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与肾脏损害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比较手足口病(HFMD)患儿和健康儿童心肌酶谱、肾功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了解手足口病对患儿心肌损伤和肾脏损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40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分别进行血清心肌酶谱、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儿童.结果 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和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乳酸脱氢酶增高20例占50.0%,谷草转氨酶增高7例占17.5%,磷酸肌酸激酶增高2例占5.0%,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22例占55.0%,尿素氮增高1例占2.5%,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增高23例占57.5%,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和肾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血尿素氮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结果 明显高于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在心肌损伤的同时还存在肾小管的损害;心肌酶谱、肾功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脏器损害的评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心肌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9例MPP中并有血清心肌酶改变的7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心电图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19例MPP中心肌酶有变化的78例,占35.6%;78例中CK-MB升高有42例,占19.2%;CK-MB升高者中心电图有变化12例,占5.5%,确诊心肌炎1例,心肌损害41例,本组资料患儿经治疗均痊愈。结论小儿MPP急性期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一过性或轻度心肌损害较常见,引起心肌炎者少。MPP急性期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CK-MB较心电图更敏感。MPP急性期心肌损害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心电图(ECG)特征和心肌酶谱变化,为合理制定诊治方案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MPP患儿506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害将其分为心肌损害组50例和非心肌损害组456例,同期选取10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心肌损害组患儿的ECG改变及3组儿童的心肌酶谱指标进行检验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PP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均存在ECG异常,其中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患儿最多,分别占28.0%、24.0%和22.0%;心肌损害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高于非心肌损害组,非心肌损害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常合并心肌损害,联合检测心肌酶谱指标和ECG能够提高针对心肌损害的诊断效率,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颅内感染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通过对76例颅内感染合并心脏损害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前后心肌酶谱的观察,分析颅内感染合并心脏损害时心肌酶谱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差异,比较不同程度的颅内感染与心肌酶谱改变的直线相关性,以及电解质紊乱与心肌损害的关系.结果 颅内感染合并心脏损害时急性期心肌酶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血清谷草转氨酶:t=27.77,P<0.01;乳酸脱氢酶:t=9.73,P<0.01;肌酸激酶:t=10.58,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t=13.44.P<0.01;α-羟丁酸脱氢酶:t=7.64,P<0.01);不同程度的颅内感染与心肌酶谱的改变呈直线性正相关(r=0.71,P<0.01),而电解质紊乱与心脏损害关系不十分明显.结论 颅内感染越重,心肌损害越明显,提示心肌酶谱可作为颅内感染程度和预测病情的参考指标,心肌酶谱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指导颅内感染的治疗,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在婴幼儿手足口病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2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cTnI值,并同时选择45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cTn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多数预后较好,但易发生合并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谱和cTnI指标在诊断HFMD心肌损害时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高血红素血症新生儿(HBN)心肌损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入院的260例伴心肌损害的HBN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入院并未发生心肌损害的60例HBN患儿作为对照,比较2组一般资料、心肌酶谱水平肌钙蛋白Ⅰ(cTnI)及IMA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心肌酶谱、IMA与cTnI对HBN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IMA、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表达水平以及心电图QTd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心肌酶谱AST、LDH、CK-MB的AUC分别为0.740、0.751、0.773,cTnI的AUC为0.746,IMA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的AUC为0.927。结论 联合检测IMA和心肌酶谱对HBN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急性期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变化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3例急性期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及同龄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及谷草转氨酶(AST),动脉血气分析,同时做临床及预后分析。结果:急性期新生儿破伤风与对照组比较,CK-MB、α-HBD明显升高(P<0.01),LDH及AST明显升高(P<0.05),剩余碱(BE)负值明显增大(P<0.01),心肌酶谱明显增高组(n=20)较非明显增高组(n=13)合并症增多(P<0.05),平均住院天数增加(P<0.05)。结论: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心肌酶谱升高及代谢性酸中毒;心肌酶谱明显增高患儿合并症增多,住院天数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 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对30例HPH患儿及30例胎龄、体重与HPH组相近的非HPH患儿(对照组)于生后第1、7天检测血清心肌酶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作血气分析记录血氧分压(PaO2)。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生后第1天:HPH组患儿PaO2降低,PASP升高(均P<0.05);血清心肌酶谱增高(P<0.05),血清CK-MB与PaO2、PASP呈负、正相关(P<0.05);2)与对照组相比生后第7 d:HPH组新生儿PaO2、PASP及血清心肌酶谱恢复正常;血清CK-MB与PaO2、PASP均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 HPH可导致新生儿心肌损害,心肌损伤时血清心肌酶谱升高,且与血氧分压及PASP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MPP)并发心肌损害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指标与心肌酶谱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MPP合并心肌损害患者52例,为A组,另选同期住院MPP患者50例,为B组,非MP感染肺炎患者50例,为C组;B组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营养心肌治疗,C组给予头孢菌素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进行心肌酶谱及炎症水平测定,观察三组治疗期间心肌酶谱、炎症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A组心电图异常、心衰及休克患者发生率与B、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死亡患者,A组治疗后各项心肌酶谱指标、CRP、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高于B、C组同期(P<0.05),白介素-10(IL-10)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低于B、C组同期(P<0.05)。结论成人MPP并发心肌损害患者炎症指标及心肌酶谱水平均呈增高状态,且高于单纯MPP及普通肺部感染,随着有效治疗,可使其水平逐渐降低;如单纯肺部MPP患者治疗过程中,见心肌酶谱、炎症指标呈增高状态,应考虑合并心肌损害,给予及早干预,以降低预后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心肌酶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急性期患儿是否有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48例MP肺炎患儿(MP肺炎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以4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MP肺炎组急性期血清心肌酶AST(37.18±6.15)U/L、LDH(294.10±46.20)U/L、CK.MB(84.50±13.70)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14±10.50)、(140.50±76.21)、(19.50±4.1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P肺炎组恢复期血清心肌酶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CK-MB[(27.80±8.40)U/L]、LDH[(189.50±69.73)U/L]仍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MP肺炎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CK-MB作为MP肺炎心肌损害的生化指标特异性强,治疗MP肺炎时应注意心肌损害,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病毒相关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分析血清sICAM-1水平与喘息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70例病毒相关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和恢复期以及30例健康儿童血清sICAM-1水平,分析病毒相关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反复发作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清sICA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有23例患儿喘息反复发作,其血清sICAM-1水平为(218.94±60.82)ng/ml。有过敏性疾病史和遗传史患儿血清sICAM-1水平显著高于无过敏性疾病史和遗传史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ICAM-1参与了病毒相关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以及喘息复发,有过敏性疾病和遗传史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易喘息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与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研究其与喘息反复发作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按中华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制定的统一标准随机选择支气管哮喘组和病毒相关性喘息组各60例,支气管哮喘组于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采取血清,病毒相关性喘息组于急性期、恢复期采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对60例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依据病史并进行1年随访,分析各组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与喘息高危因素发生的关系。结果:病毒相关性喘息组急性期血清Eotaxin、sICAM-1浓度高于恢复期(P<0.01);喘息Ⅰ组(喘息发作3次或3次以上)急性期血清Eotaxin、sICAM-1浓度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喘息Ⅱ组(喘息仅发作1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Eotaxin浓度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浓度较哮喘组低。哮喘组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血清Eotaxin、sICAM-1浓度两者互呈正相关性(P<0.01);病毒相关性喘息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Eotaxin、sICAM-1浓度两者互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①Eotaxin和sICAM-1参与了哮喘和病毒相关性喘息急性发病的过程。②反复喘息患儿慢性炎症持续存在,Eotaxin可作为早期干预的重要指标之一。③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与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有关,Eotaxin和sICAM-1浓度变化可能有助于预测病毒相关性喘息发展成哮喘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及κ、λ轻链、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确诊的22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包括普通MPP患儿组163例,重症MPP组61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和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清蛋白成分比例变化及κ、λ轻链、IL-2、IL-6、IL-8、TNF-α水平。结果 急性期,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血白蛋白(albumin,ALB)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α1、α2、γ球蛋白比例显著升高(P<0.05),以重症MPP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恢复期,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ALB比例均较急性期升高,α1、α2、γ球蛋白比例均较急性期下降(P<0.05)。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β球蛋白比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血IgG、IgA、IgM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重症MPP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恢复期IgG、IgA、IgM水平较急性期显著下降(P<0.05)。各组的κ轻链、λ轻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在急性期血IL-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hs-CRP、IL-6、IL-8、TNF-α较对照组升高,且以重症MPP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至恢复期,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IL-2水平均较急性期升高,hs-CRP、IL-6、IL-8、TNF-α水平较急性期降低(P<0.05)。结论 炎症因子参与了MPP的发生发展,血清蛋白电泳各成分比例的变化程度与MPP的病情轻重存在相关性,通过动态监测血清蛋白电泳各成分比例变化,可为MPP提供临床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分析,从组织病理学、免疫学角度初步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时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的改变及其在支原体肺炎(MPP)及肺外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部分,用MP菌株滴鼻建立小鼠MPP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感染组、高剂量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综合肺匀浆病原学检测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鉴定模型,动态监测各组小鼠心、肝、肾、脑等各脏器病理改变及聚乙二醇沉淀试验法检测血清CIC;临床调查部分,统计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单纯MPP组、合并肺外表现组、健康对照组,检测MPP急性期、恢复期血清CIC。结果:①动物实验方面,MP感染后高剂量感染组小鼠血清CIC明显增高,肺炎病理改变最重及有肺外表现时CIC最高。②临床调查方面,MPP患儿急性期血清CI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合并肺外表现患儿与单纯MPP患儿肺炎急性期血清C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IC可能在MPP肺外表现发生体液免疫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MPP有自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4例MPP患儿(研究组)和3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结果 研究组MPP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8分别为(29.22±1.26)、(20.18±1.32)、(28.01±1.38)pg/ml,高于对照组的(7.98±2.30)、(6.21±0.72)、(7.82±2.0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期血清TNF-α、IL-6、IL-8分别为(11.02±1.46)、(8.86±1.02)、(10.54±1.07)pg/ml,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虽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MPP肺纤维化患儿胸水TNF-α、IL-6、IL-8分别为(49.02±2.20)、(32.28±2.54)、(45.90±2.86)pg/ml,较无肺纤维化者的(28.80±1.92)、(26.06±1.77)、(28.86±2.75) pg/ml,显著增高(P<0.05),12例MPP肺纤维化血清中TNF-α、IL-6、IL-8分别为(30.18±2.86)、(27.84±2.86)、(28.42±3.20)pg/ml,低于其胸水(P<0.05);6例存在胸腔积液但无肺纤维化改变的患儿,胸水中TNF-α、IL-6、IL-8水平与血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IL-6、IL-8在MP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且与肺部有无纤维化形成有关,故在诊断、治疗、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62例小儿热性惊厥心肌酶谱变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莉英  陈颖  石霖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35-1636
[目的]通过对热性惊厥患儿抽搐后心肌酶谱的检测,探讨热性惊厥对心肌的损害。[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 reatine kinase-MB,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 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 tate dehydrogenase,LDH)较对照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抽搐时会引起心肌受损,治疗热性惊厥患儿时要注意保护心肌,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酶CK-MB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心肌酶CK-MB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5例MPP患儿全部行心肌酶检查,对其中CK-MB升高患儿全部作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片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205例MPP患儿中,CK-MB值升高62例(30%),其中仅有3例心电图异常,频发室早、Ⅱ导T波低平、夜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片显示的心胸比率均正常。CK-MB升高者仅有2例(1%)诊断为心肌炎。所有患儿经治疗后心肌酶和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一过性或轻度心肌损伤较常见,但较少导致心肌炎。对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CK-MB较心电图更敏感,故MPP的患儿需常规检查心肌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综合分析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血肌钙蛋白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1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和对照组(56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以及血肌钙蛋白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4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8.5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9,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154、18.788、16.162,均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钙蛋白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26,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肌钙蛋白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858,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了血肌钙蛋白T水平.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与恢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并与体检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分别在患儿急性期入院后2 h内(抗感染治疗前)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2~4周后且临床及影像学症状均显著好转时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相关指标。结果MPP组急性期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NK细胞比例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恢复期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0.05);CTLA 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恢复期患儿(P<0.05);CD8+T细胞、B细胞以及IgA、IgM、IgE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0.05)。MPP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D3+T细胞比例及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MPP急性期免疫功能明显紊乱,恢复期免疫功能仍存在一定问题, 对MPP患儿对症治疗的同时应进行适度的免疫调节治疗,以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