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明珠 《淮海医药》2012,30(2):168-169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又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一般指的都是原发性,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5%。在美国占所有卒中病人的5%,年发病率为1/10万。  相似文献   

3.
杨辉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30-30
目的:对108例青壮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意识变化情况分析。方法:将108例SAH患者按照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成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计分明显低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出血量越多,其意识障碍程度越高,死亡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率与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到确定诊断的时间为30 min~15 d,误诊率为21.7%。临床治愈80例,死亡12例。结论CT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既方便又快捷,可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误诊率,而对头颅CT(-)的疑诊患者,适时选择腰椎穿刺帮助确诊。  相似文献   

5.
<正>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统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损伤性。自发性又分原发性、继发性。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由于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或软脑膜进入蛛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护理;结果患者未发生再次破裂出血,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出院;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及变化趋势,揭示脑出血继发性损伤与钙离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82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非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血钙离子浓度和3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Ca2+浓度浓度,测定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血清Ca2+浓度。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入院后血清Ca2+浓度较入院时下降更为明显。结论:自发性脑出血能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的下降,其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非蛛网膜下腔出血)下降更为明显,血清钙离子浓度下降引起脑血管痉挛,是颅脑继发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6例的CT检查资料。结果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检查,在脑挫伤、脑底部及椎动脉破裂、双侧皮质静脉破裂、出血界限明显、出血位置脑基底部、存在凝血块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CT对出血部位、血液分布、血液形状、是否存在病变组织、破裂血管等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较好的区分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的CT表现,探讨和进一步加深对其认识.方法 收集16例临床急诊CT平扫确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和复习其CT表现并经影像学和临床追踪证实临床最终诊疗结果.结果 本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8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7例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破裂出血.结论 螺旋CT平扫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实时准确和重要的诊断价值及对病因评估的有效性和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病因所导致的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残率、病死率极高,本研究主要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行介入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MRI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以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治过程.所有患者均先行CT平扫,证实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行MRI检查,并进行MRA三维重建以查明原因,对疑有颅内小动脉瘤者行DSA检查并予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小动脉瘤破裂所致最多,共12例(60%),其次为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4例(20%)和高血压动脉硬化3例(15%),另外1例(5%)的患者是烟雾病.12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DSA造影发现动脉瘤后即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并均达致密栓塞.结论 首先行CT平扫,证实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行MRI检查,并进行MRA三维重建以查明原因.对疑有颅内小动脉瘤者行DSA检查,DSA造影发现动脉瘤后即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是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中最优化的诊疗方案,可提高该病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MRI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以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治过程.所有患者均先行CT平扫,证实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行MRI检查,并进行MRA三维重建以查明原因,对疑有颅内小动脉瘤者行DSA检查并予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小动脉瘤破裂所致最多,共12例(60%),其次为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4例(20%)和高血压动脉硬化3例(15%),另外1例(5%)的患者是烟雾病.12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DSA造影发现动脉瘤后即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并均达致密栓塞.结论 首先行CT平扫,证实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行MRI检查,并进行MRA三维重建以查明原因.对疑有颅内小动脉瘤者行DSA检查,DSA造影发现动脉瘤后即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是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中最优化的诊疗方案,可提高该病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SS SAH)临床少见,汉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0.4%~0.6%,但临床经过凶险,一旦延误诊治,预后极差.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科三年来收治的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情况,提高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分析年龄、高血压史、意识状态、再出血、抽搐、颅内压增高等相关因素对其病死率影响,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对发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关系,比较随访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高龄、高血压史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意识障碍,再出血,抽搐等患者死残率明显提高,行积极外科手术可充分降低患者死残率,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充分有效的方法。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预后与年龄、高血压史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有较为重要的关系。早期手术治疗可充分降低患者的死残率,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杨佳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42-343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片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全方位护理,80例患者,其中显效56例,占70.00%;有效20例,占25.00%;无效4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通过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率,还可直接影响到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为脑动脉瘤破裂,其次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疾病,以及脑血管畸形等,本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50岁以上的39例,发病率国内外文献记载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占脑血管病的7~13%,本院50岁以上的病例占3.9%,本病可发生任何年龄,但以成年人居多,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及外科处理的时机选择李洪伟,楚功仁(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郑州市450003)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非外伤性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病理状态。动脉瘤破裂是此症的主要原因,其它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硬...  相似文献   

18.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近年来诊断明确的6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为依据,分析引流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腰大池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4例患者,痊愈61例,死亡3例 发生脑血管痉挛者5例,约8%左右。结论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改善快,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1],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低,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双期16层螺旋CTA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检查,与DSA法进行比较,探讨其优点及可行性。方法:通过微观分析,对每个患者进行逐个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检查的异同。结果:笔者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整理了5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通过CTA检查发现其中阳性病例51例,假阳性病例0例,假阴性病例1例。而运用3D-DSA检查时发现其结果与双期CTA无明显差异。结论:双期CTA可以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血液进入颅内或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可分为自发性(非损伤性)和颅脑损伤性两大类。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发病率、死亡率为较高,出血后幸存患者中1/3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国内外出现有关NO/iNOS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验研究报道.这给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将对NO及iNOS作用机制、意义在部分临床疾病中的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