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术后腹膜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本文介绍胃癌术后腹膜复发和转移的早期诊断及外科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胃癌术后腹膜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胃癌术后腹膜复发和转移的早期诊断及外科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胃癌生存预后不佳的关键因素。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后随访方法来检测及评估胃癌病人术后复发、转移。分析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类型、认识胃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危险因素、合理制定个体化胃癌术后随访和监测的方案,对早诊断和早干预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多学科协作诊疗和个体化诊疗。  相似文献   

4.
<正>复发是影响胃癌病人手术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复发的基础是肿瘤的微转移。在肿瘤细胞未形成影像学可观察到的转移结节前,血液的包含成分或一些与肿瘤有关的蛋白、因子就会发生改变。因此,及早的检测这些改变,发现存在的微转移并给予治疗是胃癌术后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措施,对提高胃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和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36例胃癌患者术前静脉血清CEA和CA19-9水平,分析CEA和CA19-9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术后复发转移67例。术前血清CEA阳性率为48.5%(66/136),CA19-9阳性率为43.4%(59/136)。CEA阳性与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有关(P=0.011、P=0.018、P=0.021、P=0.024),CA19-9阳性与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8、P=0.045)。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0.6%(40/66)和61.0%(36/59),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8.6%(27/70)和40.3%(31/77),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明显高于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P=0.010、P=0.01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P=0.003、P=0.007)。结论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检测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联合检测血清CEA和CA19-9水平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转移与复发。与其预后一样,转移与复发均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包括(1)临床表型及治疗情况;(2)病理学表型;(3)肿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表型包括性别、年龄、一般状况、免疫基础、有无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肿瘤并发症,如梗阻、穿孔、继发感染、出血等;治疗方式包括有无根治切除、恰当的清扫以及修复术式、有无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尤其首次治疗正确与否是极重要的因素,围手术期如输血、放疗、化疗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转移复发及预后。病理表型包括肿瘤原发部位(如贲门或近段胃癌预后较远端胃癌差,直肠…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恶性肿瘤, 预后不佳。目前, 胃癌的筛查、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多基于内镜、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等。传统的检查手段存在有创、灵敏度低等缺点。以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可检测并分析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游离DNA, 其侵入性小, 所需样本量也更少。此外, ctDNA检测可在不同时间重复进行, 以纵向监测肿瘤负荷和分子变化, 已在多种肿瘤的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估、复发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笔者结合最新文献和临床实践, 阐述ctDNA检测在胃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胃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深入发展,胃癌的5年存活率不断提高,可获得随访的人数持续上升,有关胃癌随访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早期胃癌无论是行胃切除术还是内镜下切除术(ER)长期预后都较好,但仍然存在术后复发问题。由于早期胃癌在治疗方法和长期预后上与进展期胃癌存在明显差别,因此,早期胃癌随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该引起足够重视。1早期胃癌的预后1.1早期胃癌术后死亡原因分析进展期胃癌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术后复发(包括转移),而Kunisaki等[1]对1169例早期胃癌胃切除术后随访至少5年,其中每3个月查1次血清肿瘤标…  相似文献   

9.
癌细胞腹腔种植及腹膜微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主要诊断方法是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但敏感性较差。而端粒酶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率极高,是诊断恶性肿瘤的可靠指标。我们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ISH)测定胃癌术前术后腹腔灌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检查腹腔中游离癌细胞,在预测胃癌术后腹膜复发及临床治疗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LL  Liang H  Wang XN  Zhang RP  Pan Y  Wang BG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0):1542-1545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41例行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复发(≤1年,82例)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结果 早期复发组与对照组(1年后复发转移,59例)的1、3年存活率分别为36.6%、2.4%和100%、45.8%,两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复发组、对照组复发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体分型、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与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早期复发转移病例生存率低、复发转移术后生存时间短.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术中失血量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57例,收集术中失血量、肿瘤浸润深度(T期)、术后化疗、淋巴结转移情况、围手术期输血、术后肿瘤复发情况及生存时间等资料,观察术中失血量对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腹膜复发组术中失血量(517±287)ml高于无腹膜复发组(372±253)ml(P<0.05);T3-4组、围手术期输血组、术后未行化疗组和淋巴结未见转移组术后出现腹膜复发患者术中失血量分别为(522±270)ml、(539±331)ml、(516±322)ml、(513±343)ml,显著高于同组中未出现腹膜复发者[(371±276)ml、(347±248)ml、(290±211)ml、(353±249)ml](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和术后化疗情况与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相关(P<0.05);术中失血量≤400 ml组的生存时间长于术中失血量>400ml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失血量是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意义。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39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用CT轴位图像和三维后处理图像分别对胃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诊断。结果 CT轴位图像和三维后处理图像对病变形态、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的检出率分别为82.1%(23/28)和100%(28/28),62.5%(10/16)和93.8%(15/16),66.7%(10/15)和93.3%(14/15),87.5%(7/8)和87.5%(7/8)。结论 CT三维重建对于增厚胃壁垂直厚度的测量、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的观察及对淋巴结整体形态的变化可更直观、立体地进行诊断,对于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优于单纯轴位图像,为复发肿瘤进一步治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早期胃癌病人整体预后良好,术后复发转移是限制其疗效进一步提高的根本原因。恶性肿瘤的病因仍然是影响早期胃癌复发的主要原因;胃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异质性决定了早期胃癌转移复发的危险度;内镜微创治疗的规范程度和技术水平也是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早期胃癌的复发模式主要包括原位复发、残胃复发、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等。临床上应详细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深入了解其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可能机制和临床特点,选择规范合理的治疗技术。随着肿瘤复发转移理论的完善和新检测技术开发,早期胃癌复发转移的精准预防和干预是未来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胃癌术后复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形式及影响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方法总结分析225例胃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胃癌术后复发的15个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术后复发率为37.3%(84/225),其中腹膜复发47.6%(40/84),血源性转移复发33.3%(28/84),区域局部复发15.5%(13/84),远处淋巴结转移复发3.6%(3/84)。术后2年内复发者75.0%(63/84),2年后复发者25.0%(21/8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依次为T、N分级,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影响术后腹膜复发的独立因素依次为T分级,肿瘤大体分型,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影响术后血源性转移复发的独立因素依次为T、N分级,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影响术后区域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依次为病期,肿瘤部位,肿瘤大体分型。结论胃癌术后复发大部分发生在术后2年内,以腹膜复发和血源性复发常见。T、N分级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是影响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胃癌一旦发生腹膜转移,即失去手术根治机会,预后差。据文献报道,有10%~20%的T_3或T_4期胃癌病人在施行根治手术时已存在腹膜微小转移灶,40%~60%进展期胃癌病人术后最初复发灶在腹膜,20%~40%胃癌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系腹膜转移~([1])。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胃癌腹膜转移对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CT诊断,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区域及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胃癌患者共81例,均行胃癌根治性手术,随访期间CT发现存在局部区域复发或转移。分析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区域及规律。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复发时间和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之间的关系;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81例术后复发患者中,局部区域复发率最高(37.04%),在18例伴有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Ⅰ区10例,Ⅲ区3例,Ⅳ区1例,Ⅵ区4例。术后7~12个月复发率最高(41.98%)。截止至2015年9月30日,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81例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3.1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19.94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期为7.19个月。其中发生腹膜种植后,中位生存期最短,仅为4.2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OS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年龄(P=0.024),Borrmann分型(P=0.017)、TNM分期(P=0.009)、淋巴结检出总数(P=0.022)、阳性淋巴结数(P=0.002)、治疗方式(P=0.026)和治疗依从性(P=0.035);与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RFS)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淋巴结检出总数(P=0.012)、阳性淋巴结数(P=0.008)、治疗方式(P=0.034)和治疗依从性(P=0.016)。结论局部区域复发,特别是区域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形式,术后通过CT划分淋巴结转移区域对于放疗靶区确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胃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胃癌术后复发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探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胃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癌术后复发多是由于胃癌腹膜广泛转移而在临床不能达到治愈性切除,因此,如何在术前判断有无腹膜转移,对是否再次手术有重要意义。近年有用血清CA125检测疾病复发、决定化疗效果和预测患者预后犤1犦。我们对1998~2002年间已行胃癌根治术、但因肿瘤复发再次行开腹探查术的25例患者进行血清CA125检测,探讨CA125水平与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本组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47.5(32~63)岁。术中情况判断标准:P0,肿块局限、与周围无明显浸润或浸润局限,无远处转移,可切除;P1,局部广泛浸润,如侵及胰腺、肠系膜根部和部分腹膜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胃癌各种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例胃癌患者术前NLR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特征、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等各种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胃癌术前的NLR与肿瘤浸润深度(x2=6.147,P<0.05)、淋巴结转移(x2=28.297,P<0.01)、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2=25.722,P<0.01)、复发(x2=43.620,P <0.01)呈正相关,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NLR升高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为(28.448±3.395)个月,NLR正常组生存时间为(65.802±2.982)个月,预后明显差于NLR值低者(x2=54.585,P<0.01).结论 NLR可能是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NLR是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胃癌腹膜转移是最常见的胃癌复发和转移形式,预后极差,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特异临床症状,其早期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是胃癌腹膜转移的常用诊断方法,但其准确率较低,而腹腔镜探查或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准确率较高。目前,对胃癌腹膜转移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但常规治疗不能有效地改善胃癌腹膜转移病人的预后。近年来,积极的治疗方案如腹腔热灌注化疗、肿瘤减灭术和转化治疗等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已有研究证实,转化治疗后行肿瘤减灭术能够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时间。转化治疗以其较好的疗效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