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巨大压疮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1],应用其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是其具有组织定向分化[2].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1].干细胞最大特征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几乎所有的细胞.具有多次反复分裂和自我复制的能力,能够在各种机体组织内分化成相应的细胞[2-3].随着体外分离、培养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完善,干细胞技术成为二十一世纪十大科学领域之首.  相似文献   

3.
陈耀秀  廖建鄂 《护理研究》2007,21(17):1579-1580
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细胞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1]。干细胞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是组织定向分化[2],已被应用到各种组织,包括骨、神经组织、营养障碍和受损骨骼肌的再生。笔者2006年1月—2006年12月对3例巨大压疮病人成功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4.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巨大压疮一旦形成就很难愈合,为临床护理难点.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干细胞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是组织定向分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被临床应用于治疗巨大压疮[1~4].2005年7月至今,我院已开展4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巨大压疮,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Bonnet等[1]于1997年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离获得白血病干细胞后,人们又相继在多种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肝癌、结肠癌等)中发现了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 肿瘤干细胞学说越来越受到肿瘤学界的密切关注和广泛支持.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提出了在肿瘤组织中存在少量干细胞样的肿瘤细胞亚群,该类细胞是肿瘤形成的起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高侵袭转移能力以及抗化疗、抗辐射等特点,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复发等过程有着密切关系[1-2].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目前根治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1].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和支持治疗的进步,患者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移植前放/化疗、免疫抑制剂等作用引起黏膜伤、骨髓抑制、免疫损害,移植后患者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和并发症[ 2].皮肤黏膜损伤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导致患者继发感染死亡的诱因[3].本文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皮肤黏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1].我国约有脊髓损伤者100万人,并以每年约1万人的速度增加[2],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自身修复能力相当有限,神经干细胞移植是神经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3].我科自2006年11月-2008年8月共收治608例脊髓损伤病人,均实施干细胞移植治疗[4].为了解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病人心身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对608例脊髓损伤病人进行了康奈尔心身健康问卷(Cornell medical index,CMI)调查,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肿瘤与白血病干细胞—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放化疔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原始细胞比例,但停止治疗后容易复发.因此,人们设想肿瘤可能起源于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1961年,TilI等[1]已经推测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可能是肿瘤的细胞起源.但直至近年,随着干细胞生物学和异种移植动物模型的发展,肿瘤干细胞表型以及功能才得到证实[2].  相似文献   

9.
肝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期常常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自1999年Peterson等[1]报道肝细胞有骨髓源性后,骨髓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大量的研究证实,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分化为包括肝细胞在内的各种组织细胞[2].  相似文献   

10.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龚应静  王捷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815-2816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及治疗关系密切,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1-3].造血系统中存在三类多功能祖细胞,即能长期更新的干细胞、能短期更新的干细胞和不能自我更新的干细胞[4-6].如果肿瘤来源于干细胞,加速干细胞突变的可能就是所谓的"多级癌变".肿瘤干细胞是来源于正常干细胞还是来源于拥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相似文献   

11.
Fan FQ  Li D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5):355-358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中胚层起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在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能够典型地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1].最初的MSC主要是从骨髓中分离获得,然而目前已证明从脂肪组织、真皮、肌肉、肌腱、胎盘、脐带、外周血和脐血等几乎所有结缔组织中都可分离得到[2].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单是因为其具有分化和转分化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因为其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和抗炎症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春玲  关馨 《护理研究》2008,22(3):275-276
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一般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3.2%[1].输血、静脉药物依赖或某些医学操作是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的主要途径,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1].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已经成为各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标准化治疗[2].血液病病人经常需要输注血制品,是丙型肝炎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3.
游权  张颖 《天津护理》2013,(5):462-46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一种将异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者使其造血功能及免疫系统重建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根治多种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的理想选择[1].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一种特异的免疫现象,多发生在ALLo-HSCT术后,是由于供体和受体之间存在免疫遗传学差异,导致移植物组织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与免疫受抑制的、不同组织相容性抗原受者的组织之间产生免疫反应,它可导致局部或全身的多脏器功能受损[2].本文就移植后GVHD患者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振动法对外敷七厘散动物模型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多能干细胞的分化、软骨内钙化和骨重建等生物学反应,受到各种外在及内在因素的影响[1].Wolfr指出,活的骨组织对给予它们的机械应力能相应改变它们的组织结构[2].本实验制备动物实验性骨折,采用中药七厘散外敷包扎,配合小型振动仪在不同时间对其进行周期性振动,观察机械应力的频率、强度及介入时机等因素对骨折愈合时骨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终末阶段,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性极大[1].近年来研究[2]显示,干细胞移植是肝脏细胞移植治疗的重要途径,可以逆转肝纤维化过程,而且干细胞可以在体内转化成具有功能性的肝细胞[3].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最主要和有效的手段[1].由于移植期间,患者需要输入大量液体、各种药物、血制品以及回输骨髓血和/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等.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等多向分化的能力[1].同时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快,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不易产生免疫排斥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成为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氨磷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副作用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秋英 《护理与康复》2006,5(4):310-3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为异常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细胞减少,病理特点示一系或多系细胞成熟障碍[1].氨磷汀是一种特异性的泛细胞保护剂,对MDS患者的骨髓具有明显的刺激造血作用,提高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使用推荐剂量的氨磷汀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2],一般不良反应为头晕、四肢酸软、乏力,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低血压和血钙降低[3].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本院采用氨磷汀治疗MDS患者31例,现将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非造血组织特别是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对脊髓损伤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具有低免疫原性、易于外源基因转染和表达等优点,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有效降低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1].另外,MSCs取材方便、易于体外分离、扩增,因而可望成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2008年,Osiris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了一种干细胞产品Prochymal,现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极有可能成为FDA批准的首个干细胞治疗产品.1 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骨髓、脂肪、牙周膜组织、新生儿脐带、胎盘、羊膜、羊水等组织中[2],可分化成成骨、软骨、脂肪及神经元细胞等多种组织,具粘附性,纺锤形、成纤维细胞样形态.  相似文献   

20.
放射治疗是胸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而放射性肺损伤是放射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早期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肺炎,若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肺纤维化一旦形成,损伤不易逆转,表现为胸闷、气短、干咳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使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有效剂量受到限制.目前,临床上治疗放射性肺损伤主要应用抗生素、激素、抗组胺类药物以及一些中医药疗法,这些方法主要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表达,减轻临床症状,延缓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展进程,但无法修复已经受损的组织[1].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自我更新能力的多能干细胞,其可促进组织再生,调节免疫功能,且易于体外培养和增殖,使其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3].本文对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