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种温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江南尤多此症。临床以缓慢发病,发展变化迟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主要特点。初起可有面色淡黄,发热而热度不高,身体困重,或肌肉疼痛,胸脘痞闷,舌苔白腻等症;继则湿邪化热,体温逐渐升高,湿热之邪留连气分,久而不解;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则湿热蒙蔽心包而神昏,湿热化燥,迫血妄行而便血……种种变证,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
析《温病条辨》中的“气化则湿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鲁  王停 《河南中医》1999,19(2):10-11
“气化则湿亦化”是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上焦篇中提出的治疗温病湿热证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为了深入理解并掌握吴鞠通这一学术思想,笔者试就此谈一点个人认识和看法。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云:“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是针对上焦湿热而言,此理论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薛生白所著《湿热病篇》对于湿热病变的证治条分缕析,其中有关湿热痉厥的证治更是独具卓识。笔者爰就学习所得,作以下探析: 说理每多创见1.理有渊源,论有新见。《素问》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薛氏禀承《内经》之说,参以自己的临床心得,提出许多创见:在外邪致痉理论上,扩大《内经》以外邪立论的范围,补充了“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的认识;充实了热邪闭结肠胃、热毒充斥表里三焦、热盛津伤、热闭心包、营阴亏耗、肝风内动,引发痉厥的病机论述;更指出了湿热致痉与伤寒致痉的不同处在于“湿热之痉自内发,波及太阳”。此外,薛氏还指出了痉证与霍乱在病理上的区别:“痉之挛急者,乃湿热生风;霍乱之转筋,乃风来胜湿,……湿多热少,则风入土中而霍乱;热多湿少,则风乘三焦而痉厥”。这  相似文献   

4.
“湿热治肺”见于清朝石芾南著《医原》,此言在《湿气论》中对外感湿热证的治法中说:“治法总以轻开肺气为主,肺主气,气化则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湿热治肺,千古定论也”。石氏概括了前人治外感湿热证之法,又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归纳了治疗湿热之大法,并以肯定的语气曰这种治法“千古定论”。后世医家如张聿青、丁甘仁、何廉臣等多宗其说,取此论以治湿热,从而影响甚大、充实了湿温之证治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温热入营动血之证,多为医者所重视,而湿热伤及营血之证,每为医者所忽略。本文试列举薛生白《湿热条辨》有关营血证的论述,进行归类分析,仅供参考。一、湿热营血证的病因病机(一) 湿热郁滞是其病理根结;薛氏认为:“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11条)“阳阴太阴湿热郁,部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1条)。可见湿热郁滞日久是湿热化火化燥之主因,一旦化火则“上下充斥,内外煎熬”,(11条)伤津耗阴,伤劫营血,引起痉厥、昏谵、伤血动血之变。湿热之传变不仅有三焦之传,亦有由表及里、由气伤血之气血之传。再者湿热未化火之前,湿热内郁,使气滞络阻,血脉不畅而为痉(4条)。或湿热日久不解,深入厥阴心包,气钝血滞,瘀塞心包;或浊邪  相似文献   

6.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在防治温热病方面,有很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余就该书对温湿证治疗的用药特色,谈点体会。一、不用甘草:湿温证的病因是湿与热。湿性粘浊,热性炎上,湿热互结,便难分难解。“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温热经纬》)。治疗的关键在于解其湿热交蒸之结,化湿药与清热药往往同用,化湿清热,双管齐下。正如王孟英说:“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甘草,号  相似文献   

7.
吴鞠通"气化则湿化"理论对肾脏病湿热证治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学忠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1):463-463
祖国医学的肾脏病发病观 ,将湿热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病机制。如《症因脉治》很早就提出 :“湿热身肿之因 ,或湿热行令 ,袭人肌表 ,或先伤于湿 ,湿气久留 ,则湿热肿着矣。”现今医家更认为湿热、瘀血是肾脏病之主要标证 ,且有的医家认为湿热贯穿于肾炎病程的始终。虽为湿热 ,然湿与热相较 ,湿为阴类 ,其性重浊粘腻 ,热与湿为依附 ,湿不去则热不清 ;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 ,以使湿热分离 ,是治疗肾脏病湿热证的关键。吴鞠通“盖肺主一身之气 ,气化则湿化也”。寥寥数语 ,实为治湿之要诀。也对肾脏病湿热证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思…  相似文献   

8.
从疾病分布规律探讨湿热证与感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大辞典》将湿热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湿热证泛指由湿热合邪所致的病证,如湿热发黄、湿热下痢、湿热带下等。狭义湿热证仅指温病中的一种。本文所探讨的湿热证是指广义湿热证。湿热病邪是由湿邪与热邪相合而成,两者既属于外感“六淫”病邪,又具有内生“五邪”的特性。“湿”与“热”两者性质相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热”为阳邪,易伤阴动火。临床中根据湿与热的多少又可分为湿重于热型或热重于湿型。可见湿热致病病机比较复杂。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候,为了探讨湿热证与疾病的关系,笔者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整…  相似文献   

9.
读您刊1981年3期问题解答栏:“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一题后,有一点补充看法。此语出自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为湿温痫过程中,湿热留恋,气化郁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又不可过于苦燥化湿而提出的一种特殊治法。故陈光淞云:“盖此语专属湿温,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混,遂成蒙蔽,斯时不开,则热无由达,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然其通阳之药,不远于温,今温药既不可用,故曰通阳最  相似文献   

10.
王叔和《脉经》引《医律》云:“伤寒湿温,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喝,湿热相薄,则发湿温”。其“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最早提出了“湿温禁汗”之说。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湿温门云:“头痛恶寒,身重疼  相似文献   

11.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载于叶氏《外感温热篇》,言简意深,兹浅释如下:陈光淞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语专属湿温。”湿温者,或由湿热病邪从口鼻入,直走中道而致,或如薛生白所言,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而成。湿有形,属阴,其性粘滞重浊;热无形,属阳,乃熏蒸之气。两邪相合,如王孟英云:“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所以,湿热侵袭入体,最易阻滞气机,困遏阳气而出现胸脘痞闷、腹胀、面色淡黄、渴而不饮、小便不利等证。因为湿热病邪是湿温之病因,阳气被阻为湿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六经证候展开研究。研究显示,从证候规律来认识,“正局”和“变局”是分辨湿热病证候的两大纲领。其中“正局”以湿阻太阴、阳明经证候为中心,在证候上体现出《黄帝内经》三焦的分布特征;“变局”指“正局”之外,湿热邪气淫及他经的证候,包括少阳热郁、厥阴风火、太阳及少阴证候,不具有三焦分布特征。从证候特点来认识,“气钝血滞”贯穿湿热病六经证候始终,是湿热病“正局”“变局”产生的内在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肝昏迷形成 昏者,神识昏迷,痉者振颤抽搐,均为肝脏疾病的危险阶段。肝功衰竭期所表现的精神神经功能障碍一肝昏迷。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不外痰火内闭、痰浊蒙蔽、肝风内动、血结瘀阻、气阴两虚五点,是湿热疫毒所致。湿热化燥,内闭肠胃,深陷营血,挟痰挟瘀,化火动风,致伤津动液,阴损及阳,均可滋生昏谵与痉搐。《湿热病篇》所谓:“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结肠胃。”湿热证,脘闷懊侬,眼欲闭,时谵语,浊邪蒙蔽上焦。因痰湿火瘀所致多属闭证,气阴两竭多属脱证。  相似文献   

14.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有句名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验之临床,诚非虚言。利小便为治湿之要法。“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通阳即利湿通阳,乃专为湿热而设也。盖湿为阴邪,粘滞重着,易阻遏气机,伤人阳气;湿与热合,胶结难解,令阳气闭郁不达,必见肢厥,即宜此法也。陈光淞说:“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胶结,遂成蒙蔽,斯时不开,则热无由达,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然通阳之法不远于温,今温药既不可用,故曰通阳最难,唯有河间分消宣化之法,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籀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  相似文献   

15.
1病因、病位、病机的探讨膜原之词首见《内经·疟论》,其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吴又可《温疫论》首揭湿秽时疫之病“邪伏膜原”之旨,其云:“邪自口鼻而入,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其后,温病学家续畅其意,如叶天士云:“时令湿热之气,触自口鼻”则“募原先病”,由募原分布三焦;薛生白云:“湿热之邪……邪由上受,……病多归膜原”,“湿热阻遏膜原”;俞根初云:“所伏之邪,在膜原则……病多湿温”,何连臣云:“凡湿火疟……其邪必伏于膜原.”.  相似文献   

16.
1、《温热论》与《湿热病篇》的基本理论与诊疗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1.1病因。叶氏认为温病的病因是“温邪”。包括了风热、暑热、湿热、燥热及伏寒化温、温毒、疠气等。薛氏则认为病因乃“湿热之邪”,且必先有内湿,再感受外湿而致病,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病是内外因联合作用的结果。1.2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叶氏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薛氏认为:“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二者均认为感  相似文献   

17.
旺苍县人民医院名老中医殷玉奎,积五十余年临证经验,对诊断治疗“乙型肝炎”颇有心得体会,临床疗效亦佳。殷老认为,“乙型肝炎”的总病机是“湿热相抟,肝脾不和。”“湿热相抟”包含三层意思:①内外合邪为患。《金匮·黄疸病脉证并治》云:“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浮则为风的“风”,不应单作“热”解,而应作广义的“风”解,泛指外邪入侵,即机体感受外湿为主的六淫邪气,是为外因。缓则为痹的“痹”不应作“外湿”解,“痹”是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湿热毒邪是乙肝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金匮》云 :“黄家所得 ,从湿及之。”“湿热相搏 ,民病黄瘅。”研究表明 ,本病各证中均有湿热活动的表现 ,湿热活动与血清 AL T的升高存在正相关关系 ,并有典型慢性活肝的组织特征 ,与 HBV复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与乙肝活动呈正相关性。(2 )脾运不健是慢性肝炎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薛生白《湿热病篇》说 :“太阴内伤 ,湿饮停聚 ,客邪再至 ,内外相引 ,故病湿热。”《幼幼集成》说 :“脾土强者 ,足以捍御湿热 ,必不生黄。惟其脾虚不运 ,所以湿热乘之。”可见脾虚在发病之初即已存在 ,若在乙肝急性期…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一般认为乙肝发黄的病因病机乃湿热瘀毒侵袭肝胆 ,枢机不利 ,疏泄失司 ,胆汁不循常道 ,渗入血液 ,溢于肌肤 ,其病机关键是湿。故利小便、去除壅积之湿热是其主要的治法。然而验之临床 ,部分慢性肝炎黄疸患者用上法未见有效。《景岳全书》指出 :“黄疸一证 ,古人多言为湿热…… ,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 :曰阳黄 ,曰阴黄 ,曰表邪发黄 ,曰胆黄也……。岂果皆如曲 ,悉可谓之湿热耶 ?弗足凭也。”“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 ,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 ,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 ,血气复则黄必尽退。”可知黄疸非独湿热而为 ,内伤不足、脏腑功能紊…  相似文献   

20.
湿热相关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湿热性质疾病在临床上的日渐增多及祛湿清热法的广泛运用 ,湿热相关概念之运用亦颇为常见。但有关书籍、刊物中出现湿热病、湿温湿热证、湿热病证互称的情况。教科书中亦未明确界定。其实 ,这些湿热相关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笔者不揣鄙浅 ,试就各种概念内涵分析之 ,以就正于同道。1 溯源湿温一词 ,首见于《难经》 ,是指广义伤寒中的一种热病。晋·王叔和在《难经》的认识基础上 ,论述了湿温的病因证治 ,如《脉经》云 :“伤寒有湿温 ,其人常伤于湿 ,因而中 ,湿热相搏 ,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 ,腹满叉胸 ,头目苦痛 ,妄言 ,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