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壬二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介绍壬二酸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综述壬二酸的药理作用和局部用于痤疮、酒糟鼻等的治疗。结果:壬二酸治疗痤疮的作用是通过抗菌和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和脂质的成份以及抗皮肤角化作用而发挥其治疗效果。结论:壬二酸是一种非抗生素类局部应用的治疗痤疮药物,其优点为长期用药后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痤疮的药物治疗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目前主要的治疗痤疮药物进行总结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痤疮制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统计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及结论: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患,发病人数多,用药时间长,且常持续数年、迁延不愈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治疗中应根据痤疮的严重度分级合理选择药物,不主张单独应用外用抗生素以减少抗生素耐药的产生,推荐联合用药治疗痤疮。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般痤疮的标准及适当的治疗方案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痤疮的抗生素为局部使用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及口服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四环素。因此痤疮患者是研究长期使用抗生素疗效的独特群体。  相似文献   

4.
痤疮作为青春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维A酸类、抗生素类、抗雄性激素类及角质剥脱类药物的品种不断更新,同时医学美容治疗痤疮的方法也正在不断推出和完善。另外,关于一些草药制剂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对于痤疮患者的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同时配合健康饮食教育,必要时可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华盛顿大学IHME将其列为全球负担最高的皮肤疾病之一。在中国,19岁年龄段人群约有46.8%患有痤疮,另有报道称40岁以上仍有约1%的男性和5%的女性也患有痤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外貌要求的提高,痤疮常常给患者社交、心理、情绪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将对痤疮的治疗方法做一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般痤疮的标准及适当的治疗方案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痤疮的抗生素为局部使用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及口服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四环素。因此痤疮患者是研究长期使用抗生素疗效的独特群体。Margolis等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目的是测定对于痤疮患者的治疗,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否能够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尿路感染的增加。英国伦敦1987-2002年已确诊为痤疮、年龄为15~35岁的患者。主要终点是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尿路感染。共118496名痤疮患者,84977名(71.7%)接受局部或口服四环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治疗,33519名患者(28.3%)未用抗生素。观…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病情具反复性.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为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上皮角化过度,毛囊口变小,皮脂瘀积所致,同时,痤疮丙酸杆菌所产生的酶能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1].目前痤疮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激素和类维生素A等.但是各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使患者难以忍受而放弃治疗.本文以微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面部菌群平衡来治疗痤疮,为临床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痤疮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的制药管理局Pharmac从2006年3月1日起向用于痤疮和疼痛的两种新乳膏提供资金。这两个产品都是由AFT制药公司生产的。Pharma将补助Crystacide,一种过氧化氢抗感染乳膏,作为治疗痤疮抗生素乳膏的替代产品。Pharmac列出此药,是因为它担心含有褐露酸和莫匹罗星(mupirocin)的抗生素乳膏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限制抗生素的作用。它希望新的资助能减少抗生素乳膏的使用。此外,Pharmac还资助了ZOstrixHP(capsaicin乳膏),用于神经病痛,针对疱疹后神经痛和糖尿病性神经痛治疗。  相似文献   

8.
马培奇 《上海医药》2010,(9):416-416
2010年7月,美国FDA批准了GlaxoSmithKline公司旗下Stiefel公司开发的由1.2%磷酸克林霉素(clindamycin phosphate)和0.025%维甲酸(tretinoin)组成的复合凝胶制剂Veltin,用于一日1次晚间涂敷患部以局部治疗≥12岁儿童至成人的寻常痤疮。磷酸克林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维甲酸则属类维生素A类物质,两药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能更有效地治疗和清除寻常痤疮。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是治疗痤疮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中四环素类较常用,在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最强。因此,我们研制了米诺环素搽剂,直接应用在病损部位,使之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0.
局部用抗菌药物在寻常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轻至中度寻常痤疮,临床上常使用局部用抗生素和过氧化苯甲酰这两类主要的局部用抗菌药物,而二者的合用可增加局部用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并减少细菌耐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Galderma公司的痤疮治疗药0.1%Differin凝胶(adapalene,阿达帕林)(I)在日本获上市许可,使它成为在日本上市的该种类中第一个产品。 与该国主流的局部和口服抗生素痤疮药不同,(I)是稳定的维A酸类似物和选择性β维A酸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12.
聚类判别分析法对外用丹参酮治疗痤疮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聚类判别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浓度丹参酮乳膏治疗痤疮效果可行性,为丹参酮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家兔痤疮模型,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利用聚类判别分析法对检测指标进行分类及优选,建立判别函数,获得具有最佳治疗效果的组别。结果结果显示丹参酮乳膏+薄荷醇组治疗效果最优,丹参酮乳膏低剂量组疗效最差,判别函数对分类结果验证准确。结论聚类判别分析法能够很好地评价外用丹参酮治疗痤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目前医院治疗痤疮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门诊300张临床诊断为痤疮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治疗痤疮药物的使用频率前六位依次是螺内酯、维生素B6、氯唑乳膏、克林霉素、羚羊角滴丸、异维A酸;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结论痤疮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规范合理,以减少耐药的产生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患者以青年男女居多。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多不满意。我们从1999年9月至2000年2月使用丹参酮治疗痤疮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1.1 入选标准:具有典型痤疮的皮疹,近1个月内未服过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近2周内未外用过其它治疗痤疮的药  相似文献   

15.
维甲酸类系列药物有较强的角质剥脱作用,可抑制皮肤滞留性角化过度,防止新的阻塞和炎症性损害的形成。主要用于治疗角化异常性皮肤病、色素性疾病、痤疮、脂溢性皮肤病。尤对治疗痤疮等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寻常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1].引起寻常痤疮的病因很多,包括皮脂分泌和雄性激素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移生、细菌感染、遗传、饮食、卫生及精神因素等.其治疗常采用综合疗法,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是常选用的抗生素之一.笔者现将多西环素在治疗寻常痤疮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4,(12):236-237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在本院住院治疗痤疮的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A组与普通采用西药治疗B组。观察比较A、B两组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结果与传统西医抗生素治疗的B组相比,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痤疮的A组不仅总有效率高(92.7%),而且副作用小。而B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3.2%,副作用较大。结论较传统西医治疗手段相比,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不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而且费用低、不良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阿奇霉素治疗炎症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炎症性痤疮依从性好,疗效高的抗生素。方法口服阿奇霉素250mg1次,每周连服3次,连用8~12周。结论治愈率34.4%,有效率为81.3%。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炎症性痤疮安全、高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市面上的治疗制剂名目繁多。本文列举了常用局部抗痤疮制剂的品类,并对这些品类的国内外市场发展概况进行了调研,对其市场价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影响局部抗痤疮制剂价值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抗生素治疗的局限性以及患者选择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也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对抗痤疮制剂市场发展趋势、价值定位以及新药研发的方向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分析重型痤疮治疗现状,为提高重型痤疮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首次就诊于全国35家医院皮肤科的3012例重型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痤疮的认知情况、既往干预措施及接受药物治疗情况等。结果3012例重型痤疮患者中,76.6%认为痤疮是一种疾病,但仅35.2%早期到医院就诊,其他干预措施包括自行挤压皮损、外涂药物/化妆品、钦凉茶/使用民间秘方、美容院治疗、使用遮盖性化妆品。2388例(79.3%)患者接受过口服药物治疗,包括1161例(48.6%)口服过抗生素,其中罗红霉素占33.9%,其他抗生素占 14.9%,55.5%的患者连续口服药物时间≤4周。2081例(69.1%)患者用过外用药物,其中糖皮质激素占4.3%,其他外用制剂占21.0%;外用药物常导致不良反应如红斑512例(24.6%),脱屑683例(32.8%),结痂73例(3.5%),敏感性皮肤281例(13.5%)。结论重型痤疮是一种需要系统治疗的疾病,但早期就诊率较低;治疗存在药物选择缺乏靶点、外用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疗程不足的问题,应提高早期就诊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针对性、足够疗程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