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葡萄胎(恶葡)、绒毛膜上皮癌(绒癌)均为高度恶性肿瘤,原发于子宫,通过血路转移到肺、阴道、脑、盆腔、宫颈等,而以肺转移为常见。1958~1978年我科收治恶葡109例、绒癌112例,其中肺转移(X光片证实)84例,占转移总数的44.4%。从1973年下半年开始,对肺转移51例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院5年来恶葡和绒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 1975~79年,我院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96例(恶葡52例,绒癌44例),肺转移者74例,其中恶葡38例,绒癌36例,肺转移率分别高达73.1%和81.8%。所有患者均按我院诊断标准诊断,入院后均经X线胸片检查,部分患者曾作侧位及断层摄影。肺转移患者74例中,经病理诊断者40例,临床诊断34例。临床诊断34例。结果一、绒痛的x线胸相表现 (一)粟粒状阴影:全肺或某区域密集出现直径0.3cm以内的转移病灶。 (二)片状阴影:呈  相似文献   

3.
胸部X线摄片是发现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与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肺转移的主要手段,也是观察疗效与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有关恶萄与绒癌肺转移的X线表现,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能否根据临床材料与X线表现对二者所出诊断,作者尚未见有专文论述。对恶葡与绒癌肺转移的X线表现的差异如能予以识别,作者认为不仅有利于早期诊断、估计预后、制定方案,而且也为临床医生正确划分恶萄与绒癌的界限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4.
滋养叶细胞肿瘤系由绒毛膜的滋养叶细胞过度增生而来,按滋养叶细胞增生的程度,有无绒毛侵蚀的能力及其生物学的特性而分为:良性葡萄胎(简称良葡),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恶葡和绒癌恶性程度高,发病快,生长迅速,在早期即可随血行转移至全身器官,死亡率高,对妇女生命威胁很大。我院自1975年1月—1979年5月收治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68例,其中良葡33例;恶葡23;绒癌12例,其中11例发生于葡萄胎之后,1例为足月妊娠分娩后。  相似文献   

5.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包括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以下简称恶葡及绒癌)是恶性程度很高之肿瘤,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自应用化疗以来,治疗方法虽然不断改进,但晚期绒癌死亡率仍高,现将我院1972~1977年间收治的177例恶葡及绒癌总结于下,并对住院期间死亡的11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晚期患者的疗效。资料分析 1972~1977年,我院共收治177例恶性滋养细  相似文献   

6.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其与前期介绍过的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均属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而绒癌的恶性程度更高,一旦发病,即很快向全身转移,因此,许多绒癌病人第一次就医时,所主诉的常常是一些转移瘤的症状。恶葡与绒癌在临床表现上,往往没有明显的质的差别,两者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病理组织学的不同特点作出的。例如,在显微镜下的肿瘤切片中,如果仍能看到绒毛或水泡(即葡萄胎)的结构时,就诊断为恶葡;如果滋养细胞原来的绒毛或葡萄胎的结构已完全消失,就诊断为绒癌。  相似文献   

7.
<正> 刮宫标本对恶性葡萄胎(以下简称恶葡)和绒毛膜上皮癌(以下简称绒癌)的诊断价值目前看法不尽一致。我们对82例因诊断或高度疑似恶葡和绒癌而施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进行了术前刮宫标本和切除子宫病理检查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73年上半年至76年上半年共收容绒毛膜上皮癌(以下简称绒癌)和恶性葡萄胎(以下简称恶葡)病人共20人,第一阶段(73年以上)应用6—巯基嘌呤(简称6MP)治疗效果较差付作用较,严重经常由于付反应最重停止用药,(因病例遗失无法分析),第二阶段(73年上半年——一直至今)以5—氟脲嘧啶(简称5Fu)和更生梅素(简称KSM)十手术(次广泛全子宫裁除术)为主,对个别患者仅用化疗,保子宫,病死率有所下降,22例病人绒癌12例,其中二例合并脑转移死亡,  相似文献   

9.
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及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在我省比较多见,妇科病房经常有20—30名这类病人,占住院病人的1/2。绒癌和恶葡都是由绒毛膜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特点是发展快,转移早而广泛。  相似文献   

10.
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1978年上海肿瘤医院共收治绒癌59例及恶性葡萄胎39例。晚期绒癌(Ⅲ_B、Ⅳ期)占57.6%。治疗以四药联合化疗为主,配合手术或放疗。直径大于3厘米的肺团块转移灶,过去单用化疗或化疗合并手术疗效很差,自采用四药联合化疗合并分段放射的新疗法后效果良好。绒癌生存率为81.4%,恶葡生存率为94.9%,晚期绒癌生存率为79.4%,肺团块转移病例的生存率为90%;5例脑转移病例,经全脑放射及化疗,4例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1.
<正> 结果分析一、发病率:我科1972.12~1984.12收容住院的患者,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与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共计208例,其中绒癌108例,恶葡100例。同时期妊娠数为62245人次。绒癌与恶葡的总发病率为0.334%(1:299妊娠),其中绒癌的发病率为0.174%(1:576妊娠),恶葡的发病率为0.16%  相似文献   

12.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恶性葡萄胎及绒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往往通过血道迅速转移,广泛扩散到全身各器官。过去对此病治疗多采用手术及放射治疗,但效果均不满意,国内、外报告死亡率均很高,对妇女生命威胁甚大。我国首都医院应用大剂量化学药物治疗后,绒癌死亡率从1958年的89.2%下降至1975年21.4%,恶葡死亡率从25.9%逐步下降到接近于零。我院自1951~1977年,27年来恶葡死亡14例,绒癌70例(包括恶葡复发8例),共84例。兹将其死亡有关资料作一分析,为今后对此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从而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19715年1月至1985年12月共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40例,其中绒毛膜癌(简称绒癌)54例(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36例,Ⅳ期5例),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86例(Ⅰ期26例,Ⅱ期12例,Ⅲ期44例,Ⅳ期4例)。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随访率为92.86%。治愈好转率绒癌为85.18%,恶葡为98.83%。本文讨论了药物剂量及疗程,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手术的适应证及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 五年来我们观察了肺部转移的绒癌及恶葡病人,选择其中资料较完整的24例进行分析,其中绒癌11例,恶葡13例。24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在治疗及随访中进行了动态观察。肺部转移的表现有多种形态,综合国内外文献报导,结合我们的病例,综合成以下几类。 (1)二肺纹理增厚7例,其中3例肺纹呈杵状改变。 (2)二肺见散在斑点状阴影4例。 (3)二肺见散在小结节状伴一侧或二下肺野片状模糊阴影4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58年10月至1976年12月共收治恶性滋养叶肿瘤187例,其中绒毛膜上皮癌(下简称绒癌)130癌,恶性葡萄胎(下简称恶葡57例,本组病例均有较详细的病史记载,临床检查和胸部X光摄片,绝大部分做了尿妊娠试验(165例)及病理切片检查(131例),做尸检仅少数病例。全部病例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经病理证实者,绒癌占88.89%,恶葡占93.33%,绒癌肺转移占80%。本文介绍了以手术加化疗为主的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法。对于晚期绒癌的冶疗,采用大剂量、多种药物、多途径化疗。本文病例中,无潜伏期者占41.66%。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异常的产后,应追踪观察血β-HCG检查,以警惕妊娠并发绒癌或恶葡。  相似文献   

17.
孙月瑛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8,11(9):427-427,429
<正>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以下称GTN)是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能取得满意疗效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破坏力强,恶性程度高,血行转移早的特点。我院自1984年~1994年共收治GTN245例,其中恶葡154例,绒癌91例。本文就245例GTN的化疗情况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年龄:最小19岁,最大44岁,平均28岁。 1.2 临床分期:根据GTN的临床分期法,154例恶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69年11月至1977年5月,收治绒毛膜上皮癌(绒癌)33例。除2例以前患恶性葡萄胎(恶葡)子宫已切除、1例未发现子宫有绒癌病灶,有临床材料足以确诊外,30例均有病理切片证实。为了严格病理诊断标准,按首都医院1973年所报告,即以有无绒毛结构存在作为鉴别绒癌与恶葡的诊断标准,即使有一个绒毛残影者,均诊断为恶葡。本文已将此类病例除外。发生率:绒癌的发生率,我国尚无普查材料报道,仅就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的绒癌发生率为0.66%(33/4964),较1957年国内各城市所报道的发生率为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微量全血~3H—TdR摄入试验,测定了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 T 细胞功能,其中完全葡萄胎11例,恶葡18例,绒癌13例,其 T 细胞功能以 cpm 表示。检测结果表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 T 细胞功能低于正常人(P<0.01),完全葡萄胎低于恶葡,绒癌低于完全葡萄胎。由于恶葡和绒癌患者之间 cpm 值差别大,这一指标可作为鉴别恶葡和绒癌的参考指标.这一检测结果也提示,葡萄胎和恶葡属良性,绒癌属恶性。  相似文献   

20.
报导了153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中绒毛膜癌54例,恶性葡萄胎99例。采用化疗为主进行较系统的治疗,同时有109例行子宫病灶切除术。绒癌死亡率29.60%,恶葡2.02%。随访106例结果:生存5年以上者36例,5例绒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