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现普  杨康  廖克龙  张伟  刘鸿翔  张世新 《重庆医学》2011,40(12):1177-1178,118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77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2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9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5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三尖瓣置换2例,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3例。结果死亡7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左心室破裂2例)死亡率3.39%。电话、门诊随访185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47例、Ⅱ级128例、Ⅲ级10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调整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注意保留瓣下组织,术后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自2002年1月~2009年1月,对5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二尖瓣置换30例,二尖瓣carptetier成形环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1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2例,左房折叠11例,左房血栓清除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5.17%),低心排综合症、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死亡1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注重术中心肌保护,术中合理纠正瓣膜病变,加强术后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胸心外科共收治28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进行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AVR+MVR10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3例同时行改良三尖瓣DEVEGA法环缩。结果死亡1例(3.8%),死亡原因为心包填塞。随诊患者2月~2年,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注重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避免手术不当引起并发症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4.
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浅低温心脏跳动中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4例,换瓣时采用连续缝合;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2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术后6个月复查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有利于心肌保护,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效果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72例,79例行二尖瓣置换,2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47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2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置换,60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共置换人工机械瓣203枚。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1.97%;余随访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严格的围术期处理及恰当的瓣膜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刘云直 《当代医学》2010,16(21):75-75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分析临床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早期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82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病例及随访资料,其中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TVP)6例,AVR+MVR12例,AVR23例,MVR+TVP21例,MVR17例,二尖瓣成形(MVP)3例。结果 80例(97.6%)恢复出院,死亡2例(2.4%)。死因为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患者需要,注重术前心功能改善,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合理纠正病变,术后严密监护,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早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大于70岁的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管理经验。方法从2004年09月至2008年12月,共对71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081岁)施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浅-中低温、中-高流量CPB,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90 mmHg,血红细胞比容(Hct)0.250.30。结果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单瓣置换38例,双瓣置换16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17例。其中11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3例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3例行带瓣管道升主动脉置换术。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在合理的CPB管理下,对老年重症瓣膜病患者患者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积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105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ong CZ  Zhou XM  Hu JG  Yin BL  Yang YF  Liu F  Y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49-185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手术指征、瓣膜选择和术后抗凝等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5月至2004年5月间1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患者年龄1.5~16(13±3)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4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二尖瓣置换58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三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13例,二尖瓣和三尖瓣双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26例;术前心功能Ⅱ级36例,Ⅲ、Ⅳ级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均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令抗凝。结果早期死亡5例(4.8%),主要为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随访6个月~20年,平均(10±4)年,随访91例,失访9例。晚期死亡4例,2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随访到的87例存活者恢复良好,未发现有与抗凝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良好,术中应尽可能采用较大型号的瓣膜,手术同期纠正合并畸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吴毓优  刘苏 《海南医学》2011,(18):69-71
目的总结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的优点。方法 6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前心功能Ⅲ级10例,Ⅳ级50例。共行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40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3.34%。术后出血3例,均开胸探查止血。脑损害3例,经治疗未留下后遗症。呼吸衰竭3例,肺部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4例,心包积液11例,恶性心律失常5例,气管切开2例,肝功能不全8例。随访60例,平均随访1~4年,死亡3例,其余恢复良好。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注意术前准备,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术中麻醉及体外的配合,围手术期监护,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浅低温心脏不停跳重症瓣膜病换瓣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1例重症瓣膜病患者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换瓣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0例,三尖瓣置换1例,9例为重危患者,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换瓣术,有利于心肌保护,结合围术期的心功能维护,术中正确处理瓣膜病变,重症瓣膜病换瓣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80例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80例患者中行二尖瓣置换术43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双瓣置换术12例,单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二尖瓣成形+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带瓣人工血管置换术(Bentall术)2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同期三尖瓣成形18例,血栓取出术13例,左房缩缝+左心耳结扎3例。结果 死亡3例,死亡率为3.7%,死亡原因为左室破裂、低心排并肾衰、心律紊乱各1例,低心排3例,心律紊乱10例,心包积液1例,术中二次转机2例,二次剖胸止血1例。结论 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死亡率,应重视围术期处理及心脏功能的支持、保护,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 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分析 1 0 2例心胸比率≥ 0 .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 ,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 ;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 ;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 ;联合瓣膜置换。附加术式为保留二尖瓣装置行二尖瓣置换 ,左心房折叠缝合及部分切除。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死亡 5例 ,占同期手术病例的 4.9% ,晚期死亡 7例。长期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胸比率平均缩小 0 .1 9。结论 :大心脏瓣膜病人经围术期全面、确切的心肌保护 ,同时行改进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 ,完全可以得到救治 ,近、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728例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5月,728例心脏瓣膜病人手术治疗,男334例,女394例。年龄12-85岁,平均52.7±6.3岁。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TVP)83例;AVR+MVR125例;AVR130例;AVR+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5例;MVR+TVP114例;MVR243例;MVR+CABG4例;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14例(Bentall术);二尖瓣成形(MVP)6例;三尖瓣置换(TVR)4例。结果发生左室破裂3例,抢救不及死亡;瓣周漏1例,再次换瓣治愈;多脏器功能衷竭7例,抢救成功2例;低心排综合征5例,抢救成功5例;心律失常82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均经药物控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50例,经药物和电复律39例;自动复律8例,死亡3例;不明原因溶血3例,均未能存活。全组手术死亡14例,手术病死率1.92%。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改进手术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我院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2-04~2013-07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46 ~ 72(51.9±8.68)岁.单纯二尖瓣病变10例,主动脉瓣病变2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病变11例,三尖瓣成型1例;合并脑梗塞1例,冠心病1例,三尖瓣成型7例,升主动脉扩张3例,左房血栓5例.随访23例,随访时间1 ~25个月,心功能分级(NYHA)达到Ⅰ~Ⅱ级.结论 完善术中操作、加强围术期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瓣膜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的合理手术指征、方法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间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中度至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Devega成形61例,人工环成形65例。同时行二尖瓣置换8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4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病死率为3.2%,以术后第2年随访结果做为对比分析观测点,获访114例,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脏超声示右心房及右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共有20例仍有申度以上返流。结论在瓣膜置换术中据三尖瓣环扩大的部位及返流程度使用三尖瓣成形环进行三尖瓣成形具有更良好的中期疗效,围术期及术后加强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可进一步提高三尖瓣成形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要点及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5年10月,63例15岁以下儿童心脏瓣膜病患者置换机械瓣,全组均采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3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膜置换6例.结果:本组手术死亡5例,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随访4月~204月,晚期死亡6例,晚期死亡率为10.34%.结论:儿童瓣膜置换手术死亡率相对较高,但仍是治疗儿童瓣膜病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浅低温心脏不停跳重症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浅低温不停跳下为13例重症瓣膜病人实施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8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双瓣置换3例。5例保留二尖瓣装置,7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5例左房血栓者同时行血栓清除术。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中死亡,仅1例术后48小时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其余病人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重症瓣膜病人浅低温不停跳下换瓣,有利于心肌保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难点的处理。方法 1988年3月~2006年3月,施行瓣膜置换(Valvereplacement VR)269例,其中男121例,女148例,年龄15~65岁,平均41.9岁。本组风心病261例(97%),先心病瓣膜病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及其它4例。二尖瓣置换(MVR)233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19例、Bentall1例。同期二尖瓣Devegan成形48例,保留二尖瓣后瓣后下结构82例。结果 术后早期(7,d内)死亡13例,死亡率4.8%。出院256例(95.2%)。全部随访,长期生存者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晚期死亡9例(3.6%)随访时间为2月~18年。VR早及晚期死亡原因,与病例选择、术后重症并发症及未规范抗凝治疗等有关。结论 心脏瓣膜不可逆损害,VR可改善心功能,提高远期生存质量,效果满意。术前并存疾病、Ⅲ级心衰、左心功能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