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洛酮与降纤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照观察纳络酮,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塞随机分为纳络酮与降纤酶治疗组40例和低分子右施糖酐与脉络宁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2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络酮与降纤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62例在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降纤酶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都有明显改善,比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初步研究降纤酶溶栓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塞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4例)给予降纤酶治疗;对照组(2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愈显效率溶栓组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52.94%,22.73%,早期疗效(治疗6h内)溶栓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早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46例和对照组 35例。治疗组应用降纤酶每次 5BU ,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 5天。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14天。结果用 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发病 2 4小时内用药的疗效显著高于 2 4小时后用药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降纤酶治疗ICV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29例,采用兆科降纤酶5Bμ静滴每天一次,共5天,对照组27例采用巴曲酶第1天10Bμ,第3、第5天均用5Bμ静滴,共3次。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降纤酶组)和96.3%(巴曲酶组)(P>0.05),两组间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兆科降纤酶与进口巴曲酶治疗ICVD疗效及安全性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降纤酶治疗急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选用国产降纤酶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观察。选择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病人90例,均经头CT、MRI证实,随机分成2组,降纤酶组及用维脑路通 丹参对照组。研究对象为发病1—7天内急性脑梗塞病人,实验组在病初用降纤酶按10u、10u、10u连3天后10u、10u、10u隔日静点共12支,对照组:维脑路通0.4ml 丹参16ml,每日一次静点,共15次,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差异。结果:降纤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维脑路通 丹参,3周内治愈率70%,总有效率95%,治疗后3天,与半月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降纤酶具有降低血浆蛋白、抗凝溶性、降低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所以降纤酶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塞非溶栓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患脑梗塞48h以内不能采取溶栓治疗的患采用降纤酶冲击疗法(治疗组),并与血栓通(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性(P>0.05),而显效率差异有显性(P<0.01);血液流变学观察表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性,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能明显阻止病情进展,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提高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纤酶是一种单组分的蛇毒溶栓剂,是一种精纯酶,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凝效应及溶解凝血因子的作用,改变血液流变学方面的诸因素。主要用于血管梗塞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目前,文献报道少见。为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我们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两药合用治疗急性脑梗塞38例为治疗组,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1例作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74.1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谷川式简易智能测验法治疗组智能积分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增高,血浆丙二醛(MDA)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合用对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同时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15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8例,对照组76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用川芎嗪针剂、脱水剂、低分子右旋糖酐、脑保护剂等支持治疗,同时加用降纤酶10U加入无菌生理盐水100~250ml中,静脉滴注1h以上。每日1次,2w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降纤酶治疗组30例,首剂10^IU,其后5^IU,隔日静滴,共用药3次,总剂量为20^IU。对照组15例,观察患者降纤酶治疗前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状态(ADL)评分变化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头颅C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各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纤组蛋白原含量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试验组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为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全部受试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为溶栓新药,它有增强纤溶活性的作用,可降低血粘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作用,本组降纤酶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降纤酶使用比较安全,选择适当的病例,降纤酶可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249例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药物和时间及不同方法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 ,应用国产尿激酶经颈动脉注入或静脉注入治疗 ,并和日本东菱克栓酶 ,国产丽珠降纤酶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本文总结我院近6年来249例急性脑梗塞病例经溶栓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急症入院的309例急性脑梗塞病例 ,根据病情需要和适应证 ,分成 :(1)尿激酶颈动脉注入组21例 (下称颈动脉组 ) ;(2)尿激酶静脉注入组47例(下称尿激酶静脉组 ) ;(3)东菱克栓酶组112例 (下称克栓酶组 ) ;(4)丽珠降纤酶组69例 (下称降纤酶组 ) ;(5)对照组60例。二、309…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葛根素治疗组40例;②参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葛根素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52.7%(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灯盏花素组基本治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P〈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可能成为急性脑梗塞治疗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2002-10~2004-10采用小剂量降纤酶结合654—2短程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疗效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何允兰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1645-1646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分别给予尿激酶150万U、100万U、75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 l于35m in内滴完,对照组分别给予降纤酶10U、5U、5U,加入生理盐水100m l静脉滴注,连用3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测血流变及相关指标。结果:在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尿激酶组明显优于降纤酶组。发病3个月时,3h内尿激酶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2.07%,总有效率89.66%;12h内尿激酶治疗组临床治愈率27.09%,总有效率82.76%,而降纤酶组治愈率仅6.67%,总有效率50%~70%,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可减少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介入灌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康复时间。方法 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降纤酶介入灌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降纤酶治疗组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DSA脑血管造影,明确梗死部位,然后用3F微导管送至闭塞动脉的近端,先予司威特降纤酶;然后再行脑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同时进行神经科查体并按照标准进行评分;导管留置72h、持续灌注司威特降纤酶,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12h、1d、7d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发病后12h内行灌注治疗,在术后2、12h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在发病后12~48h行灌注治疗病例的有效率;治疗组灌注后PT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发病超早期进行动脉内介入灌注溶栓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钾镁极化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对100例急性脑梗塞患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极化液加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14d及3mo)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 钾镁极化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速避凝、降纤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分为速避凝加降纤酶治疗组、单用降纤酶组、复方丹参组3组分别在治疗5d、10d、25d观察疗效。结果:速避凝加降纤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液流变指标明显降低。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予速避凝加降纤酶治疗疗效肯定,配合速避凝能防止血管再闭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晴尔与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4年5月-2006年4月临床确诊急性脑梗塞100例随机分为2组。晴尔与丁咯地尔治疗组60例,胞二磷胆碱与血栓通对照组40例。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晴尔与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塞首选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