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方法使用迈瑞BS-3000血细胞分析仪以及手工血小板计数法,对西平县中医院80例就诊患者血小板计数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正常标本20例,脂血标本20例,溶血标本20例,MCV〈70fl的小红细胞标本20例。结果经两种方法对比发现:正常标本两种方法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脂血、溶血、MCV〈70fl的小红细胞标本可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两种方法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脂血、溶血、小红细胞等标本在做血细胞分析时,要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来校正血小板数值。  相似文献   

2.
倪正飞 《淮海医药》2010,28(4):338-338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增高或降低的影响。方法取检查血常规正常标本10例,溶血标本10例,脂血标本10例,小红细胞血10例,EDTA-K2依赖性凝集10例,溶血标本10例,共50例。采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目视显微镜法对50例血标本进行血小板的计数。结果10例正常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目视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40例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阻抗法对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的测定可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偏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雅培Cell—Dyn1700A型血细胞分析仪(以下简称CD1700A)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该仪器和显微镜计数法分别对289例患者标本进行分析测定。根据检测结果中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不同,分为正常体积血小板组、大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和小红细胞干扰组。结果:正常体积血小板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血小板组和血小板聚集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仪器法结果偏低,而小红细胞干扰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仪器法结果偏高。结论:小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及大血小板等均可对血小板测定产生较大影响;对血小板的计数与直方图不符的标本,应分析原因、手工复核或重新采血检测,使血小板的计数结果更为可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迈瑞BC-3000plus(下简称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异常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57例标本的PLT数量与直方图不符,进行了仪器法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的比较和对337例血小板异常标本的复核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血小板组直方图分布正常,BC-3000检测结果与显微镜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直方图分布异常的大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小红细胞干扰组及红细胞碎片干扰组BC-3000检测结果与显微镜计数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因素很多,只有正确操作、排除各种干扰及采取必要的复核措施,才能确保PLT的计数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测定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对其中MCV(平均红细胞体积)〈70fL、血小板测定结果偏低或偏高,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的100例标本进行目视显微镜计数重新采血计数。结果全血的放置时间、环境温度、采血过程、抗凝管及抗凝剂的质量、小红细胞数量都是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工作中应结合直方图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显微镜计数或重新采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红细胞对SYSMEX XS-900i和SIEMENS 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MCV正常标本40例和MCV70fL标本40例,分别用SYSMEX XS-900i和SIEMENS 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并与ICSH推荐参考方法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比较,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CV正常组,两种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70fL组,SYSMEXXS-900i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IEMENS 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小红细胞的异常标本,SIEMENS 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仪优于用SYSMEX XS-900i血细胞分析仪。  相似文献   

7.
时美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905-2905,2908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排除"假性增高"和""假性降低"情况。方法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在不同条件下对血小板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手工计数,并将二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血不当、血小板体积异常、小红细胞数量、溶血标本及放置时间等因素均可造成血小板假性异常。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法,对血小板计数与直方图不符的标本应手工计数或重新采血,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了解重型肝病患者血小板两项参数和红细胞2项参数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ONYX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4例重型肝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平均宽度(RDW)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结果:PLT显著降低(P<0.01),MPV,RDW,MCV均增高(P<0.05和P<0.01)。结论:血小板两项参数和红细胞两项参数的检测对重型肝病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睿 《淮海医药》2011,29(2):153-153
目的 探讨LH75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患者标本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又对其中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明显不符的标本约2 000余例在显微镜下进行手工计数.结果 红细胞的破坏,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仪器自身状况及采血过程均可影响血小板的正确计数.结论 采血顺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PLT特征不同分组,对比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结果。结果:PLT直方图分布正常且在20fl以内时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LT直方图分布在24fl以上或采血不顺利时仪器计数结果偏低;PLT低于50×109/L时随PLT数量减少两法差异增大;MCV<70fl或标本放置时间偏长,仪器PLT结果假性偏高。结论:PLT直方图分布在24fl以上、PLT<50×109/L、MCV<70fl、标本未及时检验或采血不顺时仪器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刘静静  刘巧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330-2331
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测定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直方图,同时以手工法记数血小板,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显微镜计数法复核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8月住院患者血液标本548份,根据PLT计数范围将所有血液标本分为两组,A组:PLT计数(20~50)×10~9/L,B组:PLT计数<20×109/L。548份血液标本均经仪器法、血涂片法与显微镜法计数PLT。比较不同方式计数PLT结果。结果经显微镜计数法复核,10例属于PLT假性减少,余下A组350例、B组188例。A组计数中,三种方式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显微镜计数法与血涂片法PLT计数结果均明显高于仪器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微镜法与血涂片PLT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计数法可有效复核血细胞分析仪计数PLT结果,弥补仪器法的不足,提高诊断准确度,降低误诊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进行的变化及贫血性质。方法:同时用ABXMicros6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21例尿毒症患者和46例健康者的外周血进行测定。结果:尿毒症组红细胞直方图波形明显变宽,即红细胞大小离散程度大于对照组.血小板直方图图形比对照组宽,呈左偏态分布,出现小血小板。结论:尿毒症患者不仅仅是单纯红细胞生成素(EPO)下降所致的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IJT)的影响。方法采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处于不同范围内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样本进行分组,并分别用电阻抗法和荧光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其值分别为(PLT—I)和(PLT—O),两者的血小板数相比较,再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CV≥80fL时,电阻法和光学法血小板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fL≤MCV〈80fL时,电阻法和光学法血小板测定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70f1J时,电阻抗法和荧光法血小板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70fL≤MCV〈80fL、RDW〉0.15时,电阻抗法和荧光法血小板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当RDW〈0.15时电阻法和光学法血小板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MCV〈70fL或者70fL≤MCV〈80tL、RDW〉0.15时,血小板应该采用光学法检测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C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的原因,找出其解决的办法,更好地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机采血小板。方法将捐献机采血小板冲红的15名献血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捐献机采血小板的2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上机前抽取静脉血1ml(ks-21血细胞分析仪),做全血常规检测,分别记录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浓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各项检测数据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冲红现象的发生,被观察的15名捐献者中有12名捐献者MCV、MCH、MCHC过低或偏低;2名因为精神紧张;1名由于脂肪血。结论冲红现象与红细胞MCV、MCH、MCHC偏低或过低、精神紧张、脂肪血等因素有关。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遇到过,捐献者血压过高、光电传感器失灵、耗材安装不到位也是血小板冲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直方图在筛检计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标本时,除给出细胞计数外,还提供相应的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观察、分析直方图的变化对分析血细胞检测的准确性,加强质控有重要意义。现就血小板直方图在筛检计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MET-UC2022型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使用静脉抗凝新鲜全血及质控品,每天对4项主要参数做一次质控检测,测一个月,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抬高的吸无抬高的分别与人工显微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质控品测定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从整体数据x,SD,CV来年,仪器性能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血小板上方图尾部有抬高的标本,经过仪器校正与人工显微镜计数比较,结果仍偏高,有显著性差异(t=2.633,p=0.006)。结论: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病人标本,应做人工显微镜血小板计数,才能使PLT计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肝硬化患者在住院期间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病情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我院2008年1月开始到2009年10月住院肝硬化患者共50例为观察组,正常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SysmexKX-21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即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肝硬化患者MCV、RDW、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M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CV、RDW之间呈正相关,PLT、MPV之间呈正相关,PLT、MPV与PDW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MCV、RDW、PLT、MPV、PDW测定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初步评估和有无出血倾向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缺铁性贫血有时伴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异常,严重者可出现三系细胞减少.故血小板计数在IDA(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Sysmex血细胞计数时,IDA表现为红细胞直方图左移峰底变宽(MCV减少,RDw增大),血小板直方图变形而且出现URI(血细胞计数上限干扰区)报警.本文分析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MET-UC2022型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使用静脉抗凝新鲜全血及质控品,每天对4项主要参数做一次质控检测,测一个月,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抬高的及无抬高的分别与人工显微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质控品测定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从整体数据x、SD、CV来看,仪器性能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标本,经过仪器校正与人工显微镜计数比较,结果仍偏高,有显著性差异(t=2.633,p=0.006).结论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病人标本,应做人工显微镜血小板计数,才能使PLT计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