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20)、Ⅱ组(n=20)。两组均经一般治疗的同时Ⅰ组加用UTI治疗。在入院时和住院第7d分别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观察指标,以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Ⅰ组TNF-α和IL-6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TNF-α和IL-6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Ⅱ组和Ⅰ组比较TNF-α和IL-6,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Ⅰ组发生MODS 6例,Ⅱ组发生MODS 8例,两组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对SIRS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两百色市人民医院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稳定MHD患者48例,随机分为HD组16例、HFD组16例和HD+HP组16例.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t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含量,同时测定20例健康志愿者CRP、IL-6、TNF-α血清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3组MHD患者共48例治疗前的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其中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HD+HP组的CRP、IL-6、TNF-α值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下降百分比高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FD和HP可以降低CRP、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HP可能优于HFD.3个月治疗并不能完全纠正微炎症状态,需进一步观察更长时间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和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ve fraction,LVEF)的变化.方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66例治疗前CHF患者TNF-α,TL-6和AngⅡ浓度.并用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显像仪测定LVEF.结果CHF组血清TNF-α,IL-6和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TNF-α,IL-6水平与CHF的原发病无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r=-0.58,-0.62,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TNF-α,IL-6,AngⅡ水平明显升高.且与LVEF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高血糖反应与炎性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危重病人,在入院24小时内测定空腹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随机分成胰岛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追踪观察1个月后疗效.结果:危重病人血糖、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01);与APACHEⅡ计分、预后显著相关(P<0.01);血糖含量与TNF-α、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56,r=0.5674);用胰岛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危重病人高血糖反应的处理应采取综合措施,因此拮抗TNF-α、IL-6等炎症因子,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是治疗危重病人高血糖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进一步分析实验组不同DS分期及治疗前后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TNF-α水平呈明显递减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8周、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8周,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8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APE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可作为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的可靠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APE1的表达情况,可指示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NA-150、miRNA-146a在脓毒症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儿科ICU病房住院的脓毒症患儿62例(脓毒症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儿30例(SIRS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及不同脓毒症病情患儿外周血中的miRNA-150、miRNA-146a、TNF-α和IL-10水平.[结果]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的miRNA-146a、TNF-α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SIRS组,而miRNA-15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SIRS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儿外周血miRNA-150、miRNA-146a、TNF-α和IL-10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miRNA-150与SOFA评分、TNF-α、IL-10呈现负相关(P <0.05);miRNA-146a与SOFA评分、TNF-α、IL-10呈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的miR-NA-150下调,miRNA-146a上调,两者表达水平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疾病预后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关系.方法测定45例UA患者(UA组)和36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结果UA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UA组患者12周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无MI者,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UA患者血清TNF-α、IL-6可作为冠心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关系。方法于2012年1-7月,按肺部感染评分(CIPS)选取于本院诊治的重症MPP患儿30例(重症MPP组)和轻症MPP患儿32例(轻症MPP组),以3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对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治疗后,对患儿再次进行IL-6、IL-10、TNF-α水平检测,分析各指标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重症MPP组BALF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症MPP组(P0.05);轻症MPP组BALF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各研究组BALF中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血清中各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重症MPP组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L-10水平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MPP患儿血清IgM水平显著升高,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TNF-α水平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MPP患者诊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常规治疗组和50例氯沙坦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间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结果:氯沙坦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常规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TNF-α、MMP-9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氯沙坦组病人治疗后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P<0.05),ST段压低减轻(P<0.05),但氯沙坦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氯沙坦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纳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根据患儿不同疾病状态将其分为初诊组(128例)、缓解组(84例),并将同期在该院常规体检的20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同期收治的5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纳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对比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分析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2、IL-10、TNF-α、WBC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随访6个月,根据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72例)与未复发组(140例),比较各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TNF-α、IL-10、WBC水平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IL-2水平低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IL-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组,TNF-α、IL-10、WBC水平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2、IL-10、TNF-α、WBC水平与患儿年龄、性别及肝大等无关(P0.05),与患儿疾病危险程度分型有关(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血清IL-2水平降低,IL-10、WBC、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2水平降低,TNF-α、IL-10、WBC水平升高,以上指标水平变化能够反映出患儿免疫功能好坏,可作为疾病状态及预后的评估指标,判断患儿疾病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血中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寻找早期、无创性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方法,并进行系统相关性研究。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SIRS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浆TNF-α、ET和SOD的含量,并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和肾彩色在流显像。结果:核素、多普勒肾动态显像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抗炎症细胞因子对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符合SIRS诊断42例,分别在入院当天和第2、4天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ml,测定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和CD3^ T细胞、CD95^ T细胞,并设对照组。结果:TGF-β和IL-10入院第1天起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D3^ T细胞和CD95^ T细胞入院当天即降低,第2天后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TGF-β与CD3^ T细胞、CD95^ T细胞具有显著的相关性(γ=-0.715,-0.672);IL-10与CD3^ T细胞、CD95^ T细胞呈显著的相关性(γ=-0.597,-0.604)。结论:抗炎因子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总数减少和免疫功能紊乱;适度拮抗抗炎症细胞因子,使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达到平衡,可能有利于SIRS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反应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BMI<18.5 kg/m2的COPD患者为观察组,18.5 kg/m2≤BMI<24 kg/m2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诱导痰方法检查痰细胞的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所占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分析BMI与各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RP、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与痰细胞总数(r=-0.493,P=0.00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0.504,P=0.003)以及系统炎症指标CRP(r=-0.481,P=0.007)、IL-6(r=-0.423,P=0.015)、IL-8(r=-0.397,P=0.041)、TNF-α(r=-0.422,P=0.01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气道和系统炎症反应均与COPD患者的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的炎性介质指标,观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导致炎症反应的程度。方法前瞻性分析入住ICU48 h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性别,年龄,APACHEⅡ和SOFA评分,慢性疾病史,病情严重程度,静脉营养,接受手术或外科操作,机械通气支持和血液净化治疗,混合细菌血流感染,入住ICU时间及医院内病死率情况。比较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体温,心率,白细胞(WBC)数量,中性粒细胞(NEU)数量,淋巴细胞(LYM)数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相比,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有更多的患者表现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88.9%∶73.0%,P=0.003)],高血清TNF-α[(0.97±0.54)∶(0.75±0.32),P=0.029]和IL-1β[(7.03±0.12)∶(2.21±0.09),P=0.006]和IL-6[(10.59±2.48)∶(2.55±0.75),P=0.005]水平。结论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较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病情更加严重,表现为更加严重的炎症反应,在血流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应考虑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喜炎平雾化吸入联合阿昔洛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喜炎平雾化吸入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疱疹、流涎临床体征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IL-6、TNF-α、IL-2及IL-10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雾化吸入联合阿昔洛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脂联素(APN)和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85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病变血管支数和Gensini积分表示,包括冠脉病变支数单支病变28例,双支病变35例,三支病变22例;Gensini积分4~18分16例,~29分13例、~48分13例,~176分13例,对照组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测定血糖(FPG)、脂类、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s-CRP、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APN与hs-CRP、TNF—α、IL—1β均成负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的减少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可能通过拮抗炎性反应因子对血管的损伤来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溶藻弧菌感染小鼠后引起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溶藻弧菌ATCC17749T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进行血液学和肝功能指标检测以及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炎性因子抗体芯片进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溶藻弧菌ATCC17749T感染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09 CFU。感染组小鼠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溶藻弧菌感染可引起小鼠肝、肺严重损伤;炎性因子检测筛选出20种显著变化的炎性因子,其中细胞因子信号值大于200,倍数改变大于10的有8种炎性因子,分别为KC、IL-6、RNATES、IL-12、Eotaxin、G-CSF、MIP-1α、Mig。结论该研究所筛选出的溶藻弧菌感染小鼠后变化的炎性因子为溶藻弧菌炎症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对照组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妇科千金片。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β、TNF-α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且联合组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性交痛评分降低,其余5个维度评分及FSFI总分均升高,联合组治疗后性交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余5个维度评分及FSF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