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KGF-2)又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0,FGF-10),是FGF家族成员之一。KGF-2生理作用主要承担间质细胞-上皮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KGF02能促进角质上皮细胞的增殖,刺激伤口周围上皮细胞的再生、分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千益  付晋凤  葛茂星 《医学综述》2007,13(17):1299-1301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近年新发现成员之一,由间质细胞分泌,其受体分布于上皮细胞,能特异性的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研究显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是一个多功能因子,对表皮、真皮和黏膜组织具有显著的促再生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4,FGFR-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结果:11例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有1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1%),2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18.2%)染色阳性;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染色阳性各2例(40%);4例癌旁肠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染色阳性分别有2例(50.0%)和1例(25.0%);81例癌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染色阳性分别为72例(88.89%)和74例(91.36%);癌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肠化及不典型增生(P<0.01);胃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表达的水平与患者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染色呈明显相关(P<0.01)。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由成纤维细胞和其他来源的基质细胞合成分泌,可特异性地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尤其是在上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KGF防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促细胞增殖、抗氧化蛋白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Lai XN  Wang ZG  Wei L  Zhu JM  Wang L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6):1433-1436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感觉神经肽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及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 由在体和离体实验两部分组成。在体实验采用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辣椒素组和对照组。辣椒素组大鼠皮下注射辣椒素50mg/kg毁损感觉神经,1周后行皮肤全层切割伤,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观察伤后3-12d伤口肉芽组织内神经肽P物质(SP)含量。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F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基因表达,对照组除不化学毁损感觉神经外,余处理同辣椒素组。离体实验采用RT-CPR技术观察不同浓度(10^-9~10^-5mol/L)SP作用于培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后,上述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结果 在体实验示,肉芽组织SP免疫阳性染色与EGF、FGF-2及其受体表达有关,化学毁损感觉神经,肉芽组织SP免疫阳性染色减弱,上述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也明显抑制。离体实验发现,上调培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内源性EGF和EGFR mRNA表达的SP浓度为10^-8~10^-6mol/L和10^-6~10^-5mol/L,上调FGF-2和FGFR-1 mRNA表达的SP浓度分别为10^-9~10^-5mol/L和10^-6~10^-5mol/L。结论 伤口愈合中,感觉神经释放的SP参与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表达EGF、FGF-2及受体mRNA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外用旋滴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对兔碱烧伤模型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作用,为角膜上皮损伤的早期治疗探索新方法。 方法: 制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碱烧伤对照组和KGF-2组(25 mg/L)(n=30);各组日本大耳白兔于造模后以50 μL药物滴眼,每日3次。7和14 d裂隙灯观察角膜烧伤面积以及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MTT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碱烧伤后7和14 d,KGF-2组角膜烧伤面积小于碱烧伤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碱烧伤对照组7 d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为17.50%,KGF-2组为7.32%;碱烧伤对照组14 d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为41.67%,KGF-2组为32.50%。MTT检测结果显示:碱烧伤后7和14 d,KGF-2组492 nm吸光度与碱烧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碱烧伤后7和14 d,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对照组角膜基质水肿,板层纤维排列松散、紊乱,炎症反应反复出现,角膜上皮层变薄,部分脱落,角膜内皮层内侧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KGF-2组碱烧伤后7 d,角膜上皮细胞生长良好,基质轻度增厚,无明显的炎症反应;碱烧伤后14 d,未出现炎症复发,角膜上皮细胞生长良好,排列整齐,角膜基质仅有轻度增厚。结论:外用旋滴25 mg/LKGF-2可加速角膜上皮损伤的恢复,减轻角膜烧伤的各种炎症反应症状;减轻角膜基质水肿和纤维化,同时KGF-2 亦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KGF-2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对角膜上皮损伤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GFRs)家族共包括4个受体酪氨酸激酶FG-FR(1~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 Fs)与FGFRs结合诱导其二聚化和特定细胞质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激活细胞质信号转导途...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硬皮病(SSc)病因不清,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合成细胞外基质(ECM)并沉积于皮肤及肺部,导致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目前认为,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其受体在硬皮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GFβ通过与成纤维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激活Smads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外基质的基因转录和翻译,诱导SSc病变;并在多种辅助受体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下,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探索针对SSc中TGFβ通路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在纤维化疾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Brivanib是靶向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eceptor。VE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eceptor,F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今年的ASCO—GI会上发布了一项Brivanib在结直肠癌的Ⅲ期临床研究(AGITG CO.20)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反式视黄酸β受体阻断剂LE540对培养的豚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影响。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原代豚鼠RPE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阳性后,传2代细胞后用于实验。不同实验组分别加入10×10-6 mol/L的全反式视黄酸ATRA和5×10-6 mol/L的LE540,设试剂对照。ELISA检测ATRA及LE540作用2 h、4 h、6 h、8 h、16 h后TGF-β2和bFGF的分泌量。结果:ELISA结果显示:(1)加入ATRA后,实验组TGF-β2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而bFGF的分泌量明显减少(P〈0.05)。(2)加入LE540后,实验组较对照组RPE分泌TGF-β2均明显减少(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时bFGF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P=0.178)。结论:全反式视黄酸能通过视黄酸β受体途径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TGF-β2,同时通过其他途径能抑制bFGF的分泌。提示有可能通过阻断视黄酸β受体来控制近视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KGF)是在1989年由Rubin等[1]从人胎肺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分离并纯化的,并发现具有促进小鼠角质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故将其定名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是具有肝素结合特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中的成员,又称为FGF-7[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2,F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bFGF和FGFR-2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bFGF和FGFR-2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bFGF、FGFR-2表达的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中晚期胃癌bFGF及FGFR-2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bFGF与FGFR-2表达呈正相关,随bFGF表达的增高FGFR-2表达亦增高(P0.05)。结论 bFGF和FGF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工程菌的表达,比较肝素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两种方法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factor,KGF-2)的纯化产量及纯度,以获取高效的提纯工艺。方法工程菌分别进行生长密度和诱导时间的实验,并将细茵裂解液上两种层析柱进行分步洗脱,收集目标蛋白,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获得高表达KGF-2工程菌,表达率为29%;用两种层析方法获得电泳纯KGF-2。结论 离子交换层析在纯化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纸产翠  朱哲  赵中辛 《河北医学》2013,19(4):481-484
目的:研究利用雌激素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并探讨其临床作用。方法:用17β-雌二醇作用于人胆管上皮细胞,CCK8方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人胆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blot胆管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a,ER—β)表达水平,并通过ELISA检测上述两种培养条件下胆管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分泌水平。结果:17β-雌二醇可以促进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雌二醇组的人胆管上皮细胞ER-a,E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ELISA检测两组的上清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7β-雌二醇可以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主要通过胆管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上升,而不是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特异性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的融合蛋白.阻断新生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某些VEGFR-2阳性肿瘤细胞内的蛋白合成,引起细胞死亡。方法运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制成VEGF D63A、E64A、E67A突变体。利用这个可以和VEGFR-2特异性结合的VEGF突变体.代替白喉毒素上的受体结合区,制成了特异性结合VEGFR-2的融合蛋白。结果以去除了受体结合区的DTS91作为对照.以VEGFR-2阳性肿瘤细胞做实验,验证了这个融合毒素对VEGFR-2阳性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结论制备了特异性杀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细胞的融合毒素。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过其特异性受体VEGF受体(VEGF receptors,VEGFR)发挥生物学功能。VEGFR包括VEGFRl—3和Neuropilins。VEGF受体不仅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起着重要的血管增生作用,而且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有显著的表达。这不仅对表皮来源肿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其治疗靶点的确认意义深远。VEGF—VEGFR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将在治疗表皮肿瘤中成为重要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指的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表达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18.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调控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这些过程要通过激活其受体来完成[1],其中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人参三七组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高剂量人参三七组方(0.4 mg/mL)组、中剂量人参三七组方(0.2 mg/mL)组、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0.1 mg/mL)组,另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320 U/mL)阳性对照组和只加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VEGF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EGFR-2阳性细胞数及其光密度值,蛋白印迹法检测VEGFR-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和bFGF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增加(P〈0.05),VEGFR-2阳性细胞数及光密度值增加,细胞中VEGFR-2蛋白表达增强。结论:促进HUVEC分泌VEGF和表达VEGFR-2可能是人参三七组方促血管生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是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家族成员之一,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发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TGF-α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或工具。本文将阐述TGF-α与肿瘤的关系,着重探讨TGF-α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