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重症感染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早产儿重症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50例重症感染出生1~5 d(胎龄28~36周)早产儿血清IgG、IgA、IgM。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均选用同类抗生素,IVIG组给予IVIG 1.0 g/(kg.d)在2~3 h内静脉滴注,连用2 d。结果早产儿50例血清IgG均值随胎龄增加而升高(r=0.99 P<0.01)。IVIG组治疗1周后IgG均值从8.2 g/L升至13.5 g/L(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IgG均值为7.7 g/L。结论早产儿呈现生理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抗体缺乏是早产儿易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早产儿重症感染用IVIG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破伤风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萍  梁玉美 《新生儿科杂志》2003,18(6):250-252,287,288
探讨国产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将4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按病例编号分为常规组和IVIG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破伤风抗毒素及安定类药物治疗;IVIG组在常规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d,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共3天。并设20例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检测血清IgA、IgG、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实验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①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血清IgG、CD_3、CD_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②静脉注射IVIG后,可迅速提高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血清IgG水平(5.86±0.62vs11.71±1.46)g/L,同时可提高CD_4细胞数(32.55±2.51vs44.23±4.87)和CD_4/CD_8比值(1.30±0.19 vs 2.10±0.11),P均<0.001;③IVIG组治愈率为85%,明显高于常规组55%,(x~2=4.28,P<0.05)。而平均治愈天数由(14.55±2.78)d缩短为(10.50±2.54)d(t=4.13,P<0.001)。病死率由20%降至10%。结论: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新生儿破伤风有关。适宜的IVIG剂量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930831用国产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沈梨…刀中华儿科杂志一1992,30(5)一283一284 20例中败血症15例,化脑3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重症肺炎各l例.平均日龄8.9天,低出生体重儿11例,丙种球蛋白(IVI宫)每天03一0.59/kg,首次用后2一3天重复l次。治疗后患儿IgG及亚类很快升高,峰值为IgG13.23士1.989压(1323士198mg/dl,19压= 100mg/dl),JgG,7 .11士2.39瓜,IgGZ 3.25士1679压,IgG:0.6土0.289压,IgG4 0.45士0039/L。治疗z周后,Ivlg组低体重儿的IgG、xgG、和IgGZ均高于抗生素治疗的低体重儿,IVIg组成低体重儿病死率9.1…  相似文献   

4.
能增加新生儿患败血症风险的两个最重要的免疫缺陷是抗体缺陷和吞噬细胞数量及质量的异常。国外报道丙种球蛋白效果好。本文用国产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配合抗生素治疗重症细菌感染新生儿,观察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用法。  相似文献   

5.
国产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因免疫功能不成熟而易患严重致死性感染。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等高危新生儿感染起病急骤,预后更差。新生儿免疫系统不能及时对感染病原菌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仅有少量IgM合成。近年用静脉丙种球蛋白G(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报告应用国产IVIG和敏感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新生儿20例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新生儿ABO溶血病使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观察,探讨IVIG使用对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分为两组,常规治疗+IVIG为治疗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IVIG治疗剂量为800~1000mg/kg,分别测定使用IVIG前,使用IVIG后2 d、28 d、2个月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数值并与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IgG、IgM在用药后2 d、IgA在用药后2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不会使新生儿IgG的合成受抑制,但使IgM、IgA的合成在短期内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免疫抑制作用,为IVIG在新生儿肺炎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41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00~700mg/kgIVIG组及1000~1200mg/kgIVIG组,后两组分别于病程第1~4天接受IVIG治疗,其余治疗三组相同。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IgG、IgA、IgM和IgG亚类,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gG亚类、IL-2、IL-4及IL-6能力。结果 两种剂量IVIG组患儿临床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IVIG组治疗后血清IgG及IgG亚类水平明显升高,但其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40062±13274)~(24476±8241)cpm,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1751±677)~(996±423)cpm,PBMC产生IL-2(472±201)~(185±83)ng/L及IgG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新生儿ABO溶血病使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观察,探讨IVIG使用对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分为两组,常规治疗 IVIG为治疗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IVIG治疗剂量为800~1000mg/kg,分别测定使用IVIG前,使用IVIG后2d、28d、2个月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数值并与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IgG、IgM在用药后2d、IgA在用药后2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不会使新生儿IgG的合成受抑制,但使IgM、IgA的合成在短期内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国外应用静滴免疫球蛋白(IVIG)疗法在国内临床得到重视并不断推广,新生儿临床也在积极尝试采用IVIG防治某些疾患,并取得了可喜进展.现将IVIG在国内外新生儿临床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一、IVIG的适应症国产IVIG制品是以低温乙醇法为主体工艺,经过再加工从广泛健康人群混合血浆分离制备的Ig冻干制品.它可以提供广谱Ig抗体,且能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目前新生儿临床也主要应用IVIG防治感染和免疫性疾患.1.新生儿感染目前,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很高,IVIG的应用无疑为新生儿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动物研究证实,IVIG包含具保护作用的特异性调节性抗体.同时,临床研究也显示,IVIG应用于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不仅可以提高血IgG水平,而且可提高CD4细胞数和CD4/CD8的比值,增强免疫效果(1).Fujiwara等(2)报道,早产儿应用IVIG后体内吞噬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G)预防及治疗早产儿感染的价值,用单向免疫琼脂扩散法检测52例出生1-3天的早产儿血清IgG、IgA、IgM。结果显示IgG均值随胎龄增加而增高(r=0.99,P<0.01),而IgG、IgM差异无显著意义,故胎龄越小越有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的指征。另外选同期患儿30例,参考相似孕周、体重及日龄,随机分为IVIG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选用同类抗生素,且不用其它免疫制剂及血浆治疗,IVIG组按每日0.5-1g/kg稀释成50ml在2-3小时内静脉滴注,首次用后2-3天,重复一次,连用2次。IVIG组治疗一周后IgG均值从8.3g/L升到13.6g/L(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IgG均值仅为6.7g/L提示:早产儿重症感染时用IVIG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