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为今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护理方案,通过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91.84%)优于对照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辅助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训练与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稳定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两组间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规治疗方法无差异,对照组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常规护理进行住院和出院后的指导,干预组对出院病人进行4个月的呼吸训练及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问卷、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AQ20-R)生活质量量表问卷进行评估。r结果]干预4个月后两组病人AQ20—R和自我护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自我护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Q20—R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呼吸训练是一种较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靖江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GQOLI-74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住院时两组患者的GQOLI-74量表中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功能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各领域得分及总分提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各领域得分及总分提高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仅给予肺性脑病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9,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种类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6,P>0.05)。结论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改善内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4例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PDCA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长、患者满意度和心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治愈例数3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大大高于对照组90%;实验组住院时长(6.27±4.84)d,短于对照组(10.13±3.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患者满意度上非常满意32例、总满意4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非常满意16例、总满意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效果5个负面指标分值低于对照组,2个正面指标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护理模式在改善内科护理质量中优于一般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更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00例,年龄52~7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COPD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不同气流受限程度患者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 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疲劳及负面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入院2 d内及出院当天应用Lewk等制定的量表对患者的疲劳程度进行测量,应用Zigmond制定的焦虑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疲劳总分、综合疲劳、体力疲劳、活动减少、焦虑抑郁总分、焦虑、抑郁干预后得分均下降明显(均P<0.05),脑力疲劳干预前后得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出院时除脑力疲劳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包括疲劳总分、体力疲劳、活动减少、焦虑抑郁总分、焦虑、抑郁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除脑力疲劳之外的疲劳及负面情绪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护理预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得到科学、系统和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专科门诊收治的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8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观察组94例,对照组9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预案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护理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得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HAMD各个项目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预案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准确,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衰患者生活方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治疗的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方式有了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应用院外服务计划的实践成效。方法将86例COPD患者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干预组实施院外服务计划,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和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30,60,180 d后进行西雅图阻塞性肺疾病问卷( SOLDQ)的测量。结果经6个月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次数、再入院次数及体质量指数分别为(1.08±0.53),(0.68±0.30),(22.64±3.60),优于对照组的(2.57±1.12),(1.70±0.80),(17.55±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57,-3.549,3.078;P<0.05)。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认知水平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认知水平评分为(15.23±3.59)分,高于对照组的(13.27±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6,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SOL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绪功能、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4.300,10.673,11.231;P<0.05)。结论院外服务计划的实施可以提升COPD患者自我管理认知能力,减少疾病复发次数及再入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卫生宣教,干预组同时由专门的责任组成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得分分别为(7.56±2.23),(1.09±0.44),(1.44±0.89)分,均低于对照组(9.22±3.65),(1.37±0.65),(1.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2.85,2.22;P〈0.05);其他各项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CMQ得分中面对分量表得分为(27.93±5.84)分,高于对照组,回避、放弃分量表得分为(10.91±5.90),(4.94±1.0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5,2.24,9.73;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面对、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SES总分为(20.50±5.50)分,低于观察组(30.35±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8,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总分及各条目均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变慢性乙肝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按要求定期回院复诊,干预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在干预前1周、干预期间第3周、第16周、第24周及干预后第24周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及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在干预期间第16周、第24周及干预后第24周的SGRQ总分及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期间SGRQ各因子及总分随干预时间的推移逐步递减,且第16周与第3周、第24周与第1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84例患有焦虑抑郁综合征的脑震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治疗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震荡并发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潜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加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接诊的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观察组250例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2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GRQ呼吸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0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健康行为采纳、生存质量、呼吸困难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长、医疗费用与3个月内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了解、遵医服药、氧疗技术掌握与不良恶习改正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CAT与MMRC评分分别与干预前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CAT与MMR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治疗后出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时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DS和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DS、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SGRO总分、症状、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当日晨(术前)、术后第5天(术后)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应激反应指标含量,包括空腹血糖( FB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皮质醇(Cor)。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采用生存质量问卷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的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FBG、CRP、IL-6和Cor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对照组患者的FBG、CRP和Cor水平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724,7.203,4.137;P<0.05),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2,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FBG、CRP、IL-6和Cor的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031,5.361,2.864,3.534和6.990,10.755,2.415,8.166;P<0.05)。生存质量评价中,两组患者术前各功能项目和症状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周干预组的全部功能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症状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7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能减轻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前后SSRS评分。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3.8%,对照组为79.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SSR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SSRS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SS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口腔门诊患者能显著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十堰市房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脑钠肽(BNP)浓度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与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