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对乳腺癌SLNB的定位、检取、状态评估、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分析与综述。结果乳腺癌SLNB能够准确定位、检取前哨淋巴结(SLN)。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助于SLN状态的评估,SLNB的适应证正在不断扩大。该技术并发症少,能够准确判定腋窝分期,指导选择性的腋窝淋巴结清扫。结论 SLNB技术已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其操作尚需进一步规范,以降低假阴性的发生;假阳性和有争议的适应证问题仍需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区域淋巴引流最先到达的淋巴结。据其定义,肿瘤学阴性的SLN意味着该区域淋巴结无肿瘤转移。这样就可对一个SLN阴性的乳腺癌病人免行腋下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从而避免ALND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患侧上肢麻木、疼痛、水肿、腋下积液和感染,还可缩短住院天数.节省医疗费用,为是否采用辅助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崇亮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3,7(2):151-155
18 94年 ,美国医生Halsted首创了乳腺癌根治术 ,使术后复发率由当时的 5 8%~ 85 %下降到 6% ,开创了肿瘤器官整块广泛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的经典肿瘤外科治疗原则。 2 0世纪 70年代 ,美国学者Fisher提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区域淋巴结并非癌细胞滤过的有效屏障 ,血流扩散更具重要意义的理论后 ,乳腺癌手术逐步向保乳手术迅速发展。近年来 ,不少学者对乳腺癌常规行腋淋巴结清扫 (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这一金标准的必要性提出质疑 ,引发了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又一次革命[1] 。近期不断有资料显示 ,较小范围的腋淋巴结切… 相似文献
4.
5.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国外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历史、概念、活检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综述。结果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操作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变化范围广。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还需要大量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实验结果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7.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与活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和前哨淋巴结能否准确预告腋淋巴结状况。方法 应用美蓝对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活检。结果 26例(81.25%)检出前哨淋巴结,且均集中在levelⅠ区域,用美蓝定位前哨淋巴结预告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7.78%(7/9)。准确性为80.77%(21/26)。特异性为82.35%(14/17),假阴性率为22.22%(2/9)。结论 前哨淋巴结虽能预测腋淋巴结状态,但要取代腋淋巴结清扫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中,不论是改良根治还是保留乳房治疗,都要常规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获得肿瘤分期资料从而指导下一步治疗,但腋窝淋巴结清扫会带来许多并发症,如上肢水肿和功能障碍、皮下积液、刀口愈合不良等,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又能进行准确的分期,前哨淋巴结(se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技术应运而生,它具有操作简 相似文献
9.
尉承泽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0):955-958
自从Hasteld创建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已经经历了100多年。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认识的深入、早期病人的比例增加,手术由根治术到改良根治术,并过渡到乳腺部分切除(保乳手术)。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理念也已经从最大的可耐受切除转变为最小的有效治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7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中位年龄54岁(范围32~75岁),其中48例(62%)患者为右乳癌,30例(38%)为左乳癌。同时,46例(59%)患者肿物位于外上象限,13例(17%)肿物位于外下象限,11例(14%)位于内上象限,8例(10%)位于内下象限。55例(70%)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IDC),16例(21%)为导管原位癌(DCIS),5例(6%)为浸润性小叶癌(ILC),2例(3%)为其他类型浸润性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0%(70/78),其中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34%(24/70),前哨淋巴结阴性率为66%(46/70)。前哨淋巴结准确率为93%(65/70),假阴性率为11%(5/46)。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腋窝淋巴结复发1例,余均未见复发事件。结论当前结果符合文献报道,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活检是一种安全的肿瘤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手段,但需要一定经验的外科医生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PubMed、EMBASE、CBM从建库至2013年12月1日的文献资料,选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试验,严格按照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结果分析。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患者共7731例。因纳入文献在研究类型、测量指标、随访时间以及统计学指标的差异较大,采用亚组分析,Meta分析同质研究,其余采用定性的描述性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无病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方面,不同随访时间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前哨淋巴结切除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单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呈阴性时,可不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尚需相关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的随访进一步证实此系统评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前哨淋巴结活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洪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6):379-380
1977年Cabanas最先提出接受肿瘤引流的第 1个淋巴结称为前哨淋巴结 (sentinelnode ,SN) ,应在一定范围内将其切除进行病理学检查 ,以确定是否需进行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1] 。从理论上讲 ,由于SN是接受肿瘤引流的第 1个淋巴结 ,应该最先反映肿瘤的转移情况 ,因而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好的淋巴结[2 ] 。目前 ,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nodebiopsy ,SNB)主要用于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结检查。一、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近百余年来 ,乳腺癌手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 (axillarylymp… 相似文献
14.
前哨淋巴结(SLN)转移情况的评估,对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处理有重要意义。染料法联合核素法是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检出率最高的方法,且仍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其存在的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因而不断有新的SLNB方法应用于临床,如超声造影、近红外荧光染料法(吲哚菁绿,ICG)、纳米碳和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等。这些新方法、新技术使SLNB多样化,无核素污染,更加微创,并且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也与传统方法媲美。特别是使用超声造影(定位)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定性)的术前评估SLN情况的超微创新方法,可将传统的术中SLN评估提前至术前,使乳腺癌的临床实践更具合理性。此外,乳腺癌内乳淋巴结的评估,也有助于临床分期更全面,对内乳淋巴结检测的新观点及检测技术的改进,本文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是指肿瘤淋巴引流区域中接受淋巴引流的第一个/站淋巴结,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地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避免一部分腋淋巴结阴性的乳癌早期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目前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已显示出替代传统的腋淋巴结清扫的趋势。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或统一。 相似文献
16.
自1894年Halsted建立乳腺癌根治术以来,已有100多年了。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后经历了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术式,术中均强调腋窝淋巴结的廓清。现代乳腺外科认为:(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有利于判断预后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2)乳腺癌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如上肢淋巴回流性水肿和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等,主要由ALND所致。(3)早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如T1期患者有70%~80%无淋巴结转移,而T1a期患者则转移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ALND)一直是乳腺癌外科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乳腺癌临床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防止局部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随着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发病比例逐年增高,ALND的治疗意义也逐渐下降,还可导致术后许多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乳腺癌常规行ALND的必要性提出质疑。随着对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医疗机构接受了这一全新的概念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的可行性,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靠性。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例T1-2期、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的乳腺癌病人,使用^99mTc右旋糖酐或^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γ探测仪探测SLN,然后进行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两处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以此来评价SLN的病理组织学结果能否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状态。结果 在10例病人中发现SLN,发现率为66.6%(10/15),SLN的数量为1-3枚/例,平均2.1枚/例,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5-16枚/例,平均10.3枚/例,发现SLN的10例病人中1例(10%)SLN有癌转移,其他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2例SLN未发现癌转移而NSLN有癌转移,假阴性率20%(2/10),准确性80%(8/10),结论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技术以及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靠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提高准确性,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乳腺癌SLNB的概念、适应证、活检技术、提高检出准确率的方法、病理学检查方法、转移灶类型、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结果 SLNB的适应证在不断扩大。示踪剂、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状态的评估。乳腺癌SLNB的操作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其能否指导选择性的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争议较大,且SLNB的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变化范围较大。结论 SLNB已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其操作尚需进一步规范,其临床应用范围还需要大量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试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0.
前哨淋巴结快速活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及其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乳腺癌病人行SLNB,术中在肿瘤周边选二点注射1%美蓝5ml,根据肿块距腋窝的距离,5~10min后沿腋窝下皱折线切开,循蓝染淋巴管寻找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 hnode,SLN)。其中27例切除SLN后行腋窝淋巴结解剖(axill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两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并评价SLNB的可行性。结果:全组均进行了SLNB识别定位,1例未取到SLN,检出率为96.9%;另一例SLN病理呈假阴性。按目前国外SLNB的评价标准,本组SLNB的敏感度为88.2%,准确性为96.9%,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5.9%。结论:乳腺癌SLNB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扩大,将成为早期乳腺癌的诊疗常规,阴性可避免ALND的痛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