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布鲁杆菌病易侵袭骨与关节引起感染性病变,当侵袭椎间盘引发椎间隙感染时称为布鲁杆菌病感染性脊柱炎或布鲁杆菌病脊柱炎,  相似文献   

2.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对多器官产生影响。布鲁菌可经消化道、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而引起感染或致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及关节疼痛等,侵袭脊柱时可引发脊柱炎。布鲁菌性脊柱炎(brucellarspondylitis)是布鲁菌病在骨关节系统的表现之一,据统计在布鲁菌病中约占10.4%。现结合我院近3年收治的2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布氏杆菌病易侵袭骨与关节引起感染性病变,当侵袭椎体或椎间盘引发感染时称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1],1932年首次由Kuloski和Vinke描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2]。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发生率为患布氏杆菌病的2%~53%[1-3],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4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布鲁杆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及地中海弛张热等[1]。当布鲁杆菌引发椎间盘感染时称为布鲁杆菌性脊柱炎[2],临床较少见,而处于沿海地区的广东则更加少见,易造成临床误诊。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4例,均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认,经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本病的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小型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内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地区,羊、牛及猪为主要的传染源,20世纪70、80医年代末本病疫情趋于缓和,到90年代疫情又有回升势头[1],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人口流动性增加,其发病已经从以职业相关性疾病为主变成以由食物引起的疾病为主[2].该病常侵袭脊柱引起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的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14例行脊柱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1例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9个月。术后患者自诉腰痛明显缓解,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影像学检查内固定位置良好,神经压迫解除。按JOA评分: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脊柱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结合规范的药物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是由布氏杆菌诱发的人畜共患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病源以牧区为主,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传染病。布氏杆菌侵袭腰椎较多,胸椎及颈椎较少累及,从而造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结核杆菌可侵袭脊柱任意节段,以胸腰段常见,从而造成结核性脊柱炎。二者在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2016-03误诊为脊柱结核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2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受累表现,且均以腰痛为主,少数可同时累及2~3个椎体。MRI影像特点为:受累椎体正常结构消失,骨质破坏,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明显,21例病例形成骨桥,14例病例椎体旁可见脓肿形成,但均无死骨,并可见椎间盘膨出及脊髓压迫等表现。确诊的32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患者按照规范的疗程,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结论由于布鲁杆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常被误诊、误治,因此加强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点的认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布鲁菌病是一种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全球分布.我国以羊种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牛种菌.自然病程3~6个月.临床可见波状热、全身多个关节肿胀疼痛、睾丸炎等,差异很大,有一定的自限性[1].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比较罕见,是布鲁菌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收治了4例布鲁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9月至2010年12月共手术治疗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3~57岁,平均32.8岁。颈椎3例,胸腰椎8例,腰骶椎16例。17例以野脊柱结核冶收治,2例以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冶收治。根据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8例行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19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24例术中病灶局部放置链霉素粉剂(余3例链霉素皮试阳性)。术后支具外固定4~6周,口服药物1.5~3.0个月。临床疗效评价包括临床治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植骨融合率。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9.7个月。根据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疗效评定标准:痊愈24例,有效3例。3例腰椎病变者因切口渗出、窦道形成,给予清创缝合或病灶清除内固定调整术后痊愈,愈后无复发。结论颈、胸、腰背部疼痛伴间歇性波浪热,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特异性的血清凝集试验阳性可确诊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对于顽固腰痛保守治疗无效,椎体、椎间盘严重破坏造成椎体间不稳,脊髓、神经根受压,或伴较大难以吸收的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者,彻底的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手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