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炎5%-80%,神经白塞病占50%,脑膜癌占10%-30%.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出现中性粒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改进胸腹水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改进胸腹水操作技术。方法 :对 4 3 0例胸腹水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 ,同时做PAS染色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4 3 0例胸腹水 ,其中胸水 2 80例 ,漏出液 4 5例 ,渗出液 2 3 5例 ,肿瘤细胞 4 3例 ,腹水 15 0例 ,漏出液 3 3例 ,渗出液 117例 ,肿瘤细胞 12例 ,共检出肿瘤细胞 5 5例 ,糖元染色呈强阳性和阳性反应。结论 :胸腹水细胞学和糖元染色检查 ,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附3例报告)倪昆华*李成龙*李兆熊真菌性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脑膜或大脑实质引起的炎症,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又是常见的一种。死亡率较高易发生误诊。现将1986年以来,我科收治并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证实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1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无明显恶液质表现,早期脑脊液表现为压力升高,轻度蛋白升高,需多次腰穿检查脑脊液才发现病原菌.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发现病原菌,应多次作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确诊经过、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18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最多见。脑脊液常规检查以颅内压、白细胞、蛋白质增高,葡萄糖、氯化物降低最多见。病原体检查经反复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及培养大多数能找到隐球菌。结论对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不典型的脑膜炎患者应常规做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及培养找隐球菌,以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对17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见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多核巨细胞和巨噬细胞胞质内及间质中可见薄壁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小体,黏液卡红和PAS染色呈阳性。透射电镜下,隐球菌无菌丝,单细胞芽生,孢子无子囊,有荚膜形成,荚膜与细胞壁之间有明显透明带,结构较简单,细胞器不发达。结论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非常少见的肺部真菌病,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微结构形态学特征可反映其独有的生物学特点,具有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改进胸腹水操作技术。方法:对430例胸腹水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同时做PAS染色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430例胸腹水,其中胸水280例,漏出液45例,渗出液235例,肿瘤细胞43例,腹水150例,漏出液33例,渗出液117例,肿瘤细胞12例,共检出肿瘤细胞55例,糖元染色呈强阳性和阳性反应。结论:胸腹水细胞学和糖元染色检查,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近4年(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般资料、诊断检测方法及治疗情况。结果共15例患者,有基础疾病者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HIV/AIDS)2例,肾病综合征2例,不明原因发热1例,其他6例;有明确鸽子接触史者3例;墨汁染色首次找到隐球菌者7例(7/15),非首次(第2或3次)找到隐球菌者2例(2/15),脑脊液找到隐球菌者6例(6/9)(该病例资料9例送检细胞学),乳胶凝集试验抗原阳性15例(15/15);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1/15)。治愈2例,好转7例,死亡或自动出院6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HIV/AIDS增多有关,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笔者认为脑脊液细胞学、乳胶凝集实验是快捷便利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先于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36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颅内压增高表现,葡萄糖降低尤为显著,IgG、IgM、IgA及微量总蛋白升高明显。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下降明显。新型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100%)、氟康唑(94.4%)和5-氟胞嘧啶(94.4%)抗真菌药敏感性较高。结论 对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反复多次进行脑脊液培养、墨汁染色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有助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下降。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仍然安全有效;早期控制感染和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LFA)和乳胶凝集试验(LA)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治疗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LFA和LA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治疗前后的脑脊液标本和血清标本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并与脑脊液墨汁染色和真菌培养进行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动态观察治疗期间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的变化,和LFA的干扰因素.结果 LFA和LA对脑脊液标本隐球菌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97.73%和95.45%,血清标本的敏感度也分别为97.73%、95.45%;对脑脊液标本的特异性分别为95.83%、95.83%,对血清标本的特异性分别为89.39%和87.12%.艾滋病继发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中的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中荚膜抗原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9,P<0.001;t=6.814,P<0.001).结论 LFA与LA适用于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快速诊断;脑脊液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的动态监测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AIDS(艾滋病)患者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法,抗原凝聚法和培养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04~2015-06收治的培养出新型隐球菌的63例AIDS患者资料,观察采用墨汁染色法和抗原凝聚法检查63例患者新型隐球菌的阳性率。结果:采用抗原凝聚法检验63例患者的阳性率为85.7%,高于墨汁染色法的73.01%,两种检测方法的新型隐球菌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4,P>0.05)。结论:墨汁染色法和抗原凝聚法用于检测AIDS患者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均可获得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9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临床症状、辅助检查 ,愈后进行比较。结果 ①头痛、颅高压及脑脊液隐球菌阳性占本组患儿的 10 0 % ;②合理处理颅高压治愈患儿占本组患儿的 77.8%。结论 ①对头痛、颅高压患儿应行脑脊液隐球菌检查 ;②合理处理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愈后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00例确诊患者中,男7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5±10.3)岁,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为(6.1±0.7),所有患者均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发热和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D4细胞计数1~ 139/μl(中位数8.5).98例患者入院初次脑脊液压力升高,平均为(21.2±12.4)mmHg.脑脊液白细胞中位计数2(1 ~ 110)× 10^6/L,中位蛋白质定量为0.41 g/L(0.11 ~1.43 g/L),葡萄糖含量中位数为0.42 g/L(0.05~ 0.69g/L).88例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81例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88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抗原阳性,99例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中位疗程23天,各治疗组间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4.387,P=0.821).结论 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