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经闭合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过闭合复位、外侧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并石膏外固定三周后随机分成两组,各23例。两组均行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对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1.3%。对照组优8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骨折经复位固定治疗后,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对恢复肘关节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配合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可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由显  侯晓峰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91-1292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若治疗不及时或复位、固定不佳,极易产生肘内翻畸形。我院1999~2005年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配合中药熏洗促进功能恢复,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闭式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两种方法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喷酒按摩20例患者与闭式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20例患者,从患者的疼痛、肿胀,早期功能锻炼开始的时间,X线片上显示的复位情况,对两组后期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及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评分比较。结果:闭式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组疼痛、肿胀明显轻于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P0.05),就两组功能锻炼开始的时间上闭式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组比较早,闭式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组在X线片上显示的复位情况比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满意(P0.05),两组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需医疗费用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比较少(P0.05)。结论:闭式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肿胀、疼痛轻,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复位情况满意,所需医疗费用稍昂贵,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国辉 《陕西中医》2010,31(11):1522-1523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后期配合中药熏洗、推拿,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31例。结果:取得了骨折解剖或近似解剖对位29例,功能恢复较好的满意效果,治愈率93.6%。结论:说明正确的手法复位和有效的固定,后期配合中药熏洗、推拿、功能锻炼、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经手法复位失败或延误手法复位时机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选择哪种入路,尚无定论.我院1999年~2002年间采用外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根火  林志宏 《光明中医》2014,29(1):125-12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2012年8月我们根据骨折分型不同采用不同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2~12岁,平均5.8岁;按Gartland分型:Ⅱ型36例,Ⅲ型20例;按受伤体位分型:伸直型51例,屈曲型5例。结果随访6个月~2年,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临床评定标准,优42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达92.9%;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损伤小、功能锻炼早、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我科从2005年以来经皮肤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为138例,取除内固定之后,采用中药熏洗方法帮助患儿恢复肘关节功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蒋健  杨晓 《中医正骨》2015,(2):60-61
目的:观察尺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尺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6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6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0个月,中位数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周,中位数3~5周。按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48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95.16%。结论:尺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复位好,固定稳定可靠及疗效良好,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简单、实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中药洗剂治疗Gartland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均行急诊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手术后以中药洗剂熏洗,并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优良率达94.7%.结论:手术联合中药洗剂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可有效地减轻了术后遗留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7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开放复住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开放复住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自2008年1月~2013年6月共治疗86例Gartland Ⅱ型和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46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有40例采用开放复位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随访6~40个月,比较术后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均达到解剖复位,根据Flynn评分,肘关节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包括克氏针松动移位2例、肘关节活动差3例、肘内翻2例、尺神经损伤2例;开放复位组并发症率为17.5%,包括切口感染1例,克氏针松动移位1例、肘关节活动差3例、肘内翻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与开放复位术相同的临床疗效,但手术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以肘关节运动丧失的度数和携物角的度数为Flynn标准评定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20例患者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0%。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效果好,内侧进针时有尺神经损伤的可能,操作中受X线辐射时间较长;切开复位对位理想,但切开复位加重了肘部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术后肘部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对稳定Bauman角,防止肘内翻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8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分为经皮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A组40例)、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2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C组16例)3组进行治疗,测量各组不同阶段Bauman角的变化及肘内翻发生率。结果:85例均获得1~5年随访。各组复位前与复位后、去固定后的Baumann角比较P〈0.01。复位术后与去固定的Baumann角比较P〉0.05,去固定后A、B组,B、C组比较P〈0.05,A、C组比较P〉0.05。肘内翻总发生率5.88%;,A组仅为2.5%;其中A、B组,A、C组比较P〈0.05,B、C组比较P〉0.05。结论:经皮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组各阶段Baumann角均小于对照组,肘内翻发生率低,且不易损伤血管神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58例,并予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内服、熏洗.结果:经1~ 6年随访,临床愈合时间最短17天,最长32天,平均25天,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根据Dodgt疗效评价标准,58 例中优49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94.8%,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肱骨髁上移位骨折,创伤小,骨折端固定可靠,可有效防止骨折端移位,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内翻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以达到回复关节功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创伤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目的.方法:62例3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手术复位、皮内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半年到一年随访观察.结果:全部病例无肘内翻畸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移位明显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皮内下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比切开复位单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l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79例Garl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单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术后Flynn评分,肘内翻、尺神经损伤及针道感染等并发症。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3.4个月,两组患儿在肘关节功能评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尺神经损伤方便,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切开复位单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GarltlandⅢ型临床效果满意,能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风险,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照纳入标准,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儿童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治疗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手术方案,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术后3~12月定期回访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Flynn评价标准),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经手术治疗后骨折均愈合,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及骨质愈合天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等级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优良率观察组(97.2%)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较佳,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骨折愈合时间短,感染率低,无并发症,患儿家属普遍愿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易发生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功能障碍.自2001年8月~2004年3月,作者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与对比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肘内翻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44%(17/18),与对照组80.00%(12/15)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肘内翻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好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且前者具有创伤少,住院周期短,费用低,功能锻炼佳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