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 5 氟尿嘧啶明胶微球在口腔颌面部动脉的栓塞效果。方法 :在X线监控下 ,对 8只成熟杂种狗颈外动脉分支用 5 氟尿嘧啶明胶微球栓塞 ,并在栓塞后进行动脉血管造影 ,并测量其颈部各主要动脉的血液流速及流量 ,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时间取栓塞组织制成石蜡切片 ,HE常规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实验表明 ,被栓塞血管的流量、流速明显降低 ,血管内径增粗 ,临近动脉的血流量则代偿性的增加。组织学观察可以见到微球成簇状堵塞末梢动脉血管 ,达到较为完全的栓塞效果。结论 :5 氟尿嘧啶明胶微球是一种有效的动脉末梢栓塞剂 ,使用安全可靠 ,有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白蛋白微球经颈外动脉灌注后的体内分布及降解速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作为药物载体的白蛋白微球 (AMS)经颈外动脉灌注后在体内的分布及降解速度 ,以及栓塞血管再通时间 ,为AMS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经家兔颈外动脉灌注以12 5 I标记的平均粒径 56.3 μm的白蛋白微球后 ,测定局部组织及全身脏器内的放射剂量。用 760ml/L的泛影葡胺行家犬颈外动脉造影观察AMS灌注后末梢血管再通时间。结果 :微球经颈外动脉灌注后 92 .2 3 %集中于头颈局部组织内。微球对颈外动脉的微小分枝有明显的栓塞作用 ,栓塞的血管在 7~ 9d内再通。结论 :AMS可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3.
乙基纤维素微球的细胞毒性检测及其动脉栓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安全性及其在口腔颌面部动脉的栓塞效果。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MTT法检测乙基纤维素微球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在X线监控下,将乙基纤维互微于选择栓塞在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在栓塞后即刻和一月后测量其预部各主要动脉的血液流速及流量,地行统计分析。不同时间取栓塞组织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细胞学实验表明,国产乙基纤维素微球的浸提液不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动物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平均粒径 53 6μm的白蛋白微球 (AMS)经颈外动脉灌注后 ,经动 -静脉短路 (AVA)溢出部分微球的量和在重要脏器的分布。方法 经家兔颈外动脉灌注1 2 5I标记的微球后抽取颈外静脉血 ,测定放射剂量和静脉血中所含微球的比例 ;观察微球经家兔颈外静脉推注后全身各重要脏器组织中微球的分布情况。结果 经颈外动脉注入微球后仅有 0 51 %的放射剂量出现在静脉血中。微球经静脉推注后 ,主要聚集于肺 ,其它各重要脏器未见分布。结论 以平均粒径 53 6μm的白蛋白微球作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栓塞化疗药物的载体 ,全身副作用轻微 ,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黄地鼠舌癌影响肿瘤区微球栓塞平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经升主动脉灌注微球,显微图像分析仪测量微球栓塞平面。结果:微球最佳灌注压力为30kPa,随着肿瘤的发展,栓塞平面越向末梢端靠近。原位癌以前,微球栓塞在肌性末梢小动脉水平;早期浸润癌期栓塞至微动脉水平,阻断了控制与其相连的肿瘤微循环内血流量的“总阀门”,此时栓塞效果最佳,侧枝循环最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包裹有化疗药物的颗粒型可降解性栓塞剂。方法:采用改良的双相乳化冷凝聚合法制备5-Fu明胶微球,并测试了微球的包裹率、载药率及体外释药特性。结果:5-Fu明胶微球颗粒直径均匀,药物包裹率85%,载花率12.2%。体外4h内缓释95%。结论:制得的多种直径的5-Fu明胶微球性质稳定,微球降解速率及药物释放速度基本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金黄地鼠舌癌影响肿瘤区微球栓塞平面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经升主动脉灌注微球 ,显微图像分析仪测量微球栓塞平面。结果 :微球最佳灌注压力为 3 0 k Pa,随着肿瘤的发展 ,栓塞平面越向末梢端靠近。原位癌以前 (包括原位癌 ) ,微球栓塞在肌性末梢小动脉水平 ;早期浸润癌期栓塞至微动脉水平 ,阻断了控制与其相连的肿瘤微循环内血流量的“总阀门”,此时栓塞效果最佳 ,侧枝循环最少 ;至晚期浸润癌时主要栓塞至中间微动脉水平 ,微球向末梢靠近 ,要获得更佳的栓塞效果 ,必须增加微球的用量。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选择最佳灌注压力、最佳灌注时机及最佳病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狗颈外动脉显影及舌动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对2只杂种健康狗先行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显示清楚其解剖结构后,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舌动脉栓塞,再造影。解剖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结果狗颈外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结构与人相似。栓塞前舌动脉及其他颈外动脉分支显影清楚,栓塞后舌动脉则未见显影。结论选择狗作为实验动物,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及超选择性舌动脉栓塞,实验可行。  相似文献   

9.
埋植式给药装置在口腔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皮下埋植式给药装置在口腔癌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国产MT埋植式给药装置对22例口腔癌患者的26侧颈外动脉插管,连接皮下埋植式给药装置,术后经皮穿刺进行动脉灌注化疗,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以及肿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一种新的动脉灌注取材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6只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以下方法作明胶墨汁灌注:A组(颈总动脉灌注)、B组(颈总动脉灌注+椎动脉阻塞)、C组(颈总动脉灌注+颈内动脉结扎)。观察灌注效果并行微血管墨汁灌注计数。结果:A、B组灌注液自椎管外溢。C组无外溢,达到血管充盈时灌注液用量最少。三种方法的墨汁灌注微血管计数在统计上无差异。结论:颈总动脉灌注+颈内动脉结扎可以提高灌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舌动脉灌注及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后,血和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以及肝肾功能、血相变化,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只狗分为3组,第一组A、B 2只狗,第二组C、D 2只狗,第三组E 1只狗,经股动脉DSA介入舌动脉灌注5-Fu、卡铂各75mg,明胶海绵栓塞;另一组静脉注射等量5-Fu与卡铂,于10min、20min、30min至5天,检查舌、颊组织及血中药物浓度、肝肾功能、血常规,6周后处死,行舌动脉病理检查.结果:DSA介入舌动脉药物灌注 栓塞术后10min、20min、30min舌组织中药物含量是静脉注射药物的25、20、4倍,30min后血中药物浓度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肝肾功能、血常规两组差别不大,舌动脉经灌注后其内膜不完整,平滑肌细胞较多空泡样变.结论:DSA动脉介入灌注栓塞,可增加局部组织中抗癌药物浓度,提高药物的抗瘤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3 mg./kg. of lidocaine into the facial artery resulted i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blood levels between 5 and 7 microgram/ml. 15 seconds thereaft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jugular vein blood levels exceeded 30 microgram/ml.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same amount of lidocaine was injected into the facial vein, carotid blood levels were less than 3 microgram/ml., peaking at 30 seconds. Concentrations of the local anesthetics in the jugular vein peaked at 15 seconds, exceeding 35 microgram/ml. The feasibility of local anesthetic drugs reaching the cerebral circulation through a retrograde pathway was indicated, suggesting that this mechanism may be the route for some of the untoward reactions observed after the injection of local anesthetics in the head and neck are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颈上部血管损伤急诊救治的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1992年8月-2006年3月间13例颈上部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管损伤部位、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刀刺伤致颈内动脉破裂外,其余12例均合并其他组织损伤。颈内动脉损伤2例。颈外动脉及其分支损伤10例,颈内静脉损伤1例。13例患者经多学科综合治疗,痊愈12例,并发脑栓塞死亡1例,治愈率93.7%。结论:救治应以受伤原因与伤情为依据。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探查、正确的抗休克等,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颈外动脉结扎后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经验.方法 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7例颈外动脉结扎后的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治疗前行血管造影,详尽了解包括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以及甲状颈干情况.介入治疗采用颞浅动脉切开、逆行引入管腔外经为4F(1F=0.333 mm)的动脉鞘进行栓塞,栓塞材料选用不可吸收组织胶--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2-cyanoacrylate,NBCA).结果 7例均成功进行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以及甲状颈干的血管造影,造影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颈外动脉阻断后的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仍呈异常血管团样改变,颈部回流静脉提前显示.血管造影所见:颈外动脉阻断后,病变由颈内动脉的眼动脉供血;椎动脉通过枕动脉与结扎远端的颈外动脉相通;甲状颈干增粗并为病变供血;健侧的颈外动脉扩张后为患侧供血.结论 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严禁行颈外动脉永久性结扎,否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相反会促进疾病的发展,同时使该类病变的介入治疗风险加大.颞浅动脉切开、逆行栓塞是有效的治疗途径,适于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且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顺铂—白蛋白微球 (CDDP_AMS)舌动脉导向治疗舌癌时 ,顺铂 (DDP)在体内和肿瘤局部的释放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平均粒径为 5 6 3μm的CDDP_AMS 10 0mg(含CDDP 13 6mg) ,经舌动脉推注治疗舌部鳞癌患者 7例 ,分别测定患者外周静脉血和肿瘤切除标本组织匀浆中的铂含量 ,并与单纯CDDP给药组患者相比较 ,分析CDDP_AMS药物释放的特点。结果 CDDP_AMS舌动脉推注治疗舌部鳞癌组 ,患者外周静脉血平均血药浓度在 90min时达峰值 ,10d时血药浓度尚可测到 ;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可较长时间维持恒定 ,到第 17天时尚可测到。结论 CDDP_AMS具有很强的缓释作用 ,起到了药物“贮存站”作用 ,达到肿瘤局部长时间高浓度、全身外周血低浓度的效果 ,消除了CDDP全身大剂量用药时的毒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PURPOSE: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superiorly based and posteriorly based platysma muscle myocutaneous flap.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ur fresh cadaver specimens were injected with Microfil (Flow Technologies, Inc, Carver, ME) red stain in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blue stain in the brachiocephalic vein. To clarify the blood supply to the platysma muscle, the blood vessels were first identified on lateral and posteroanterior radiographs of the specimens. Subsequently, anatomic dissection of the arteries and veins associated with the platysma muscle and overlying skin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submental artery was the primary vessel to the platysma muscle. The superior thyroid artery, occipital artery, and posterior auricular artery were identified as secondary vessels. The external jugular vein provided the primary venous drainage, followed by the submental vein. CONCLUSIONS: The superiorly based design has a reliable arterial blood supply (facial and submental arteries) and poor venous drainage. The posteriorly based design has a reliable venous drainage (external jugular vein), but the arterial blood supply is almost random (occipital artery).  相似文献   

18.
颈外动脉危险吻合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椎动脉间存在的危险吻合,方法:分析了250例颈外动脉造影图像中存在的危险吻合现象(包括烟雾病35例,头颈部高血运病变216例,其中7例已行戏外动脉结扎)。结果:烟雾病中14侧病脑中动脉,11例颞浅动脉,7例枕动脉参与颅内供血;颈外动脉结扎病例均丰在咽枕吻合,此外,还发现3例(3/250)眼动脉由脑膜中动脉异常起源,结论: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椎动脉间存在多种危险吻合途径,栓塞治疗时应高度注意并予以适当处理,以避免造成颅内误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