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糖波动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分为新诊断T2DM组40例,T2DM+心功能Ⅰ~Ⅱ级组36例及T2DM+心功能Ⅲ~Ⅳ级组32例;另选取健康人群(NC)39名。比较各组生化指标、心功能指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血糖3d;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 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各组糖尿病病程、TG、TC、BNP及hsC-RP高于单纯T2DM组,舒张早起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舒张早期波/舒张晚期波(e/a)、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单纯T2DM组(P0.05);日内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波动绝对差(MODD)及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NC组和单纯T2DM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糖尿病病程、TG、BNP、MAGE、LAGE、SDBG、MODD、AUC呈正相关,与E/A、e/a、S/D、LVEF呈负相关(P0.05);MAGE与糖尿病病程、BNP、E/A、e/a、S/D、LVEF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E/A、LVEF、MAGE、SDBG及AUC是hsC-RP的影响因素;hsC-RP、BNP、E/A、LVEF、e/a、S/D是MAGE影响因素。结论血糖波动引起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诱导加重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功能紊乱以及血流阻力增加,进一步引起心肌供血供氧减少,引起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糖稳定性对新诊断T2DM患者早期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影响。方法对105例新诊断T2DM患者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并结合UAlb检测结果分为高GFR无UAlb(HG)组、高GFR伴UAlb(HG+UAlb)组、正常GFR伴UAlb(Con+UAlb)组及正常GFR无UAlb(Con)组,检测各组相关指标并比较。结果 (1)Con+UAlb组DBP高于其他各组(P0.05);HbA1c在Con、Con+UAlb、HG、HG+UAlb组逐渐升高(P0.05);HOMA-IR在Con、Con+UAlb、HG+UAlb、HG组逐渐升高(P0.05);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在Con、HG、HG+UAlb、Con+UAlb组逐渐升高(P0.05)。(2)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GFR与HOMA-IR、HbA1c呈正相关(r=0.541、0.472,P0.05),与SDBG、MAGE、MODD呈负相关(r=-0.600、-0.913、-0.850,P0.05)。(3)回归分析显示,CKD患者GFR的影响因素是HOMA-IR、HbA1c、MAGE、MODD(β=0.425、0.242、-0.252、-0.217,P=0.001、0.001、0.004、0.030)。结论早期CKD患者中HbA1c、HOMA-IR与GFR呈正相关,而MAGE、MODD与GFR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A1c水平、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O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115例,分为低HbA1c(5.5%~6.5%)组、中HbA1c(6.5%~7.5%)组、高HbA1c(7.5%~8.5%)组,行持续葡萄糖监测,记录包括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ELISA法测定OS血清指标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分析HbA1c水平和血糖波动与8-OHdG的关系。结果与低HbA1c组比较,中HbA1c组SDBG、MAGE升高(P<0.05);高HbA1c组LAGE、SDBG、MAGE及MODD均高于低HbA1c、中HbA1c组(P<0.05)。随着HbA1c水平升高,各组8-OHdG水平依次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LAGE、SDBG、MAGE及MODD呈正相关(P<0.01),高HbA1c组8-OHdG与MAGE呈正相关(r=0.202,P=0.036)。结论 SDBG、MAGE是反映血糖波动更敏感的指标,HbA1c<7.5%时显示血糖异常波动。T2DM患者血糖波动随HbA1c水平升高而增加,OS随血糖波动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两种动态血糖监测(CGM)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EDKD)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60例EDKD患者随机分为回顾组和实时组,各30例。观察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相关代谢指标,分析CGM后第一天(d1)和第二天(d2)组内及组间24h平均血糖水平、24h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回顾组d_1、d_2 24h SD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3,P0.05)。实时组d2的24h平均血糖水平、24h SDBG、LAGE、MAGE低于d1(F=20.51、9.37、5.08、17.64,P0.05)。实时组LAGE、MAGE、MODD低于回顾组(t=18.93、4.37、16.10,P0.05)。结论应用实时CGM平稳快速降糖,能干预EDKD患者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T2DM病人血糖变异(GV)情况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的老年T2DM病人共48例,测量FPG、HbA1c及糖化白蛋白(GA)水平,并根据其结果将病人分为HbA1c达标组(HbA1c<6.5%,n=16)及HbA1c未达标组(HbA1c≥6.5%,n=32)。予每位病人佩戴3 d的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CGM),获取GV参数,包括平均血糖(MBG)、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变异系数(CV)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和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将病人分为MAGE达标组(MAGE<3.9 mmol/L,n=22)及MAGE未达标组(MAGE≥3.9 mmol/L,n=26)。每位病人完善超声心动图,获取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每搏心输出量(SV)、舒张末容积(EDV)及心输出量(CO)。比较HbA1c达标组与HbA1c未达标组的GV情况。分析MAGE与老年T2DM病人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bA...  相似文献   

6.
选择2015年1~12月14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应用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观察组(71例)应用甘精胰岛素+沙格列汀。结果治疗后两组FPG、HbA_(1c)及胰岛素用量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AUC水平对比(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沙格列汀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血糖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114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每组38例。A组采用地特胰岛素和二甲双胍组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C组采用预混胰岛素组(诺和灵30R)治疗,分别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评价血糖(M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A、B组治疗后FBG、2 h BG、MBG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FBG、2 h BG、MBG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MAGE、SDBG、LA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每日胰岛素用量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诺和锐30皮下注射方案可以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对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HbA_(1c)水平分为A组33例(HbA_(1c)水平7.0%)和B组47例(HbA_(1c)水平≥7.0%)。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3.9 mmol/L的曲线下面积(AUC_(3.9))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空腹血糖、MAGE、SDBG、LAGE低于B组,AUC_(3.9)长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MO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与HbA_(1c)水平≥7.0%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HbA_(1c)水平7.0%者血糖波动较小但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在管理血糖时应关注HbA_(1c)水平,权衡血糖波动及低血糖风险,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对超重/肥胖T2DM患者治疗疗效的比较。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糖尿病科住院的BMI28kg/m2的T2DM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42例和艾塞那肽组38例,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4周。检测FPG、2hPG、HbA1c、体重、血压、给药前后24h平均血糖(MBG)、24h血糖标准差(SDBG)、24h血糖波动范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高血糖比例,并观察不良反应等。记录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糖、HbA1c、血压、BMI、MBG、24h血糖波动范围、MAGE及高血糖比例下降(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FPG、HbA1c优于艾塞那肽组,而艾塞那肽组2hPG优于利拉鲁肽组(P0.05)。结论对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安全性好;艾塞那肽能更有效降低患者2hPG水平;利拉鲁肽降低FPG、HbA1c水平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及临床症状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老年科住院的27例老年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Dep组)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的26例单纯T2DM老年患者(T2DM组),比较两组动态血糖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 Dep组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高于T2DM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AMD总分、阻滞因子分与MBG、平均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呈正相关(P<0.05),认知、绝望感因子分与MODD呈正相关(P<0.05),睡眠障碍因子分与MBG、SDBG、MODD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总体血糖控制水平差,血糖波动明显,抑郁症临床症状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抑郁情绪越严重,血糖波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血糖水平及日内血糖、餐后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对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监测一日三餐前30min、餐后2h及晚睡前共7次指尖微量血糖,计算1d7次微量血糖的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并根据PPGE水平分为2组:PPGE2.2mmol/L组和PPGE≤2.2mmol/L组。结果与PPGE≤2.2mmol/L组相比,PPGE2.2mmol/L组的患者SDBG、LAGE、HbA1c和CEC水平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PPGE、SDBG及LAGE呈正相关(P0.01)。CEC与PPGE、SDBG、LAGE及HbA1c呈正相关(P0.01),其中与PPGE的相关性最强。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血糖控制参数后,PPGE和LAGE仍与CEC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13(P0.001)和0.077(P=0.013)。结论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日内血糖及PPGE显著增加;血糖波动特别是餐后血糖波动和日内最大血糖波动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其作用独立于持续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血糖及血压波动对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并探讨DN患者血糖及血压波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84例(UACR<30mg/g)和微量蛋白尿组76例(近半年2次以上30mg/g≤UACR≤300mg/g)。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h血压,分析血压波动情况;采用多点血糖监测评估血糖波动 [血糖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并分析DN与血糖及血压波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微量蛋白尿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DBG、LAGE及全天血压、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dDBP-SD)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均<0.05)。微量蛋白尿组SDBG与24hDBP-SD呈正相关,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UACR与FBG、HbA1c、SDBG、LAGE、24hSBP、24hSBP-SD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糖及血压波动可能增加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血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 根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为正常血糖波动组(n=88)和异常血糖波动组(n=84)。记录一般临床资料, 测定生化指标和CD147、MMP-9水平, 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血糖波动组相比, 异常血糖波动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吸烟比例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较大, 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高(P均<0.05)。与正常血糖波动组相比, 异常血糖波动组患者CD147、MMP-9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CD147和MMP-9与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水平(MBG)、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均呈正相关(P<0.05)。病程、HbA1c、CD147、MMP-9是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大血管并发症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66例)和无大血管并发症组(76例)。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动态血糖监测(CGM)资料。结果 ①大血管并发症组的年龄、DM病程、高血糖时间百分比、高血糖AUC、MBG、低血糖发生率、2hPPG、SDBG、MAGE、LAGE均显著大于或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或P<0.01)。而两组间性别比例、吸烟史、高血压史、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血脂、肝功、FPG及HbA1c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②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血管并发症与年龄、MAGE呈独立正相关。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血管并发症与年龄、DM病程、高血糖时间百分比、高血糖AUC、低血糖发生率、MBG、2hPPG、SDBG、MAGE、LAGE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糖波动指标MAGE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以及在低糖饮食干预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21例,低糖饮食组20例和胰岛素组25例,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血糖及其血管内皮相关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糖饮食组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TG、内皮素、空腹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SIB)、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昼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低糖饮食组与胰岛素组中,8-iso-PGF2α和内皮素分别与血糖相关指标HbA1c、MAGE、SIB、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内皮素与HbA1c、LAGE、MAGE呈正相关,8-iso-PGF2α与MODD呈正相关(P<0.05)。结论低糖饮食对血糖波动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8-iso-PGF2α、内皮素与血糖波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糖波动与炎症反应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32例T2DM并OSAS患者作为观察组,32例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MCP水平,并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测量日平均血糖波动(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结果观察组MAGE、SDBG、MPP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炎症因子IL-6、TNF-α和M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IL-6、TNF-α水平与MAGE、SDBG、MPPGE呈正相关(P0.05),MCP水平与MPPGE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合并OSAS患者血糖波动与体内炎症反应有一定相关性,及时有效的控制血糖波动,有可能是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病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5例T2DM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不合并ACI组25例(对照组),合并ACI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并检测血管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聚集率(PAg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清学指标,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两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波动幅度(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以及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vWF、PAgT、DDimer的差异显著(P0.05);2相关性分析:MAGE、SDBG、vWF、PA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与NIHSS评分有相关性(P0.05);3以NIHSS评分为因变量,各检测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AGE、vWF、PAgT进入最终方程。结论 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会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Ⅱ)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方案治疗儿童T1DM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T1DM患儿72例随机分为CSⅡ组32例和MSⅡ组40例,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 c、24 h血糖波动情况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1)治疗后,两组F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CSⅡ组24 h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低于MSⅡ组[MAGE:(1.9±0.5) vs (2.2±0.4)mmol/L;SDBG:(2.1±0.3)vs(2.4±0.4)mmol/L;MODD:(3.3±1.4) vs (4.1±1.5) mmol/L,P<0.05];(3)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但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 结论 CSⅡ治疗血糖波动较大的T1DM患儿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MS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88例新诊断T2DM患者,根据25(OH)D3水平分为正常组(≥30 ng/ml组)58例、减少组(20~30 ng/ml组)66例和缺乏组(<20 ng/ml组)64例,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及血糖波动指标的差异。结果25(OH)D3≥30 ng/ml、<20 ng/ml组2 h C-P、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血糖变异系数(CVBG)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2 hP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3水平与2 hC-P呈正相关(r=0.395,P<0.05),与MAGE、SDBG呈负相关(r=-0.631、-0.456,P<0.05)。结论T2DM患者25(OH)D3水平与血糖波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60例T2DM患者超声检测下肢血管,按其结果分为异常组和对照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两组患者血糖连续监测3d,计算血糖标准差(SDNG)、LAGE、CV、CV-FPG、MBG,并记录年龄、病程、BMI、WHR、血压、血脂、(FBG)、HbA1c。结果T2DM患者下肢血管异常组的年龄及病程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SDBG、LAGE、CV、CV-FPG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血糖波动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