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本院1989年5月1日至1994年10月31日住院分娩5081例围产儿中低体重儿151例(不含双胎低体重儿),进抒回顾性分析,其发生率为29.72%.围产儿死亡丰为12.20‰.其低体重儿死亡丰占5.51‰。探讨临康与低体重儿的密切相关因素.结果提示;孕妇体质因素对低体重儿的影响主要有低血红蛋白,人流史;孕妇疾病对低体重几发生的因素有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妊高征等。减少低体重儿的发生因素对降低强产儿的发病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简称ICP)对母婴健康均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胎儿影响更大,易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国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等不良后果。本文110例ICP,早产占16.38%,低出生体重儿占11.21%,新生儿窒息占9.48%,围产儿死亡率25.86‰。,产后出血占8.18%。因此ICP是围产儿死亡原因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10例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简称ICP)对母婴健康均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胎儿影响更大,易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围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等不良后果。本文110例ICP,早产占16.38%,低出生体重儿占11.21%,新生儿窒息占9.48%,圈产儿死亡率25.86‰,产后出血占8.18%。因此ICP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本地区围产儿死亡原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方法本文对近三年来越秀区辖区内产科医院的国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3年期间辖区内十一间产科医院的围产儿死亡病例共计1128例,围产死亡率平均为17.60‰,死胎占84.22%,死产占3.55%,早期新生儿死亡占12.23%,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为:胎儿畸形(占54.08%)、脐带因素(占17.02%),母体因素(占11.70%)、早产低体重儿(占7.53%)、胎盘因素(占4.60%)、新生儿重度窒息(占1.15%)。结论加强出生缺陷的监测,通过产前诊断尽早发现畸形,在28周前终止妊娠,从而减少围产儿死亡。做好产前保健,加强孕期监护,积极防治先兆早产,及时防治胎儿窘迫和妊娠并发症,提高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质量及复苏后治疗护理水平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305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出生的305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3.07%(305/9948)。2003年-2008年6年间各年度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其中早产发生率36.72%,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第一因素,而双胎、妊高征、胎盘和胎膜因素等是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从而引发低出生体重的重要因素。结论降低早产的发生加强孕晚期保健管理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提高儿童生命早期质量,降低婴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济南地区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有关防止措施。方法:采用围产期I即妊娠满28周以上至分娩后7天为标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5年内平均围产儿死亡率为17.65‰;死胎及围产新生儿死亡率占围产儿死亡的91.11%;引起死胎、死产的主要因素是脐带因素。其次为先天发育畸形;围产新生儿死因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围产期窒息;分娩孕周越小、体重越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结论:降低死胎发生率,应从提高产前诊断率入手;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围产期窒息,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1991年广东省5401例婴儿死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东省20个市78个县抽中275个调查点,资料按统一表格,统一标准,各市、县抽调医护人员统一培训方法,在全省全面、同时开展,同步进行1991年婴儿死亡率回顾性调查。结果:1991年共出生活产儿168728名,死亡5401例,死亡率为32.01%,其中在新生儿期死亡3720名,占婴儿期死亡数的68.88%。资料显示婴儿死亡率与城乡、经济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前三位死因依次是:城市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肺炎。农村为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4909例活产儿的出生低体重分析,找出影响出生低体重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出生低体重儿的发生提供有力数据。方法通过对4902例活产儿中385例出生低体重儿的住院病历及起母亲的住院病历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出生低体重与母亲居住地区、母亲文化程度等有关。结论提高母亲文化程度,降低母亲并发症,从而降低早产是降低出生低体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分析121例围产儿死亡,围产儿死亡率16.42‰。其中死胎71例占58.68%,早期新生儿死亡41例占33.88%,死产9例占7.44%。畸形是引起围产儿死亡首要因素,共45例占37.19%。而畸形儿中,又以α-地中海贫血巴氏水肿胎儿(HbBart's水肿儿)最多共16例,占畸形的35.55%。本文指出畸形是围产儿致死的首要因素,影响优生。做好产前咨询和国产保健,开展产前诊断,都可以有效地预防畸形儿的出生,可以预测胎儿的健康情况,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更好做到优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统计分析210例围产儿死亡病例,结果死胎94例,死产18例,新生儿死亡98例。男性123例,女性82例,性别不清5例。死因顺序为:因缺氧死亡中脐带因素死亡55例,占69.62%。新生儿死亡中因早产低体重肺不成熟31例,占62%。因而提示早期诊断脐带异常及时处理,及积极预防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可避免的围产儿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帆状胎盘的临床特点,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及早期诊断、正确处理的方法,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6月102例帆状胎盘及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的病例,将其与同期37474例非帆状胎盘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帆状胎盘发生率为0.27%。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发生率为0.016%。帆状胎盘组中多胎(13.7%)、前置胎盘(9、8%)、胎盘早剥(3.9%)、早产(26.5%)、单脐动脉(2.56%)、低出生体重儿(29.05%)、新生儿窒息(14.52%)、新生儿死亡(11.1%)、死胎(2.56%)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围产儿死亡率高达100%。结论 帆状胎盘前置血管是严重威胁围产儿安全的疾病,利用现代超声技术在产前作出正确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分析十年(1981~1990)虹口区围产期Ⅰ中死亡围产儿共1753例,死亡率为14.04‰。围产儿死亡前三位原因是缺氧、早产、畸形分别占37.53‰;14.83‰;13.92‰,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是早产、缺氧、肺部疾病。死胎、死产死亡主要原因:缺氧和畸形。对防治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518例早产低体重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低体重儿发病和存活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5年出生518例早产低体重儿按体重和胎龄分3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生存和死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早产低体重儿主要发病原因,妊娠并发症42例(占8.1%),多胎妊娠62例(占11.97%),羊膜早破200例(占38.61%),主要并发症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130例,IRDIS 56例,HIE38例,肺炎35倒,应激性溃病15例,贫血35例,窒息25例,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本组存活率为95.18%,死亡率4.82%,死亡率与出生体重、孕周有明正关系。结论 ①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强调产儿科合作。②加强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至1993年4月.作者等对全市住院分娩的10475例因产儿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率为81.1%,男女性比为1.096,平均体重324.6.97g。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为7.04‰.畸形以消化系统为首位(2.24‰).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1.40‰)和颌面部(1.40‰)。围产儿死亡120例.死亡率为14.09‰。初产婴71.5%,二胎以上占28.5%。正常产儿80.8%.异常产儿19.2%.其中剖腹产儿13.4%.臀位产儿1.5%。妊娠并发症中以胎盘早剥、先兆子痫、前置胎盘为偶见。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8~1992年分娩总数4922例中有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316例占2.76%。资料提示ICP组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Ⅲ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同期内正常妊娠。本组有10例围产儿死亡,死亡率(71.94‰)较高。胎窘是主要死亡原因,其它相关因素有瘙痒伴黄疸,妊高征和早产、血清胆酸增高明显以及复发性ICP。10例围产儿尸解示重要内脏器官均有重度缺氧改变,胎盘绒毛板及羊膜有胆酸颗粒沉积,绒毛间隙狭窄,这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原因,从而导致胎婴儿缺血缺氧,最后造成不良后果,对母体的危害主要是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妊娠肝病围产儿死亡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肝病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对这一高危人群的围产期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方法: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妊娠肝病患者的围产儿死亡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我院肝病孕妇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7.99‰,而且以死胎为主,占65.00%。围产儿死亡有性别差异,男性死亡率为21.64‰,显著高于女性死亡率10.11‰(P<0.01)。前后5年比较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下降(P>0.05),其中本市城区和郊区的围产儿死亡率有下降趋势,而外来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母体患重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者,围产儿死因主要为妊高征和胎儿及新生儿窒息。母体HBV携带者围产儿死因主要为脐带因素、胎膜早破和窒息。结论:妊娠肝病可使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加,其导致围产儿死亡的根本原因是重症肝病引起的妊高征和胎儿宫内缺氧。外来人口、男性胜儿等是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加强对肝病孕妇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孕期管理,积极治疗肝病,必要时尽早终止妊娠,提高产时处理及新生儿复苏水平是降低妊娠肝病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新生儿出生体重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内蒙古地区37所旗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对29359例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记录较完整的有28166例,占全部新生儿资料的95.94%。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222.81±3.49g;40孕周出生的平均体重为3287.28±5.24g,蒙古族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277.41±7.95g,高于本地区汉族新生儿体重。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48.67‰、62.84‰,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5.77‰、45.9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结合尸体解剖(autopsy,A),胎盘病理检查(placental parhologi-cal examination,P)及临床资料(clinical data,C)的分析方法,即APC法。结果:我院1993年8月至1998年12月共有205例围产Ⅱ期的围产儿死亡,除去先天异常所致围产儿死亡79例,效正围产儿死亡率18.4‰,围产儿死因中先天异常占38.5‰,缺氧50例,为24.4%,宫内感染19例,占9.3%,新生儿透明膜病18例,占8.8%,其它各种原因所致围产儿死亡39例,占19%。结论:引起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畸形、缺氧、宫内感染、早产。开展优生咨询,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治愈率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济源地区1996—200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不了解济源地区围产儿素质的基本状况,探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种类和发生率,寻找影响出生缺陷的可能因素,于1996年开始分别在本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5年共监测围产儿7664例,占全市出生总数的39.68%。监测结果:围产儿死亡111例,死亡率14.48‰;出生缺陷10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3.83‰,共查出26种出生缺陷,其中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无脑儿、先天性脊柱裂、多指(趾)、唇裂合并裂。提示要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增加产前诊断项目和提高28孕周前诊断技术水平,及时终止妊娠,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0.
早产低体重儿血清维生素A状况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例早产低体重儿及10例健康足月儿进行血清维生素A(VA)水平T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显示:(1)足月儿血清VA(24.00±3.22μg/dl),低于正常范围(20.1±39.8μg/dl)为亚临床VA缺乏,早产低体重儿血清VA值(18.29±1.70μg/dl)为VA缺乏状态,且体重越轻,VA降低程度越明显;(2)早产低体重儿组CD3、CD4、CD4/CD8比值较足月儿减低,CD8明显增高;(3)早产低体重儿分为实验组(补充VA)与对照组(不补VA),经补A4周后,实验组VA水平及上述T细胞亚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由此说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VA缺乏可影响免疫功能,且低下的免疫功能可经补充VA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