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5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经鼻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表示:观察组患者的嗜睡评分、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嗜睡症状以及改善其呼吸暂停最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方法150例成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男性127例、女性23例,其中合并胃食管反流病者78例。对胃食管反流病和非胃食管反流病者的症状积分、睡眠呼吸紊乱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同时对轻度、中度、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例数、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具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上述三项指标均高于未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者;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例数较轻度和中度者高,但三者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别,经啦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围手术期的上气道护理经验,以降低术后上气道并发症.方法 回顾总结101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前、术后上气道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严重上气道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上气道手术围手术期的上气道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上气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用于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例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例。结果25例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扁桃体切除对治疗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刘文彦 《吉林医学》2014,(17):3779-3780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之间的临床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100例,其中有58例合并高血压征,单纯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42例,将后者设为对照组,前者设为合并组。对两组采取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合并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平均脉搏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58例患者在经过CPAP治疗后,有42例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有16例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对于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两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CPAP治疗,其高血压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创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 ,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 ,病人易接受的特点 ,其中呼吸机的调节及病人护理对治疗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1994年至 1998年我科采用该方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4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1994年至 1998年门诊或住院患者经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标准 :每晚 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次数在 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 (即平均每小时睡眠的呼吸暂停 低通气次数 )超过 5次 ;40例中男性 38例 ,…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阳化痰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9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全部予中药治疗,采用小样本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睡时打鼾均减轻,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89.66。结论温阳化痰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徐静 《中外医疗》2013,(32):161-16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手术特点,对7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出血、呼吸情况,防止窒息。结果由于术前各种有效护理准备和术后科学护理,72例病人全部安全康复,未发生手术意外和严重并发症、极大的提高了手术安全和成功率。结论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 G)整夜监测86例临床患者的睡眠状况以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 Pa P)治疗,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宣教指导等。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大多恢复良好,嗜睡、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现象等各种症状多消失或缓解。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其睡眠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肾功能状况,探讨OS-AHS对肾脏功能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入选重度OSAHS患者124例,均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血肌酐、尿酸、胱抑素C,留取中段晨尿检查尿常规及尿微量白蛋白,同时选择健康体检无打鼾者75例作为对照。结果:①血肌酐及尿酸水平:重度OSAHS组与健康体检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血胱抑素C水平:重度OSAHS组与健康体检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③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重度OSAHS组与健康体检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虽然在血肌酐、尿酸水平与健康者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血肌酐、尿酸的绝对值上略高一些,而在血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上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OSAHS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及尿酸(UA)在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及OSAHS合并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探讨OSAHS的病理生理变化及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OSAHS患者组31例、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组19例,检测和比较3组患者血清IBIL及UA水平.结果:OSAHS及OSAHS合并冠心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BIL降低,UA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SAHS患者存在胆红素及尿酸代谢异常,并可能参与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患病情况,分析影响OSAHS合并MS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诊断为OSAHS的患者29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MS分为OSAHS合并MS组(n=150)和单纯OSAHS组(n=140),并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将OSAHS合并MS组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个亚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睡眠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OSAHS合并MS的相关因素。结果 (1)290例OSAHS患者中,MS的合并率为51.7%,男性患者多于女性,50~59岁是OSASH合并MS患病的高峰期。(2)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AHI、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三酰甘油(trigly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的225例患者为病例组(OSAHS组),未合并OSAHS的患者76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测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并检测肝肾功能、尿酸、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腰围、体质量指数、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 < 0.05或0.01),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 < 0.01)。以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OSAHS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腰围、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冠心病史、腰围增大、尿酸浓度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低、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高等特征则合并OSAHS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5.
武蓓  王博雅  韩芳  王梅 《北京医学》2012,34(4):271-274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22例OSAHS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ACR)、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及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将其中的OSAHS患者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3组,进行上述资料的比较。对肾小球滤过率及蛋白尿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筛选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OSAHS轻、中、重组对比,尿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eGFR的影响因素有糖尿病(P=0.026)、年龄(P=0.000)、肥胖(P=0.017)、血尿酸水平(P=0.044)。尿ACR的独立影响因素仅有收缩压(P=0.033)。结论 OSAHS严重程度不同,尿ACR有差异,重度组尿ACR明显高于轻度组。OSAHS不是肾小球滤过率及尿ACR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形态学特性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Braunwald分极积分标准确定UA患者的临床分级及积分,并将96例UA患者分为A(积分〉3,n=18)、B(积分≤3,n=15)两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显示:冠状动脉复杂性病变(偏心性狭窄或伴有溃疡、弥温性不规则血栓形成及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多导睡眠监测仪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对60例因打鼾就诊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脑电图、眼动图、上下颌肌电图、鼾声指数、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体位、心电图等。结果:检测出轻度OSAHS 11例,中度28例,重度21例。结论:了解了患者平时的睡眠习惯,电极安装,睡眠监测后的护理,从而提高了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通气治疗的依从性。且及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有利于OSAHS的诊断、治疗,让患者更进一步了解自身疾病,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电波刀消融术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对32例中、重度有腭咽部和舌根平面阻塞的OSAHS患者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电波刀消融术治疗。术前、术后随访均进行了纤维鼻咽镜检查和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结果:术后半年复查PSG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术前PSG检查AHI平均值为46.2&#177;18.5,LSaO2平均值为0.66&#177;0.11。手术后AHI平均值为18.4&#177;3.6,LSaO2平均值为0.86&#177;0.79。手术前后AFII和LSaO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术前明显改善;舌根平面变宽。总有效率为87.5%(28/32)。结论:对腭咽平面及舌根平面均有狭窄的OSAHS患者,应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电渡刀消融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电波刀消融舌根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OSAHS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58例OSAHS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监测和治疗中进行舒适护理.结果 舒适护理使患者在接受监测及手术时减轻了不适,在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保证了监测和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 运用舒适护理有利于缓解围手术期患者紧张所致的心理、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肥胖OSAHS患者65例(肥胖OSAHS组)、非肥胖OSAHS患者39例(非肥胖OSAHS组)、单纯肥胖患者13例(肥胖对照组)和健康人22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对象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肥胖OSAHS组血清瘦素水平(17.85±7.86)ng/L较非肥胖OSAHS组(13.42±6.11)ng/L增高(P<0.01);肥胖OSAHS及非肥胖OSAHS组血清瘦素较肥胖对照组(12.25±4.72)ng/L、正常对照组(7.86±2.02)ng/L增高(P<0.05或0.01).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F=7.01,P<0.01),肥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非肥胖者升高(F=17.38,P<0.01),肥胖与OSAHS无交互作用(F=1.44,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微觉醒指数(M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4)呈正相关(r=0.39、0.17、0.24、0.24,P<0.01或0.05). 结论 OSAHS患者、肥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增高,除肥胖因素外,OSAHS本身也是引起瘦素水平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