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有科学的口腔医学开展以来,口腔医学工作对于咬合的认识,就十分重视。耠学,即咬合的知识,就是咬合的解部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它与口腔临床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可提高医疗水平。笔从事口腔修复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深感耠学理论在口腔修复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口腔修复水平,我们必须重视he学理论的教学与应用,以期达到下述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口腔修复学》教学的评价苏剑生郑光榕潘可风口腔医学院科教处(上海,200072)口腔医学院修复学教研室(上海,200072)关键词教育,医学,大学本科生;口腔;教育考核中图号R192《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相对于口腔...  相似文献   

3.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均很强的临床学科。要求口腔医师掌握大量修复学理论,能熟练运用各种临床操作技能。由于口腔修复学理论抽象、操作复杂、实践性强、不易掌握,使口腔修复学成为口腔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对学生的临床诊治、操作技能的培养愈显重要。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操作技能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如何在口腔修复教学中加强临床诊治内容。使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笔者在教学实际中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口腔修复学临床、技工室等多科室配合,临床操作工艺很强。教学工作中,课程讲授有许多难点,没有现成的多媒体统编教材,以改变传统的口腔修复学教学模式,进一步扩大计算机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范围,正确指导口腔修复学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水平,促进培养高级口腔修复学人才,促进口腔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口腔修复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学教研室创新教学模式,将整合教学引入口腔修复学本科教学,通过将《口腔修复学》《口腔工程技术学》《口腔材料学》和《牙合学》等四门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整合,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相互融合,并将多种教学形式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并建立多维度的教评体系,构建了口腔修复学整合课程。通过整合教学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本科生对口腔修复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临床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提升了学生在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职业素养、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全方位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了口腔修复学的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口腔正畸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病例讨论课是口腔正畸学由理论转向实践的第一步。为了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同时充分利用本学科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特色,口腔正畸学病例讨论课采用以学生病例为主的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课堂中还原了临床诊疗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该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奕  肖杨  刘洋  刘工 《中外健康文摘》2008,5(2):198-198
在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一名口腔修复科医生至少要3—5年时间,若要达到一定水平一般需要10年左右。要这么长时间的原因在于大学生除了要求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优秀的临床实际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8.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概念抽象,理论和实践都极强的学科。探讨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验室模拟临床操作、临床见习等方式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学知识,为他们顺利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学、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与口腔内科、外科相比,它的特点是新概念多、实践性强、学科交叉性强、学科思维不同,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因此,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是口腔修复学中的2个重要教学环节。我院口腔修复学教研室教师采用“两轮三段”式教学方法。“两轮”指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三段”指理论授课阶段、实验课阶段、生产实习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学习和借鉴国外口腔正畸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方法通过调研与考察,归纳、总结、介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牙学院口腔正畸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结果从入学考试、课程教学、临床训练、科研训练、教学训练、考核评估六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牙学院口腔正畸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结论这种以临床训练为主、科研训练为辅,口腔正畸学专业研究生与口腔正畸学专科医师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为我国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以及口腔正畸学专科医师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口腔修复学包括口腔局部义齿修复学、口腔全口义齿修复学、口腔固定义齿修复学以及应用基础学科口腔材料学。其中实验课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中对修复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复习和补充,掌握临床修复技术,培养良好的操作技能,是学生进入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级口腔医师,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1 口腔修复学实验课的特点及教学原则口腔修复学实验课主要是利用模拟标准模型,让学生制作各种修复体,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操作技术技能性要求高,…  相似文献   

12.
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对修复学理论及临床前实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学生掌握基本诊疗原则的基础上,利用一流的口腔仿真模拟系统,加强临床前修复治疗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口腔正畸学专业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的评估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跃  蔡斌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8(2):131-132,146
本文结合全国口腔正畸学专业研究生优秀病例评比大赛的结果,对口腔正畸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培训现状进行了评估,认为我国口腔正畸学专业研究生临床治疗的整体水平迅速提高,诊疗技术紧迫国际潮流,但治疗的规范性和临床操作基础训练仍有欠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口腔修复人才,对本科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方法以西安医学院2008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对照组,2009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实验组,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实验组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比较两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以及带教教师评价。结果实验组病案分析成绩、操作成绩以及医患沟通能力、临床适应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总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缩短临床适应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5.
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颌面外科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医学美学等多学科有着重要而紧密的联系.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口腔治疗中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柱.牙周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技术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现已建立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术规范.本文仅对牙周疾病的发展做一回顾,并分析当前的发展趋势,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扈梅  林兆全  姚志涛 《新疆医学》2010,40(10):131-133
《口腔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临床必修课,是研究口腔颌面部器官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科学。它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涉及面较广。这门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这就对《口腔科学》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口腔修复学每章理论和实验教学之后,引入病例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复习,使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学生的临床与理论脱节问题.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诊疗思维,减少临床实习治疗中的盲目性,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及实验技能训练,要完成从单纯理论向临床熟练医生、技师的过渡存在着的困难是:(1)缺少形象、直观教学手段,许多口腔技术操作一靠看示教,二靠3~5年的经验积  相似文献   

19.
口腔正畸学进修教学总结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1996-1999年进修的25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口腔正畸学进修教学的方式和质量,结果表明,进修教学是口腔正畸学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补充。经过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通过系统的临床前期和临床实际操作培训,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结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口腔正畸学进修教学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使得我国口腔科学已成为一级学科。口腔科医师主要来自口腔医学院、口腔系及一些口腔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而临床医学系的毕业生从事口腔科工作者极少。虽然口腔科学仍为临床医学系必不可少的临床课程之一,但通常只有20左右的学时。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安排学时,搞好非口腔专业的口腔科学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曾担任临床医学本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本科、临床医学专科和护校等不同层次和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工作,浅谈如下体会。1 了解学生特点,明确目的,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