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以及轻贱其他生命的事件频频发生,使得人们在对部分大学生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得不更深层次地审视和反思当代大学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研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入手,通过分析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教育内容及其实施途径,建议高校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切实增强大学生生命意识,展现当代大学生独特的生命风采。  相似文献   

2.
刘洪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66-1767
关爱生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开展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教育的热点问题。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珍爱生命的教育、尊重生命价值的教育、逆境教育、生命终极关怀的教育、人际交往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等践踏生命的事件, 反证了大学生身心的不和谐和高等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在社会中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困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也逐渐演变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直面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从理念、内容和实施途径等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深入了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做出总结和反思,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学会从理性、道德、伦理等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的内涵、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生死态度、精神状态及生命伦理教育这三个层面.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从伦理学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本质及意义,建议从生命存在教育、生命情感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死亡意识教育四个方面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生命价值;提出了正视危机的存在,勇敢面对,开通危机求助热线、及时干预,完善心理辅导体系、长期干预的干预措施,以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现实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认知和体验为主题的教育,其本质是生命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开展生命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为了加强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理性思考,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生命教育应该被独立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正确理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与生命神圣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生命质量和价值理解为生命神圣的原因是错误的。生命质量和价值是生命的构成要素,是生命的重要内容。生命神圣并不只是生命存在的时值神圣,也是生命存在的质量和价值神圣;尊重生命并不只是尊重生命存在的价值,也要尊重生命存在的质量和价值。当代人们对生命质量和 价值的关注,并不是在寻求生命神圣的原因,而是对生命内涵进行全面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完整性的重视和对生命整体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马力通  李珺  孙宝权  张应龙  冀兰  蔡禄 《重庆医学》2013,42(9):1043-1044
目的利用公选课构建平台,尝试从源头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弥补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方法探索和实践以生命作为核心范畴,将生命价值的教育和生命关系的教育融入生命知识的传授中。结果大学生在平台公选课的课堂中得到启迪,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创造和谐的生命关系。结论大学生生命教育公选课平台的建立,为和谐校园建设、良好学风培养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都医科大学以课题研究为引导,结合医学特色,开展“敬畏生命珍重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积极思考,营造了良好的学校生命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生命特点和特定时代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识读生命、唤醒生命意:识,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追求!£命意义,最终形成正确生命观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大学校园漠视生命的现象和事件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大学:生缺乏生命神圣意识、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心和责任感、缺乏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缺乏对生死问题的认知,这些都与生命观教育有着内在联系。现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生命观教育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教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温州市3所高校的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市大学生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平均得分(x±s)分别为11.58±4.75、8.83±2.00、5.09±1.07;性别、户籍所在地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有影响(P<0.05);学生是否为医学生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知识、态度有影响(P<0.05);学校、年级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存在影响(P<0.05)。结论:温州市大学生对于生命教育KAP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高校需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存能力差,其主要原因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和教育形式单一。文中以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为例,分析、探讨了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融入生命教育的内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丰富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任务和生命教育的形式,呼吁大学专业教育向生命价值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当下的社会,生命价值取向有贬值之势,生命伦理教育严重缺失,青少年的自杀率和犯罪率居高不下.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关口必须前移,以敬畏生命作为人生的一种品格,并养成以敬畏之心来规范行为的习惯,树立了珍爱生命的价值取向,这既回归了生命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又是重塑当代生命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更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和平、和谐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感知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体验和理解生命的生活化本质,提升人类的幸福指数和人文情怀.当前,医师职业精神出现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培育医师职业精神、进行生命教育时,应坚持以人为本、感同身受、从医乐道、终身教育等原则,对医师进行生命认知教育、生命责任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基本态度;生命伦理是指人作为生命主体在面对环境、自身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命价值、尊严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体系,医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医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开展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需要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重视生命教育,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把生命价值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医学生生命伦理思考,培养其人文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7.
医科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院校要根据学生特点,明确生命教育的内涵,拓宽生命教育的途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实施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常清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295-1297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策略包括建构大学生生命教育通识课程;拓展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多样化和多渠道的生命教育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指出通过规范化课程教学、增加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及转变教育理念来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中的首位。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一直是个盲区。而大学生对生命本体是怎样认识的,他们的生命价值观如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首先应掌握的信息。我们在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认知态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