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系列健康教育对产科分娩安全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并且在产科门诊产前检查≥6次的孕产妇,对研究组620例产妇进行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580例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产伤等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0.38,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产伤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7.74、3.87、5.35,均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9%(χ^2=5701.37,P<0.01)。结论产前系统健康教育对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分娩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实施中的临床疗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8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产妇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对比分析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程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5.12%,疼痛程度为0级314例(76.59%),对照组0级38例(9.27%),2组0级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178,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及分娩顺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胎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症状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达到无痛分娩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于知信行模式的音视频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的孕产妇85例,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音视频健康教育,记录两组孕产妇的各个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母乳喂养率、新生儿Apgar评分;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妊娠健康知识知晓率;观察两组孕产妇是否出现高危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孕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97、2.181、3.012、2.415,均P<0.05),研究组出现8例高危妊娠孕妇,占18.60%,对照组出现16例高危妊娠孕妇,占38.10%,研究组高危妊娠孕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83,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妊娠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720、4.647,均P<0.05),研究组产妇顺产率为74.42%,对照组产妇顺产率为59.5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χ2=3.037,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模式的音视频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生产时间,提高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奉化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126例正常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63例产妇采用无会阴保护状态下分娩,对照组63例产妇采用传统托肛会阴保护法状态下分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性比率为22.22%,高于对照组,而Ⅰ级裂伤和Ⅱ级裂伤比率分别为73.01%和4.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5,P<0.05),会阴侧切的比率为12.69%,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4,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部疼痛程度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04,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5.23%,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143,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分娩简单实用,且很大程度常降低会阴侧切率,有效保护和减少了会阴损伤,减轻产妇伤口疼痛及会阴侧切术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提高初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宫颈Bishop评分在预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VBAC)中子宫破裂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禄丰县人民医院70例VBAC(研究组)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同期首次阴道分娩70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55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78.5%;对照组63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90.0%,两组阴道分娩率无统计学差异(χ2=3.45,P=0.06)。研究组因宫颈条件不良行剖宫产率(17.1%)显著高于对照组(0.04%)χ2=11.43, P<0.05。研究组4例新生儿轻度窒息,对照组6例新生儿轻度窒息,两组无显著性差异(χ2=0.43,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67,P=0.30)。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是安全的,但阴道试产4小时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2分,建议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孕7个月后自愿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的孕妇57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的60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程度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68.33%(χ2=11.24,P<0.01),剖宫产率为7.02%,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10.11,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 t=8.94,8.16,9.96, P<0.05);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z=3.02,4.57,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8.33%(χ2=5.70,P<0.05)。结论孕后期进行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训练,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预防双胎剖宫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113例双胎剖宫产分娩的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n=61)和干预组(n=52)。对照组术中未行B-Lynch缝合,干预组术中预防性使用B-Lynch缝合。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52.70±11.06min和675.82±201.23mL,对照组为70.65±13.24min和1159.46±292.41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15.61、32.15,均P<0.05)。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39/52),高于对照组42.62%(26/61),χ2=5.13,P<0.05;干预组的输血、产褥病和切除子宫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64、3.90、4.35,均P<0.05)。6个月后月经来潮干预组为100.00%(52/52),高于对照组83.61%(51/61),χ2=4.07,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B-Lynch缝合可减少双胎剖宫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导乐陪产联合干预措施为产妇提供心理和生理上的专业知识,使其树立自信,以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方法按随机选择模式将2012年1至3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分娩的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350例沿用常规产时服务模式,观察组328例实施导乐陪产、播放潜脑音乐、自控硬膜外镇痛等联合干预措施,观察2组的分娩方式、产后24小时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264例(80.5%),剖宫产64例(19.5%);对照组阴道分娩194例(55.4%),剖宫产156例(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1,P<0.05)。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1例(0.3%),观察组产后24小时无出血病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05)。结论导乐陪产的顺产分娩率高,联合干预措施对促进自然分娩,提升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助产方式对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间34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助产方式助产,观察组产妇接受改良助产方式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时会阴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侧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3.100、11.442,均P<0.01),而会阴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53,均P<0.01),两组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01,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128、23.272、39.637,均P<0.05),而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0.000,P>0.05)。结论改良助产方式可较好的保护会阴,降低会阴侧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于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平湖市第一和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研究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治疗8周后,考察患者治疗效果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情况(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随访患者15个月内不良反应(再次入院率、低血糖事件和血糖变异系数)。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1%,研究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u=2.61,P<0.01);不良反应中,研究者低血糖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6.00,P<0.01),再次入院率、血糖变异系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χ2=4.27,P<0.05;t=5.36,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LVEF低于对照组(t=2.213,P<0.05),LVEDD和LVEDVI高于对照组(t=2.342,P<0.05;t=2.089,P<0.05)。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少,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由体位分娩对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来我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卧位分娩的为对照组,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①产程时间方面,两组产妇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第一及总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自然分娩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自由体位的方式进行分娩,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孕产妇死亡与支持性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方法:利用2001~2006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 000个"降消"项目县有关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国"降消"项目县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和产前检查率呈上升趋势,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住院分娩、新法接生、产前检查均与孕产妇死亡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对孕产妇死亡均有影响,可将这些指标作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支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与产妇住院分娩率之间的关系,指导HepB预防接种工作。方法将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产妇住院分娩数据与2005年全国常规免疫接种报告的新生儿HepB接种数据进行配比分析。结果城市产妇住院分娩率高于农村,城市新生儿HepB接种率高于农村。在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越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越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和产妇住院分娩率关系密切。结论为了提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必须大力提倡产妇住院分娩,保证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及时接种HepB;对在家出生的新生儿应采取特殊策略,保证及时接种HepB。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2003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000个“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降消项目)县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3年全国“降消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76.9/10万,住院分娩率为64.9%;人均年收入〈1000元的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100、9/10万,人均年收入≥2000元的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618/10万,人均年收入与孕产妇死亡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住院分娩率〈50%的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达107.2/10万,住院分娩率≥75%的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54.1/10万,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人均年收入〈1000元住院分娩率≥75%的项目县为19.1%,人均年收入≥2000元住院分娩率≥75%的项目县为66.7%,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人均年收入水平和住院分娩率对孕产妇死亡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1至2015年之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指导如何进一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5之间总分娩例数5 291,总剖宫产1 823例,比较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 2011年至2015年剖宫产率分别为42.02%、42.95%、35.00%、25.43%、26.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P>0.05),2013年破宫产率较2011年和2012年明显偏低(χ2值分别为4.13、4.53,均P<0.05),2014年较2011年至2013年水平均明显降低(χ2值分别为4.21、4.77、5.12,均P<0.05),2015年与2014年组间破宫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02,P>0.05)。至2013年社会因素导致的产程异常和胎儿窘迫比例明显低于2011年水平(χ2值分别为4.21、7.46,均P<0.05),2014年及2015年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明显回升,较2013年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4.31、4.02,均P<0.05),社会因素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水平较2011年水平明显偏低(χ2值分别为12.64、5.43、7.32、4.94、5.33、5.01,均P<0.05),而瘢痕子宫、双胎妊娠、臀位、脐带绕颈、前置胎盘以及其他等非社会因素比例呈现总体显著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6.21、4.67、5.23、4.37、5.83,均P<0.05)。结论近5年来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率呈现下降趋势,剖宫产指征构成也出现明显的改变,对于之后的剖宫产率的进一步控制做出干预方向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娩体验教育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自愿参加分娩体验教育的孕妇2216例为研究组,同期未参加分娩体验教育者5165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参加产科分娩体验,包括在模拟产房里看录像、听讲解、问答、体验产床及产程中辅助分娩器具、主任医师鉴定评估分娩方式,并接受关于分娩体验讲解内容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对照组按既往常规方式产检.详细记录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在接受分娩体验教育后88.1%的孕妇对自然分娩知识了解度有50%以上的提高,97.6%的孕妇自然分娩信心增加.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35.101,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t=11.442,P<0.05),然而平均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t平均出血量=0.449,χ2新生儿出生体重=0.010,均P>0.05).结论 分娩体验教育是促进自然分娩一项非常好的尝试工作,作为孕期健康宣教工作的一部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产妇实施导乐分娩、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导乐配合无痛分娩干预产程过程,观察三种不同方式对产程时间、顺产率、剖宫产率的影响,探讨临床工作中如何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的940例产妇,将其分为导乐分娩组、腰硬联合无痛分娩组、导乐配合无痛分娩组,以及未给予干预的对照组,将各组的总产程时间、顺产率、剖宫产率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总产程时间、顺产率、剖宫产率的不同。结果导乐分娩组顺产率182(91%),剖宫产率18(9%),产程时间(7.8±1.20)h;对照组顺产率120(60%),剖宫产率80(40%),产程时间(13.8±1.27)h;腰硬联合无痛分娩组顺产率138(92%),剖宫产率12(8%),产程时间(6.12±1.25)h,对照组顺产率96(64%),剖宫产率54(36%),产程时间(13.1±2.08)h;导乐配合无痛分娩组顺产率113(94%),剖宫产率12(8%),产程时间(6.00±1.46)h,对照组顺产率73(61%),剖宫产率47(39%),产程时间(12.1±2.00)h。结论通过实施导乐分娩、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导乐配合无痛分娩,能够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蔡圣芸  惠宁  费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47-1849
目的:分析近10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长海医院1993~1995年的剖宫产病例944例、2003~2005年间的剖宫产病例19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前后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1993~1995年剖宫产率为39.95%,2003~2005年剖宫产率为73.69%,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两组前4位剖宫产指征均为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妊高征及臀位,但胎儿宫内窘迫所占比例有明显上升。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适当控制剖宫产率,选择最有利于母婴健康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与传统分娩模式对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中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产方式分为传统组与调整组,每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分娩模式,调整组给予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宫缩率、药物引产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产妇依从性及产程所用时间.结果 传统组自然宫缩率为47.50%,剖宫产率为45.00%,调整组自然宫缩率为75.00%,剖宫产率为22.50%,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自然宫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2、5.46,均P<0.05),传统组产妇依从率为70.00%,调整组依从率为82.50%,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依从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5),传统组与调整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1.34,P>0.05).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4、3.34、5.11,P<0.05).结论 采用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相比于传统分娩模式可显著降低药物引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产妇依从性,缩短生产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20.
空气净化器对室内有害气体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清洁空气量”(CADR)作为评价指标,对四种国产空气净化器去除有害气体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四种空气净化器对SO2,NOXC,HCHO等有害气体均有一定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