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Byrne HA…/Diabetes Care.-2000,23.-500-503   β-羟基丁酸(β-HBA)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主要酮体成分,但目前实验室检查所需时间较长,不适用于DKA的诊断和处理。英国一家实验室生产了一种手控式血酮和血糖联合测量仪,可根据血中β-HBA浓度的差异,产生相应大小的电流,在30s内测出β-HBA的浓度。文中评价了这种血酮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对象与方法 受试对象为19例可疑DKA患者(D组)和156例在体重控制门诊接受低热卡饮食治疗者(W组)。D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期间,采其500μl毛细血管血或2ml静脉全血;W组患者在门诊随访时,采其500μl毛细血管血。毛细血管血标本在20min内用血酮仪测量两次;静脉全血亦在12h内重复测量。实验前静脉血标本在4℃保存。将一个测试条插入血酮仪后,滴上10μl全血,30s后血酮仪显示β-HBA浓度。同时测血红蛋白,记录室温和湿度。为评价血酮仪测量的精确性,取3个实验室酶法测量分别为<1、1.1~3.0和3.1~6.0mmol/L的静脉全血样本,在30min内各测20次。比较血酮仪测量结果和实验室酶检结果,评价血酮仪测量的准确性,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结果 共分析19名D组和156名W组患者的224次β-HBA测定结果(0.0~10.24mmol/L)。设定血酮仪程序,酶法所测β-HBA结果>6mmol/L时显示“high”。D组5名患者的13份标本显示“high”,统计学处理时,剔除这些标本。两种方法的均数差异为+0.002(总体)、+0.001(W组)、+0.05(D组)、+0.09(D组静脉血)和-0.03(D组毛细血管血)mmol/L。以上各组的重复性SD分别为0.13、0.12、0.16、0.18、0.13mmol/L。二者的测量值和重复性均相近。湿度、温度和血细胞比容对实验室酶法和两种方法的差异均无影响(P>0.38和P>0.18)。血酮仪β-HBA低、中、高三组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6%、4.7%和2.7%,而酶法的CV值分别是8.5%、7.1%和3.7%,两种方法的CV相近,精确性相近。   结论 手控式血酮仪,能在30s内准确测出全血中β-HBA浓度,可用于酮症和DKA的检测。 (吕文山 柳 林摘 董砚虎校)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酮症(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病理性酮症状态,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在DK/DKA早期,乙酰乙酸转化为β-羟丁酸,从而使血β-羟丁酸/乙酰乙酸比值从正常的2-3:1提高到16:1。给予补液及胰岛素治疗,β-羟丁酸/乙酰乙酸比值下降,酮体水平整体下降。血酮体水平是DK和DKA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血酮体检测贯穿DKA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整个过程中(附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法检测51例糖尿病酮症、91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及69例正常者的血酮水平,结果:酮症组明显高于非酮症组(1.87±0.18 vs 0.12±0.02,P〈0.01),非酮症组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酮症组尿酮初次转阴时血酮值为(0.22±0.04)mmol/L,仍高于非酮症组(P〈0.01)。以血酮〉2mmol/L作为诊断糖尿病酮症的临界值,敏感度100%,特异度93.0%。结论:血酮及血糖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确诊糖尿病酮症。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酮症(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病理性酮症状态,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在DK/DKA早期,乙酰乙酸转化为β-羟丁酸,从而使血β-羟丁酸/乙酰乙酸比值从正常的2-3:1提高到16:1。给予补液及胰岛素治疗,β-羟丁酸/乙酰乙酸比值下降,酮体水平整体下降。血酮体水平是DK和DKA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血酮体检测贯穿DKA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整个过程中(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减量应用胰岛素的血糖标准.本文对68例DKA患者随机分为A组(13.9mmol/L组,N=32例)及B组(10mmol/L组,N=36).直至酮体转阴.结果A组及B组酮体转阴所需时间分别26.7±5.4h及15.8±4.3h(P<0.01).血糖≤10mmol/L所需时间,分别为24.6±7.1h及13.7±3.9h(P<0.01).两组均无低血钾、低血糖及脑水肿.但A组死亡率(9.38%)要高于B组(2.78%).结论在DKA治疗中,作为减量胰岛素用量并增用葡萄糖液的血糖标准,可定为10m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3~2014-03该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27例,其中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NDKA组)105例,DKA组22例;另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组)120名。采用酶比色法测定三组血清β-羟丁酸和血糖浓度水平,分析其在各组间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三组β-羟丁酸、血糖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KA组、NDKA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DKA组又高于NDKA组(P0.05)。血清β-羟丁酸诊断DKA最佳临界值为1.97 mmol/L,敏感度为87.8%,特异度为95.3%,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结论血清β-羟丁酸检测对DKA有较好的准确性,能早期诊断DK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尿C-P水平(UC-P)或UC-P/尿Cr(UCPCR)评价T1DM患者残余β细胞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94例FC-P水平低于检测下限的T1DM患者,测定餐后2 h C-P(PC-P)。晨起收集患者空腹尿测定UC-P和UCr。结果 94例患者中,19例(20.2%)PC-P>0.01 ng/ml的为残余β细胞功能(Res)组,75例(79.8%)PC-P<0.01 ng/ml的为β细胞功能衰竭(Dep)组。与Dep组相比,Res组UC-P[0.177(0.073,0.238)vs 0.022(0,0.042)ng/ml]和UCPCR[0.011(0.004,0.021)vs 0.001(0,0.004)nmol/mmol]升高(P<0.01),发生DKA比例降低(50.0%vs 75.0%,P=0.04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C-P、UCPCR与PC-P呈正相关(r=0.970、0.937,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UCP>0.058 ng/ml或UCPCR>0.048 nmol/mmol可作为预测残余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肽(C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验对糖尿病(D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8例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8名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CP、Hb A1c水平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分析HbA1c与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PG(10.79±3.23)mmol/L、2 h PG(13.76±3.42)mmol/L及HbA1c(11.95±2.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0.59)mmol/L、(3.69±0.29)mmol/L和(5.03±0.47)%(P0.05),CP水平(0.89±0.0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0.66)μg/L(P0.05);HbA1c与CP呈负相关关系(r=-6.653,P=0.041),与FPG呈正相关关系(r=0.445,P=0.037)。结论 CP与HbA1c联合检验可为可为医师诊断DM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的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北京市海淀、大兴区社区人群中选择482名高血压病患者。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15μmol/L,定义为H型高血压,482例高血压患者中有H型高血压患者353例,普通高血压患者129例。采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WV)分析仪测定颈-股动脉和颈-桡动脉PW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Hcy及生化指标。结果:与普通型高血压患者比较,H型高血压患者年龄较大[(58.7±9.5)岁比(63.9±9.6)岁,P<0.001],颈-股动脉PWV[10.75(7.72~13.78)m/s比11.60(8.60~14.60)m/s,P=0.033]、肌酐[(64.4±15.5)mmol/L比(69.5±16.6)mmol/L,P=0.003]、尿酸水平[(293.1±73.7)mmol/L比(310.4±70.7)mmol/L,P=0.019]明显升高,血糖水平明显降低[(5.11±0.60)mmol/L比(4.94±0.72)mmol/L,P=0.008],且男性较多(39.5%比54.1%,P=0.005)。简单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浆Hcy与年龄、肌酐、尿酸(r=0.181~0.282,P均<0.001)以及颈-股动脉PWV(r=0.114,P=0.012)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r=-0.112,P=0.014)。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cy与年龄(β=0.173,P<0.001)、肌酐(β=0.146,P=0.012)呈独立正相关,与女性呈独立负相关(β=-0.180,P=0.002)。结论:H型高血压有自己的特点,具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对糖尿病患者联合检验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的准确率和诊断价值。方法评价对象为2020年7月—2021年3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纳入观察组,并选择该时间段体检健康者200名,纳入对照组。对患者空腹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检测结果表明,观察组空腹血清C肽(1.06±0.1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4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10.42±2.38)%、空腹血糖(9.96±0.76)mmol/L及餐后2 h血糖(12.45±0.80)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5.12±0.50)%、(5.22±0.60)mmol/L、(6.56±0.7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α1-微球蛋白(41.52±10.25)mg/L、尿清蛋白/肌酐(64.85±1.2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不但血糖水平较高,而且空腹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清蛋白/肌酐也呈现明显的变化,联合检测可促进诊断准确率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KA患者水盐代谢异常与病情的相关性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将262例受试者根据血钠水平分为高钠(G1)组43例(Na145mmol/L)、正常血钠(G2)组109例(135mmol/L≤Na≤145mmol/L)、轻度低钠(G3)组86例(125mmol/L≤Na135mmol/L)及显著低钠(G4)组24例(Na125mmol/L),评估不同血钠水平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血钠与意识障碍、BUN/Cr、有效渗透压、HCO3―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341、0.123、0.853、0.196,P0.05或P0.01)。结论在DKA患者中常见水盐代谢异常,应注意监测,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糖代谢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长春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68例,根据患者既往是否存在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90)和非糖尿病组(n=178),比较两组患者病情严重度和血糖代谢情况,分析血糖代谢情况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SOFA≥4分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11.11%比3.93%,P=0.023);SAP的比例显著增高(31.11%比15.17%,P=0.002);需要外科引流的患者比例更高(31.11%比15.17%,P=0.002);空腹血糖显著升高(9.35±1.06 mmol/L比5.38±0.82 mmol/L,P=0.000);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8.31%±1.41%比5.00%±1.14%,P=0.000)。糖化血红蛋白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发展至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36~0.919,P=0.000。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性(r=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诊治要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38例均采用抗感染、静脉持续泵入小剂量胰岛素,每1~2 h检测血糖、电解质、尿糖和尿酮体,同时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结果 36例治愈,治愈率为94.7%,血糖降至5.6~10.8 mmol/L,尿糖和尿酮体阴性,2例因合并脑血管意外自动出院。结论 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内科急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误诊;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祛除诱因,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β-羟丁酸(HBA)水平与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7例,测定血HBA、FBG、Hb A1c值。根据FBG水平分为I组(FBG4 mmol/L)、II组(4 mmol/L≤FBG7 mmol/L)、III组(7 mmol/L≤FBG10 mmol/L)、IV组(10 mmol/L≤FBG13 mmol/L)、V组(FBG≥13 mmol/L);根据Hb A1c水平分为A组(Hb A1c7%)、B组(7%≤Hb A1c9%)、C组(Hb A1c≥9%),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FBG≥13mmol/L组血HBA水平最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9%组血HBA水平明显高于Hb A1c7%组及7%≤Hb A1c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β-羟丁酸水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Hb A1c≥9%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β-羟丁酸水平,积极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脑水肿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DKA伴脑水肿患儿(DKA+脑水肿组)10例及单纯DKA患儿(DKA组)6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DKA+脑水肿组治疗前血糖和BUN高于DKA组[(43.2±13.1)vs(34.3±9.9)mmol/L;(9.1±3.3)vs(7.7±2.1)mmol/L],pH值和血Na低予DKA组[(6.7±0.1)vs(7.0±0.6);(134.9±3.5)vs(141.9±6.9)mmol/L](P0.05)。DKA+脑水肿组治疗前PaCO_2、HCO_3~-及Scr均高于DK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KA+脑水肿组血糖、BUN、HCO_3~-及Scr较治疗前下降,pH值、PaCO_2及血Na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DKA+脑水肿组碳酸氢盐使用率和使用量均高于DKA组[100%(10/10)vs 65%(39/60),P0.05;(4.9±2.5)vs(2.2±1.0)ml/kg,P0.01]。结论 DKA伴脑水肿患儿酸中毒较严重,低钠血症难以纠正;过量使用碳酸氢钠及BUN升高者,易出现脑水肿。  相似文献   

16.
3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6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血酮、尿酮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糖尿病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s,FFA)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心绞痛组为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无糖尿病患者42例,对照组为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冠心病患者30例,行75g葡萄糖口服耐量试验,分别测定空腹、餐后30min、120min血糖、胰岛素及FFA水平。结果伴IR患者在不稳定心绞痛组26例(26/42),对照组为12例(12/30),(P=0.066);在不稳定心绞痛组,伴IR患者空腹和餐后120min,FFA分别为(0.63±0.16)mmol/L和(0.16±0.07)mmol/L;高于无IR患者,空腹和餐后120min值为(0.48±0.21)mmol/L和(0.07±0.06)mmol/L(P<0.05);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modelassay-insulinresistanceindex,HOMA-IR)增高(0.50±0.20与0.36±0.22,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HOMA-ISI)降低(-1.96±0.20与-1.71±0.22,P<0.05);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伴IR患者比较,FFA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63±0.16)mmol/L与(0.48±0.22)mmol/L,P<0.05,(0.16±0.07)mmol/L与(0.08±0.03)m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51,P<0.01);餐后30minFFA与HOMA-IR呈正相关(r=0.44,P<0.05);餐后120minFFA分别与空腹胰岛素(r=0.55,P<0.05)、餐后120min血糖呈正相关(r=0.432,P<0.05);游离脂肪酸曲线下面积(FFAAUC)与HOMA-IR(r=0.492,P<0.05)、体重指数(r=0.94,P<0.0001)、腰围(r=0.41,P<0.05)、臀围(r=0.40,P<0.05)和餐后120min胰岛素(r=0.90,P<0.0001)呈正相关。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体重指数、餐后120minFFA呈正相关。结论FFA与无糖尿病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关系,餐后120minFFA有可能作为评价这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间接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科室将2016年1月—2021年4月该院接诊的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6例接受厄贝沙坦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6例接受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关注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患者空腹血糖(6.64±1.11)mmol/L、餐后2 h血糖(7.48±1.04)mmol/L,血糖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诊治,患者血尿素氮(BUN)(18.35±3.76)mmol/L、血肌酐(Scr)(852.32±9.13)μmol/L、尿酸(UA)(487.52±10.37)μmol/L、血β2-微球蛋白(β2-MG)(21.34±2.89)mmol/L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15%与69.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3%与4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百令胶囊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血糖、肾功能改善效果好,临床疗效优于厄贝沙坦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良宏  孙贵光 《山东医药》2008,48(13):93-93
儿童糖尿病均是1型糖尿病,有自发糖尿病酮症(DK)及酮症酸中毒(DKA)倾向.以往一般以尿酮体定性、血糖、渗透压、阴离子间隙等指标来指导临床治疗,但严重DKA患儿血中β-羟丁酸等酮体和脂肪酸增高,尿酮体呈弱阳性或阴性,容易掩盖酸中毒,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该院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5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据对患者使用胰岛素剂量不同,将患者分组。其中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餐前血糖(6.34±0.27)mmol/L、餐后2 h血糖(8.92±0.83)mmol/L与参照组餐前血糖(6.21±0.28)mmol/L、餐后2 h血糖(8.67±0.78)mmol/L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1、1.097,P0.05);研究组尿酮体转阴时间(18.92±6.82)h与参照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下降速度(5.95±1.02)mmol/(L·h)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6,P0.05)。研究组25例患儿,低血糖发生1例,占比4.00%;参照组25例患儿,低血糖发生8例,占比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钠是(142.85±6.32)mmol/L,血钾水平是(4.52±0.21)mmol/L;参照组血钠是(137.95±6.96)mmol/L,血钾水平是(5.12±0.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7.507,P0.05)。结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可使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可预防低血糖发生率,加快血糖下降速度,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钾、血钠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