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02—2014-07诊治的老年腰椎滑脱156例,78例行微创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微创组),78例行传统开放TLIF术(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至开始下地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比例、术后感染发生比例、植骨融合率、ODI改善率。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156例均获得随访12~30个月,平均16.8个月。微创组术后1年72例植骨融合良好,开放组63例植骨融合良好。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至开始下地时间少于开放组,术后使用止痛药、感染发生比例低于开放组,植骨融合率及ODI改善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微创组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P=0.016)。结论微创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腰椎滑脱可有效减轻医源性损伤,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皮质骨通道螺钉(CBTS)与椎弓根螺钉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通道螺钉组(采用CBTS行PLIF,51例)和椎弓根螺钉组(采用椎弓根螺钉行PLIF,4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双氯芬酸钠使用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ODI及椎间融合率。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双氯芬酸钠使用总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通道螺钉组均少于椎弓根螺钉组(P0.001,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ODI及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与CBTS行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获得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疗效。CBTS行PLIF有术中出血量少、肌肉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行PLIF36例(PLIF组)及PLF32例(PLF组)。结果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3.0±0.5)年,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植骨融合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周和术后1年滑脱率、椎体高度及滑脱节段前凸角均优于术前(P0.01),但术后1年PLIF组在滑脱矫正、椎体高度及滑脱节段前凸角度等指标的维持方面均优于PLF组(P0.01)。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PLIF与PLF均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但PLIF对腰椎滑脱的矫正、椎间高度的维持、生理曲度的恢复等方面较PLF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李孝静  江渟  马启明 《骨科》2020,11(3):216-222
目的探讨皮质骨通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结合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7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椎弓根螺钉PLIF组(29例)、CBT螺钉PLIF组(24例)和改良CBT螺钉PLIF组(19例)。分析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术后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各组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融合率。结果改良CBT螺钉P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的ODI均显著少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椎弓根螺钉PLIF组的CK值和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和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BT螺钉固定结合改良PLIF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皮质骨通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S)及椎弓根螺钉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采用PLIF治疗的97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1例采用CBTS行PLIF(通道螺钉组),46例采用椎弓根螺钉行PLIF(椎弓根螺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变类型、病变节段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术后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评估肌肉损伤程度;术后48 h内使用镇痛药物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价腰痛情况,ODI评价临床疗效,三维CT评价椎间融合。结果两组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与椎弓根螺钉组相比,通道螺钉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术后血清CK浓度较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通道螺钉组35例(68.6%)、椎弓根螺钉组46例(100%)给予镇痛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34,P=0.000)。通道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与椎弓根螺钉组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ODI以及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采用CBTS或椎弓根螺钉行PLIF,均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和椎间融合率,但前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肌肉损伤小、患者围手术期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3-09诊治的5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采用显微镜下椎管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28例(MI-TLIF组),采用传统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31例(PLI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 d肌酸激酶水平,以及术后1年ODI指数、JOA评分及改良Macnab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平均13(12~14)个月随访。与PLIF组相比,MI-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1 d肌酸激酶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JOA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JOA评分改善率(χ~2=1.140,P=0.293)及Macnab优良率(χ~2=1.020,P=0.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椎管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单节段腰椎腰椎退行性疾病既安全有效又可达到微创的手术方式。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近期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两种不同融合法PLF与PLIF对峡部裂型滑脱的疗效。方法Ⅱ度以内腰椎峡部裂型滑脱共47例,一组22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PLF(PLF组);另一组25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PLIF(PLIF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ODI评分)、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滑脱节段前突角改变及骨融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后即刻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盘高度、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随访时,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骨融合率及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临床疗效(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内固定失败率PLF组高于PLIF组。结论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并PLF与PLIF都是治疗Ⅱ度以内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的有效方法,PLIF在对滑脱矫形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PLF后期易出现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但临床疗效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内窥镜下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7月~2008年9月本科采用内窥镜下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32例患者、传统开放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37例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评价.随访时间24~37个月,平均32.4个月.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对比术前、术后的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双侧组(P<0.05).单侧组术后第3d腰痛VAS评分低于双侧组(P =0.016).单侧组术后优良率为100%(32例),椎间融合率为93.8%(3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4%(3例),与双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病变且只需要单侧操作即可完成减压和椎间融合、而非手术侧结构完整者而言,内窥镜下PIJ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Mast Quadrant辅助下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与开放术式行后路椎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5对20例腰椎不稳症分别采用微创PLIF(微创组)和开放PLIF(开放组)术式进行治疗.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微创组比开放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10-2014-0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48例,采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传统手术组:48例,行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术后及随访时复查腰椎X线及CT,评估植入螺钉的位置及融合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术后肌酸激酶变化,以及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2月,平均(15±2)个月,两组植入螺钉的位置及融合率、手术时间、总切口长度、术后1年VAS、OD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肌酸激酶变化、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第3天VAS评分方面比较,微创组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融合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组织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滑脱复位椎弓根连接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滑脱融合率、总有效率、滑脱复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为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显著,融合率、滑脱复位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患者41例(开放组),经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直视下TLIF治疗患者25例(微创组),显微镜下减压并采用经皮椎弓根钉TLIF治疗患者38例(显微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情况,术后CT检查评估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24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VAS评分均小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微创(Minimally invasive,MIS)与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间隙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间隙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2例,其中微创组47例,开放组45例,微创组均采用可扩张通道(Quadrant)和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技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价疗效,通过影像学测量不同部位椎间隙高度,并评估末次随访时椎体间融合情况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7年,平均5.3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微创组较开放组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微创组较开放组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开放组在手术前后不同部位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微创组与开放组无显著差异(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微创组较开放组降低(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现继发性脊柱侧弯,Cage移位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微创组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的优点,但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及术者接受较多的放射线暴露。微创与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后外侧融合(PLF)与后路椎间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融合方式的优劣。方法5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复位固定后行PLF(PLF组)26例,复位固定后行PLIF(PLIF组)2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ODI评分)、X线检查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滑脱节段前突角改变及植骨融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6(3.5±0.4)年。术后即刻X线检查结果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年随访时,两组间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滑脱节段前突角改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在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且内固定失败率亦低于PLF组。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PLF或PLIF均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但PLIF在对腰椎滑脱矫正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较PLF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微创和开放两种术式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内镜(METRx)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Sextant)微创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25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31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影像学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椎体滑脱距离、椎间盘高度、滑脱角改善情况及椎问融合率.结果 患者平均随访2.8年(2~4.5年),5例失访.微创组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较开放组明显减少;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但无显著性差异.最终随访的VAS评分方面.微创组和开放组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在MacNab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及椎间融合率方面相似,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腰椎滑脱距离、椎间盘高度及滑脱角均较术前改善,并有统计学意义,但开放组和微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而椎问融合率及临床腰部功能评价与开放手术疗效相似,是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应用自制引导通道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与开放后路切开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自制引导通道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微创组,26例)和开放后路切开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放组,26例)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切口疼痛VAS评分、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术后后凸Cobb角及复位丢失率;并比较两组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医源性神经根损伤、术后感染及椎弓根螺钉退出、断裂等并发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切口疼痛VAS评分微创组均少于开放组(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均长于开放组(P0.05)。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的改善情况微创组优于开放组(P0.05),伤椎前缘高度复位丢失率微创组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后路切开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应用自制引导通道微创器械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复位效果良好、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通道结合Sextant行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符合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指征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融合术28例)和开放组(传统技术行后路腰椎融合术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服止痛药时间、ODI评分、JOA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微创组160~195 (170.25±11.72) min,开放组145~180 (164.32±12.59) min (P<0.05);术中出血量:微创组200~310(245.30±35.60) ml,开放组600 ~920 (654.09±62.38) ml (P<0.05);术后住院时间:微创组6~10 (7.4±1.78)d,开放组12~16 (14.31±2.85)d(P<0.05);术后服止痛药时间:微创组7~14 (10.05±7.56)d,开放组12~25 (17.41±6.90) d(P<0.05).55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 (16.3±5.70)个月.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微创组4~16 (10.13±2.85)分,开放组10 ~20 (14.85±2.89)分(P <0.05);JOA评分:微创组21~28 (24.65±2.78)分,开放组16~28 (21.389±3.57)分(P<0.05);VAS评分:微创组2~6(2.5±0.4)分,开放组5~8(3.1±0.7)分(P<0.05).术后6个月X线片示54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1例骨性椎间融合尚不完全,未见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经MAST Quad-rant通道结合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行腰椎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9例胸腰椎A型骨折患者,其中26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23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腰痛视觉模拟计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皮组在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提示经皮组手术创伤较小。两组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比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年椎体后凸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术式均能对骨折椎体有良好的矫正复位。末次随访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皮组的远期生活质量更高。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A型骨折具有手术出血量小、术后短期疼痛低、手术切口小、术后远期腰背肌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患者术后短期收益大,长期临床疗效可靠,是治疗胸腰椎A型骨折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82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其中37例采用单侧切口完成双侧混合内固定(A组),45例采用双侧切口完成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均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6及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和融合情况等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患病侧、随访时间和术前VAS及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110±24min、68±19ml、29±3mm、23±7h、2.9±1.0d;B组分别为155±35min、96±27ml、59±5mm、27±9h、3.4±1.2d,两组间比较A组均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腿痛VAS、ODI评分及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1d腰痛VAS评分A组(4.1±0.8)优于B组(4.8±1.0)(P<0.05).结论: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双侧混合内固定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完成MIS-TLIF手术均能达到良好的疗效,但前者更加微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青少年患者分为2组,各26例。在椎弓根内固定后A组行PLF术,B组行PLIF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及术后2 a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JOA及ODI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F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